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敌六公主(88)

作者: 流光暖 阅读记录

她目光犀利,声音冷冽迫人。

她扔过来的证据,李添不敢不接,可一看到上面的罪状,他太阳穴就忍不住抽抽,暗道不好。

她连这个都查,只怕这次并不想放过李家。

握着案卷的手紧了紧,李添求助的目光看向萧顿。

萧顿却目不斜视,连看都不看他。

“大理寺多誊抄了几份,皇叔和几位大人也看看吧。”

萧令光无视李添因为紧张而紧拧的眉头,吩咐陈德先把写有李家罪状的证据呈给杜元致、孟冉义等官员以及萧顿。

“是。”

陈德先面色明显比方才松弛,恭敬应了一声,过来接过案卷,分发给殿中各官员。

“李氏子弟简直荒唐!”

孟冉义迅速看了前面几页,越看越气愤。

他这义愤填膺的样子,也让殿中的李添和姚恒昌的心沉了下去。

萧顿只看前面一页,脸色就黑沉下来。

至此不再看李添一眼。

萧令光不喜欢做没有准备的事。

此次去青州,就是为了收集李家在当地为非作歹的证据。

有了李家这些年和地方官员勾结、欺压百姓的证据,谅朝中官员无人敢再为李绘和李家求情。

“安庆如此思虑周全,倒显得本王是非不分了。”

萧顿一把年纪,这话就有点气度小了。

杜元致却很赞赏萧令光的聪慧,顾及到萧顿面子,他笑着圆场:“大长公主爱民如子,大有景帝遗风,是我朝之幸,靖安王该高兴才是。”

萧顿沉着脸,不发一语,任谁都看出他不高兴。

第062章 共同进退

李绘杀人无法脱罪,李家在青州和地方官员勾结,欺压鱼肉乡里,被清算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朝中官员有的不愿牵涉其中,始终保持中立。

也有察觉到萧令光要动世家的决心,聪明的已经规劝家族子弟谨言慎行。

其余的像杜元致、谢绍荣、孟冉义、高绍宗等一众官员,都支持斩杀李绘,严惩李家。

“我明白皇叔顾念旧情,不愿把事做绝,但错了就是错了。李绘犯下如此恶行,若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

萧令光一番话给足了萧顿面子,又表明了杀李绘的决心,已是给萧顿台阶。

可萧顿只是微挑眉,却紧闭嘴唇不发一语。

若是让她这次动李家,立了威风,日后岂不是更不把他放在眼里?

不过人落入大理寺,谢绍荣头一个就不会放过李绘。

他自然是支持萧令光的,站出来说:“李绘杀人证据确凿,大理寺一定会秉公处理。不放过一个恶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萧令光笑了笑,微微颔首:“我相信谢大人。”

这便是同意大理寺处斩李绘了。

不仅如此,萧令光还斥责李添治家不严,纵容李家子弟横行霸道鱼肉百姓,顺道把李添贬回青州。

这一决定得到杜元致、孟冉义等一众朝臣的拥护,便是萧顿一派旧臣反对,也无济于事。

“靖安王......靖安王......”

散朝后,顾硕追上萧顿。

“顾大人何事?”

萧顿气头上,沉着脸语气不善。

“大长公主和靖安王同为辅国大臣,却独断专行,从未顾及靖安王脸面,实在是嚣张。”

他这话,一时不知道是在安慰萧顿,还是在火上浇油。

萧顿听了这话,脸色又沉了几分,哼声甩袖,转身就走。

顾硕小跑跟上,奉承道:“陛下年幼,朝中人心浮动,靖安王为了稳住朝堂,这才想要护住李绘和李家,

谁知道大长公主一意孤行?如此践踏靖安王苦心,当真是不知好歹。”

萧顿唇角勾出抹轻视,一副担忧的口吻:“安庆到底太年轻了。”

顾硕心怀叵测,自然不希望他这么认为,干脆捅破:“大长公主自从进京以来,所做之事哪一件不是早有计划?连窦大人和窦将军都被她拉下去.....”

萧顿脚步一顿,随后冷哼,不再做声。

顾硕察言观色,见他动怒,心中满意,做出一副关心的样子道:“如今.....靖安王可要小心啊。”

“她一个小丫头,还不至于要和本王对着干。”

萧顿岂有看不出顾硕的心思?

他原本是窦家一派,窦家倒台后,萧令光雷厉风行治了窦家的罪,他这是担心萧令光日后会找他清算吧。

杜元致、孟冉义这几个老匹夫如今为了萧令光,公然和他做对。眼下和顾硕等旧臣来往,与他没坏处。

萧顿心中计议,这才缓和脸色,和顾硕向宫门走去。

“李家的事,怕是把靖安王给得罪了。”

目视着二人越来越远的背影,赵玄意有些担忧。

萧顿出身宗室,在朝中的根基比窦家还深。眼下和她政见诸多不合,身边又聚集了顾硕之流,很难说将来不会生乱。

朝中被世家把持多年,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并不是好事。

眼下她在朝中势力单薄,若真发生什么事,以后的路只怕更加艰难。

因此放开科举一事,不能再拖了。

她需要一些可以和豪门世家相抗衡的能臣。

“迟早都要得罪的。”

萧令光倒显得比他淡定很多,重开科举触犯世家利益,她和代表旧派利益的世家宗室之间,迟早会面临这一天。

但她是一定要重开科举的,不会因为他们反对就搁置。

她走下台阶,缓缓道:“李家之后,接下来该是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