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十一月了,池南小城的雨水不断,而前方听五老爷说,那边也进入冷雨的天气,一时只怕战争打不起来。而两位幕僚如今也愿意跟闻春意说一些有关实事方面的事情,他们私下里提及如果没有别的因素影响,大约年前就会有一场大的战事,我们只能赢绝对不能输,只怕是大战一回,一定力夺第三城回来。闻春意听后没有如他们一样激昂情怀,她反而希望这一场战争能速战速绝。
她悄悄寻问说:“我们这边可是已经出现非常有本事的大将军?”两位幕僚同时沉默后,年青那一位低声说:“那要看第三城的战事时度,才知我们这边是不是有了让敌方惊破胆子的大将军出现。”闻春意跟着沉默下来,这样的时期,有些事情还是要回避开去。她有些明白,钟池春为何连着两月都不送一封家书回来的用意。钟池印兄弟偶尔在家里提及前线的事情,都只言喜,从来不言忧。
相对刘妇人愁伤不解,闻春意反而相对看得比较开通一些。刘妇人叹息着跟闻春意低声说:“昨日,我婆婆说做梦,见到小弟他爹,说是伤了胳膊。她昨天一天心神不定,今日去寺庙里拜拜去了。你别说她做梦见过小弟他爹,我昨晚也梦见小弟他爹,我梦见他伤了腿。”闻春意张口结舌的望着她说:“我听老人们说过,梦都是反的,我听着意思是你家男人既没有伤胳膊也没有伤腿,刘爷行事灵活,你就安心吧。”L
ps:多谢书友:惘然1981投了1票粉红票,多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六百四十九章 来处
十一月冷雨摇曳中,前线传来的都是好的消息,战线已经直接推至第三城外。而第四城的清理人员进展良好,旧院子钟家亲戚们的报平安书信同样送了过来。听四夫人一边淌着泪水,一边说着那些信里内容,已能感觉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性。
第四城里的人们,有些人返回去为了生计,不得处置了一些房产,价钱相比从前是要低要许多,而这时节,偏偏无太多的买得起。旧院子的亲戚们出手接了几套房产后,身上再无多的银两,不多不写信过来,要求借支一些银两用以生活。四夫人叹息着说:“他们的眼光不错,可累得我儿媳妇们日夜手不停的忙碌,这才存下的银两,转眼前就要交出去。”五夫人安抚她说:“这时节,有得银两借出去,总比四处寻人借银两,偏偏又借不到来得安心。”
闻春意运往安城的那批货,就是由两个院子的妇人们赶工,布料比较精致,可每款量少需要用心去做。旧院子的人,再次汇聚到钟宅来。屋檐下坐不了这么多的人,要赶活计的人,全挤往厨房旁临时搭的餐厅里面。五老爷一家人习惯于一起用餐,天气凉快前,闻春意就托奶娘男人请人在厨房旁搭了一个棚子,方便大家用餐。闻春意没有想过,此时正好用得上。五夫人的活计已经赶完,按她的话说:“再有新图样,都需要慢慢去想。而现在想不出来。”
钟池用妻子的肚子渐渐的大起来,钟宅的人,相当的照顾她。钟池印兄弟却忙得不着家,两人已经不再做巡防的活计,转往做起官府内务工作。钟池印妻子悄悄跟闻春意提过。如果不是这样的战时,一般官府都不会允许兄弟两人做同样的差事。她说其实钟池印更加喜欢做外务工作,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如钟池印这样的人,自然是寻了机会跟知县大人表白了决心,顺带提了提自已对外务工作的理解和心得。
闻春意立时了然的瞧向印嫂嫂说:“印二哥有秀才的身份,他可有心参加州府考?”印嫂嫂赶紧摇头说:“你印二哥说,能考到一个秀才。他已经尽了心力。。至于科考这样的大事情,只能托儿子们去完成。”闻春意身边的兄弟,都是经过科考的人。五老爷一家人普及了她对这个时代考试的理解。原来她身边的兄弟算得上学业精深之人,一般的学子,经过州考之后,得到秀才的证明。便不会再往上精习。
钟池印妻子给闻春意算了一笔学子们的帐,得出结论读书不是普通家庭常供得起的一件事情。如刘妇人这般辛苦。何尝不是因为想供儿子们读书的原故。闻春意原本想得过且过的心思,再一次被现实打破,她为了儿子着想,就不能不趁着年青时。多给他存备一些读书的银两。何况这时代里的女子,大多数都会生育几个孩子。棕城钟家妇人们算生得少,一般都有三个孩子。钟池印的妻子明显是想再生育第三个架式。已经在王大夫处开了一月的养身药。
十一月底,刘家兄弟把给闻春意的货备全。方成带着跟商队出发。半月之后,三子来到钟宅跟闻春意商量准备年礼的事情。闻春意请五夫人和三位嫂嫂过来一块商量,由三子记下她们需要的货量。三子已经有了行家的架式,给五夫人和三个儿媳妇的年货礼品,提出了不少的意见。五夫人和三个儿媳妇满意的离开后,三子跟闻春意才正式商量往安城的年礼,以及往闻朝磊处送年礼人选的安排。
三子跟闻春意提及王家男子,说这人说话行事还算稳重,不如由他送年礼前往闻朝磊处。闻春意想了想轻摇头说:“不妥。家里人都知道你和方成两人才是我身边的得用人,由你们任何一个人送过去,都能表示出我对长辈的尊重。如果换了人,我担心我三伯家里人会多想事。这人选,我再想一想。”方成已经在路上,待他返回来,已经到了十二月底,这样的时节,三子已经带着年礼跟商队前往安城,算起来,他们两人无一人有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