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敌六公主(203)

作者: 流光暖 阅读记录

赵玄意知道她的决心,一边是敬重的先生,一边是她,他只稍思索便站出来,“此番为天下万民,还请苏先生见谅。恳请苏先生慎重考虑长公主的提议。”

他与她并排而立,长揖不起。

苏孟见他这般共同进退的架势,就觉得碍眼,抬眼嘁了声:“你跟着凑什么热闹,方才那番话岂是随便说的?小心隔墙有耳啊。”

两人身姿端正,心有灵犀般,都没有动,一副聆听教诲的恭敬态度,看得苏孟哭笑不得。

摸了摸胡须,他斜眼睨着赵玄意,哼了声:“还不快把长公主扶起来。”

也不管此刻恭敬低头的赵玄意有没有看清他脸上的神色,他这番话倒是有了松动之意,赵玄意心下一喜,应了一声,伸手扶住萧令光的胳膊,示意她起身。

“可否请先生再考虑?”

苏孟没有表态,萧令光不愿就此放弃,再次请求,清亮眼眸中的诚意看得真切。

其实虞国大军屠了凉州军民的事,学子们已经告诉他,诚如萧令光所言,皇帝实在太过怯弱,如此性情,若是作为一方藩王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他所坐的位置,关乎江山社稷,天下万民,日后谁能保证敌国不会再犯,若再有一次,他要如何应对?

到底还是太软弱了些。

自然,这些话谁都说不得,萧令光说不得,他也说不得。

苏孟无声轻叹,他不想入朝堂,一来是因为年轻之时,进入朝堂之路被以世家利益为首的权臣把持,天下寒门子弟包括他,入仕无门,又不想阿谀奉承失了风骨。

但萧令光力排众议重开科举,天下寒门有了和世家子弟一争高下的机会,这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因此他答应回京进国子监讲学。

眼下皇帝全力支持科举,从他依然重用萧令光,让她负责科举一事就能看出他的决心。

皇帝并非昏庸,只是自小所学的是藩王的处世之道罢了。

他摸着短须道:“吾会考虑,长公主请回吧。”

这便是,快要成了?

萧令光乌黑眼眸倏地燃起一抹光亮,郑重揖礼:“多谢先生,我等先生消息。”

“回去吧。”苏孟摆摆手,叫来书童送两人出去。

苏文心进来时,苏孟已在窗前站立了许久。

她走到他身侧,仰头问:“叔父想好了吗?”

一入朝堂,就没有如今这般洒脱自在了。

苏孟眺望窗外,声音听起来极轻却透着一股决然,“世人皆有抱负,你我亦如是。”

苏文心含笑,“我就知道叔父会答应。”

苏孟侧身瞪她一眼:“回去好好温习功课,策论注重引经据典酌古参今,时务见解也少不了,把经史韬略再温习一遍。”

“是。还请叔父放心,定不会丢叔父的脸。”

苏文心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笑吟吟应下,出去时细心为他带上门。

回去的马车上,赵玄意瞥一眼出神的萧令光,眼含笑意:“恭喜长公主。”

萧令光回神,长睫扑闪,有些不明所以:“喜从何来?”

亏她平日里果决聪慧,紧要时刻,却又看不出。赵玄意一叹:“苏先生品性高洁,是重诺的君子,若不是有意,断不会答应考虑。”

这番是想给她时间与皇帝商议。

萧令光哑然,或许是因为太希望他能教导萧达宪,因此等不到他亲口答应,终究还是无法放下心来。

赵玄意担心的却是另有其事。

“眼下该提防的人是高绍宗。”

皇帝不会拒绝苏先生,难保高绍宗不会出阴招使绊子。

若说先前看轻了高绍宗,但是自从查到一些事背后多少都与高绍宗有关联后,她就不敢大意。

以前他在暗,她在明,他也没能奈何得了她。如今,他已经无处藏身,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萧令光颔首:“朝堂之上,我不会让他有机会对付苏先生。”

至于其他地方,相信以苏先生的智慧可以应付。

如萧令光所想一般,萧达宪听闻苏先生答应进宫教导他,当即脸色一喜。

有了苏先生,就有了天下学子的拥护,这些人都是日后朝堂的栋梁,这对他日后稳固朝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萧达宪按不住心中欣喜,当即唤来夏笑春:“你着人在勤政殿旁打扫一间屋子出来,以作苏先生的书房,要宽敞舒适的。”

夏笑春心下一惊,勤政殿是陛下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平日接见朝中官员,批示奏折,各种圣旨皆是从这里分发,可以说是东越国最机要之地。

能在勤政殿旁边设书房给苏先生,可见陛下对苏先生的重视。

他因此也端了十二分的小心,躬身答应,自去安排。

萧达宪高兴,倒也没端帝王的架子,含笑道:“朕未进宫前,曾与友人在观花巷里吃过酒,心知苏先生在学子心中的分量,也知苏先生品性高洁,不愿随波逐流,此番愿意出山,皇姐定花费了不少心力。”

萧令光笑道:“先生有自己的抱负,更何况是教导陛下这样的天之骄子?”

这话无疑取悦了萧达宪,他爽朗一笑,勤政殿中难得地传出阵阵笑声。

高绍宗还未进殿,就皱了眉头。

看一圈没见胡明英,便径直进了殿内。

毫无意外地见到萧令光也在,他眉心微动,前来见礼:“参见陛下。”

“姐夫,坐。”

萧达宪眼带笑意,朝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