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春意回到院子里,招来方成家的入房说话,又特意书信给闻大夫人和闻大少奶奶,言明钟池春并没有收三个丫头入书房的事情。方成家的侍候笔墨,自是瞧明白闻春意写了什么。她接过了信,稍有些迟疑的说:“十八小姐,昨夜少爷在书房里安歇。”闻春意早听闻大少奶奶提过,方成家的识几个字,这样的人,派到她的身边,还是可以依重几分。她笑瞧着她说:“你待我忠心,我知晓。只是夫妻之间的事情,没有人能相帮。
再说这样的小事情,也不必说给家里人知晓,让她们又多操上一份心思。”方成家的若有所感的点头说:“十八小姐说的是,夫妻之间冷暖自知,旁人就是有心也无力帮助。”方成家的退下去后,闻春意轻舒一口气,面对如同失忆一般,突然待她春温花开的钟家三夫人,她实在有些战战兢兢,那一杯果茶,她原本也没有心思饮下去,谁敢在那样的情况下,喝下那样一杯不知加了什么东西的水。
只是就那么一停顿,反而试出姜氏和陈氏待她的诚意,她心里还是暖和三分。如果钟家人待她都是那般的冷,这样的人家,实在让她没有心思留下来。闻春意沉思片刻后,立时传三子家的和贵子家的进来,两位妇人神色都有些茫茫然,不知为何事闻春意这般急着传她们进来说话。闻春意招呼她们安坐下来后,问了问院子里人事后,特意点明天气冷了,各处要多加注意,特意是过冬的东西,要提前准备下来。
三子家的从来不会在闻春意带来的人面前抢功劳,她的目光盯着贵子家的,听着她一番话说完之后,她在一旁在小心翼翼的补充几句话。她的这般表现,让闻春意更加信服钟池春的眼光,这么些年下来,钟池春记得三子家的这么一个人,一定是有她特别之处。贵子家的也不是笨人,她只说她管的事,别的事,她全瞧住三子家的。闻春意瞧着她们之间的来来往往,感叹的想着,闻大夫人和闻大少奶奶待她有心,给她都是人尖子,幸好她们忠心。
闻春意听她们的一番话之后,又笑着问了问她们家里的事情,她特意说:“你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家里有任何的事,直管开口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不会松手不管。”两位妇人忙笑着感恩起来,三子家的笑着说:“少奶奶,我婆婆年青着,她能帮我们管着家里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在差事上面,我婆婆心里就欢喜。”贵子家的是跟着闻春意过来的人,她和闻春意这般相处几月下来,自是知道闻春意说的不是什么虚名头话。
她神色轻松的笑着说:“少奶奶,等到再过些年,我年纪老了,孩子们大了,那时就要请少奶奶给他们一碗饭吃。”闻春意瞧着面容娇好的她,轻笑起来说:“贵嫂子,你如今还是花朵一样的年纪,等你老了,只怕不知有多少年。孩子们的事情,等到大后,那时我瞧过人之后,再来说说安排。现在我就是应承你们,说的也是虚话。要想孩子们将来有用,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让她们识一些字吧。
当然,千万不要让他们学了字后,好的习惯没有了,偏偏拾了一些读书人家的假清高。”闻春意特意占明了后一句话,不管那个时代,都会有些自以为是的读书人,自以为风骨了不得,宁愿饿着肚子,也学不会低头为人,结果拖累了一家人。L
ps:多谢书友:洁洁头投了1票粉红票,火焰琉璃赠送了礼物100起点币,多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低
初雪过后,雪就不曾多停过几天,就是细雪连绵不断的下着。这样的天气,老人们瞧着都有些惊疑起来,记起几十年前,曾经出现过这般的天气,春天时,就是落雨成灾。方成家的听到这个消息,急忽忽的跟闻春意悄语起来。
闻春意的脸色微白起来,她听过连着三年灾年,那可是人饿起来,连土都吃下去的年代。方成家的瞧着闻春意的神情,她赶紧在一旁说:“小姐,你别担心,只要熬过一年不景气,第二年年景就会好过起来。”闻春意听她的话,轻舒一口气,她实在是被上世传说里的灾年吓倒了。她镇静一下神色,跟方成家的低声说:“你从那里打听来的这个消息?”方成家的挨近她,低声说:“我家男人昨日遇见四老爷,老爷说,你要是不方便备粮,一切有他。”
闻春意眼里一热之后,她的父亲终究是这般的挂念着她,在这样的时候,竟然为了她,行这样危险的事情。她低声说:“我这里有些银两,你拿去给你的男人,让他交到四老爷的手里,一切听四老爷的安排。还有行事不要太打眼,绝对不能连累到四老爷。”方成家的连连点头说:“小姐,你安心,我男人知轻重。如今这风声是绝对不能露出一丝的,要不官府一定会捉造谣言之人。”
方成家的提醒,让闻春意立时打消了把话隐约传给姜氏和陈氏的想法,不管在何时,她父亲的安危,还是她心里最重要的事情。闻春意心里存了事。以至于面对钟家三夫人对她笑得分裂的笑颜,她都无任何的不良反应。这些日子下来,她不得不习惯钟家三夫人面对她时那种做作的笑脸,那有那些听后起鸡皮疙瘩的话。而姜氏和陈氏也跟着习惯钟家三夫人待这个小儿媳妇的殷勤态度,只是时不时会暗地里交换下小眼神。
细雪过后连着就大雪。钟家老太爷夫妻早早吩咐过儿孙们不必早早去请安,连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也不需要照例前去请安。两位老人家的态度一出来,反而各房的子孙去的更加勤快起来,一般为了不让两位老人家操心,大家都会赶在午时这样的时辰去两位老人家院子里。瞧一瞧他们的情况。后来还是钟家大老爷觉得每次去的人太多,反而吵嚷了两位老人家的安宁,就吩咐下来,各房每隔四日去一趟,别的日子。轻易不许上门去吵扰老人家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