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掌公司时,他是这样地想表现自己,贪婪地扩张,不知节制地掠夺侵占。少年得志,不可一
世。
唯独舒月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被背叛的怒火焚烧着,他几乎失去了理智。他已经成年,不需要父母的抚慰。他有自尊,不需要
朋友的安慰。
于是只有高强度地工作着,直到把自己累倒。
住在医院里却也无法放下工作,因为那己经是他唯一的寄托了。
是的,他还有工作,还有填不平的欲壑。只要他专注于这些,待到时过境迁,更高的地位便能取
代被背叛的痛苦和受人耻笑的羞辱。
人,总是畏于强者。哪怕心中不忿,明叶白背后咒骂连连,转到他面前来,却依然得低头赔笑,叫
一声,沈少。
那日,他在医院见到了那位老人。过了很久,他才记起来,对方的公司已经在自己的一次掠夺过
程中分扇离析。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他的事业毁在某人之手,必是不共戴天之仇。对方已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他当时直想回避,怕对方一个不慎便心肌梗死。
但对方却和他攀谈起来,言语间不轻不重,不卑不亢。他颇为尴尬,想着对方或许也知晓舒月的
事,不过借这个机会来欣赏一下自己的窘态。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那位老人用中风后那不太利索的舌头,和他谈起来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子女,成长经历,亲朋好
友。
对于那个已经灰飞烟灭的公司,一生的心血。对方只一句话揭过:能温暖地陪你到老死的,永远
不是财富。
老人说:在商言商确是不假,商人是没有什么人隋可讲的,但作为老板,是需要些人情昧的。
他为之一震,犹如酲醐灌顶。回想在公司所作种种,不由一身冷汗。有时敌人,或许就是在自己
无意的言行中培养起来的。
在那个午后,一个掠夺者和一个被掠夺后的无产者,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聊天,有如故交好友。
直到老人的妻子过来提醒丈夫要回去休息,交谈间足见夫妻情深一如自己的父母一般。
一个美满的家庭,如果有适当的财富,便是完美无缺的了。可现在看来,是他毁了这个美满家庭
完美无缺的机会。
所以,他会被人背叛,想来也是种报应。
出院后,他试着放松自己,放慢了工作的节奏,调整了待人处事的态度。连父母也很惊讶他的转
变,从冲动激进,变得沉稳谦和。从毫不手软,变得圆融可亲。
业大,必守。盲目无序的扩张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捎耗和拖累,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发展的固然法
则。
待到他能独挡一面时,父母也放心地移民出国。
于是,越发地寂寞。
他开始寻觅着可以温暖他到老死的那个女人。不需要太美丽,也不需要多好的家世。只是需要一
个会让他高兴,会让他生气,可以让他牵挂着,而她也会将他时刻放在心上的一个人。
这样的低要求,应该很陕能技到吧。
但世事难料。
有时越简单的事,越是难办到。
就比如一只王八,想要恰巧对上和自己眼睛差不多大小的绿豆,这也是要有凡率的。
他不是没有追求,也不是无人追求,只是时间都不长。
某人捣乱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却是在自己。
不对,不是她。
没有感觉。
他想寻找到像初见舒月时一般的悸动,那便是恋爱一一即使当年他爱上一颗烂水果。
直到他无意中在新买的望远镜里窥探到那问神秘兮兮的违章建筑,突然滋长出的好奇心。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终于见到了耶违建的主人。抱着衣服晒着,晒好了就眯着眼躺在躺椅上晒
着太阳的女人,不知道是她那半睡半醒的样子邋遢到让他震撼,还是她捧起的大海碗让他吃惊。
总之,他可以分明地听到自己的心脏口平地一声,像是落到肚子里了,又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他还分辩不清。
总之,心慌气短的不良症状让他不舒服了很久。
起初,他只是想观察她,就像是观察着蚂蚁的习性一样,类生物研究的课程。他需要放松,需要
调剂。
他不知道自己竟然也是有窥私欲的人,等到想克制时,已经晚了。他是个正处壮年的正常男人,
可不是变态。他强迫自己不再去观察她,就当这节生物观察课他不交作业了。可内心却一直有什么东
西在叫嚣一样。
他在渴望什么?
他的要求虽然是低,但也不能低到离谱,索性锁了望远镜,彻底断了这怪癖得了。
但,命运总是这么有趣。
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
就像现在,他不用望远镜,一样能看到她。
更近的距离,更近地观察。
见她乐呵呵地称好鱼,往推车里一甩,兴冲冲地往自己的方向来。他有点心虚,随手往边上一
抓,抓了个什么东西就往车子里扔。
正好她经过,猛地放慢了脚步,目光怨念至极地胶着在他的推车里。嘴里念念有词,
“好奢侈哦,新鲜的三文鱼。”
对比一下她推车里干瘦的特价1.9一斤的苗条秋刀,果然很悲剧。
他见她脚不停,但眼睛还是胶在那盒新鲜三文鱼上,嘴巴还在嘟哝着。觉着太有趣了,那怨念的
脸蛋,那纠结的表情。
那鼓起的小脸蛋,那皱起的眉毛,还有那不甘不愿又饱含渴望的表情,简直是看上千遍也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