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生活(3)

“大嫂,还是有区别的。正经的亲戚会常来往,我们平时也不往朱家走动的,而且现在小辈们也是各论各的交情。”

周大梅一下子笑了,舒家老太爷夫妻和朱家老太爷夫妻是一辈,他们如果按此来,朱大山比舒大铁大了十多岁,他们也应该是平辈了。

但是朱大山兄弟一向不当舒大铁兄弟是平辈,而舒大铁兄弟也不想占朱大山兄弟的便宜,因此各自默认了小辈们不同的叫法。

“十年了,当年朱家大伯在城里听了消息,他跟许多人家说了好消息,也只有三弟争气,凭自个的本事考进工部当差。

你们大哥和老二都去参加考试,他们就没有过第一试。”

十年前,大兴朝立朝,各处官府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朱老太爷在城里听到消息,他和双井镇许多的人家说:“对我们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个改换门第的大好机会。”

双井镇的人家,都是普通的人家,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双井镇许多人家的年青人,都进城去参加官府考试,只有舒三铁一人凭着会认字写字,而且有几分打铁的手艺,顺利的考进工部当差。

朱家的年青人,也一样进城里参加考试,但是他们的运气不太好,走的最远的,也折在最后一关考试。

舒三铁进城当差后,方知道朱家年青人的远大目标,他们是想和城里大户人家的读书人争夺官职,朱老二输在最后一关,其实也不算是真正的输。

傍,舒三铁跳下马车,和车夫定了第二天出行的时间。

一路上,有许多人和他打招呼:“舒老三,你家灵儿今天满三周岁了,你也可以跟着吃几个好菜。”

舒三铁愣了愣,怀疑别人说错了名字,但是他往前走了几步,遇到的人,都是如此的恭贺他。

他满脸笑意的和遇到的人说话,又笑着说了,今天出城门口的时候,车挤车人挤人的趣事。

舒三铁回家后,寻了机会问了舒家老太爷情况,听舒家老太爷的话后,他笑着说:“爹,大家都记下灵儿的名字了,我觉得这个名字更加好一些,是长命百岁的好名字。”

舒家老太爷笑着点头说:“族长也说这个名字更加好一些,他说读书人,总想着圆满,其实普通人的名字,用不着求事事皆好。”

阳氏原本心里的不快,在听舒家老太爷传了族长的话后,也完全的消散了。

她现在去厨房里,准备舒三铁夫妻往朱家送礼的东西。

第3章 不能闲了

朱家的院子门口,朱大山把手里的火把交到舒三铁的手里:“三铁,你以后当我是大哥,就不要闹腾这么多的虚礼。

我爹是不在了,但是我们家的日子,也没有到需要亲朋好友们接济的地步。”

“朱大哥,我说了,是感谢的礼物。就这一次,我们两家在这桩事情上面两清了?”

朱大山用心看了舒三铁面上的神情,夜色暗了,但是也掩饰不了舒三铁眼里的诚意。

“你们一家人都是厚道人家。好,这事情就至此为止。”

舒三铁夫妻走远后,朱大山在心里面暗自叹息一声,他娘亲如今做事太过随心了。

朱大山进朱家老太太的房间,她正和依偎她身边的朱云说话,朱大山的心里一软,冲着朱云说:“云儿,你曾祖母这里有我,你先回去歇着吧。”

“祖父,我不累啊。我喜欢和曾祖母在一块说话。”

朱云心里面其实有几分的庆幸,前一个朱云也是自小和朱家老太太亲近,因此她现在和朱家老太太亲近,家里的人,才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

朱家老太太现在的年纪,最喜欢追忆思故,正好补上朱云没有的一些记忆。

从前的朱云性情温顺,朱家老太太哪怕重复说同样的事情,她都能够一直应和点头。

现在的朱云好奇心重,朱家老太太说什么,她都能好奇接一句:“曾祖母,后来呢?”

朱家老太太越发疼爱朱云了,现在听长子的话,笑着和孙女说:“云儿,你还是一个小孩子,早睡早起,才能长得高。”

朱云笑着退了下去,她现在差不多快要习惯现在这种早睡早起的生活,因为不睡,上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朱大山听着朱云的脚步声音远去后,他对朱家老太太说:“娘,您早上听云儿说了事后,您老人家有心做好事,可以先去舒家说一声,用不着去老榕树下说这样的事情。”

朱家老太太看一眼朱大山:“你爹说,你这样的人笨,你看你闷着头做了多少的好事,镇上有几人记得你的好?”

“娘,我一个采药的人,能够做多少的好事情?娘,您别总记得我们家对别人的好,您也记一记镇上人家对我们家的好。”

“我自然要记得的,没有你爹的消息。舒三铁还在铁匠店铺里当杂工,舒家的孩子们,一个个能去学堂里读书?”

“娘,没有我爹的消息,里长听到城里的消息,他一样会和镇上人家说的。我爹是热心人,舒家一直念着他当年的好。”

“大儿啊,你爹为人太好了。他要点和镇上人家说城里的消息,你兄弟们总有一个能进城当差的,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比现在好。”

“娘,我们兄弟和孩子们没有去参加工部招人考试。我当时便说了,我不喜欢过受人拘束的日子。”

“大山啊,我不能想十年前的事情,我一想起来,我心里面就不舒服。二山学问好,已经到了最后一关,结果说他公文弱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