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1041)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咦这位周管家看起来很是痛恨赵宇寰的样子。

第1191章 年轻男子

这位赵家旧仆按理说是主子的心腹,怎么现在看起来像是仇人

坐在旁边的杨同知看出了叶蓁蓁的疑惑,小声说道:“夫人,前阵子许朗和风明被抓,周管家奉赵家父子之名去清扫首尾不成,反被大人抓到了证据,赵家以周管家家眷的性命为要挟,让他自领罪名。为了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周管家答应了赵家父子的请求,只是大人派人救出周家老小,周管家得知后,愿意在公堂上指证赵家父子。”

“他就不怕赵家人报复”

杨同知摇了摇头:“周管家的小孙子因此时受了惊吓,惊厥高烧,前几天夭折了。”

叶蓁蓁沉默了。

周管家为虎作伥,到头来得到了报应。但是这种报应却是以一条无辜的小生命为代价,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希望那孩子来世投个好人家吧。

就在两人说悄悄话的功夫,公堂上的情形又有了另一番变化,无论是公堂内还是公堂外都出现了一番骚动。

放眼望去,只见堂外的围观百姓突然分散到左右两端,露出一条可容人通行的道路,开路的是两名身着劲装的侍卫,后头走的是平郡王和赵侧妃,除此之后,还有一名年纪不大却气派非凡的青年男子。

这位男子年纪虽然不大,但地位非同寻常,平郡王和赵侧妃跟在他身后,隐隐以其为尊的架势。

崔维桢见到此人,眉头微微一凝,从大堂案里走出来,对着来者作揖行礼:“下官见过洛王,见过平郡王和赵侧妃。”

洛王!

叶蓁蓁心中一惊,她不知道平郡王,但是洛王是绝对知道的。洛王乃圣上第八子,封地于洛,人称洛王。而明州府乃洛地的首府,换句话来说,洛王属于明州知府的顶头上司。

洛王自从封王后就来到属地建立王府,他原本该在明州府建府的,但是明州府乃三朝古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名义都太过敏感,洛王自请建府麟州,也就是明州府的隔壁。

洛王行事低调内敛,颇受皇父喜欢。因此洛王尽管母妃出身不高,在朝廷中也没什么势力,旁人也不敢轻视了他——毕竟是封地在洛的王爷,若论封地富庶程度,当属成年王爷中排名前列了。

现在洛王与平郡王前来知府衙门,显然并不是来叙旧的。

来者不善啊。

叶蓁蓁心中一沉,与公堂上的其他官吏一同起身见礼。

洛王相貌俊逸,气度儒雅温和,上前几步把崔维桢搀扶了起来:“景宁伯不必多礼,自从本王离京后,再也没见过景宁伯了,多年未见,景宁伯的风采依旧啊。”

是的,没错,崔维桢昔年与洛王也有过交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亡父当过太傅罢了。

当年无论是魏王、恪王,还是洛王,都是他爹的学生,因为他爹备受圣上器重,这几个皇子经常登门拜访请教问题,因此崔维桢哪怕是皇子伴读,这些皇子也对他礼遇有加,倒是有了些同窗情谊。

第1192章 不知好歹

“洛王殿下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殿下见谅。”

崔维桢寒暄了一番,客气道:“没想到殿下对断案有兴趣,殿下英明神武,见解不凡,有请殿下上座,下官从旁协作。”

他手一伸,让出的位置竟是断案的主位,叶蓁蓁眉头一挑,心里一点儿也不焦急。

洛王微微一愣,道:“景宁伯说笑了,本王不过是一介闲散王爷,岂能高居公堂景宁伯继续断案就是,本王暂且听着,且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请殿下多指教。”

崔维桢脸上未见意外,重新坐回了公堂,为了照顾初来乍到的洛王,他又把赵宇寰的罪名宣读了一遍,当然,赵宇寰依旧矢口否认。

赵侧妃焦急地看了平郡王一眼,平郡王向爱妃投去一道稍安勿躁的眼神。

赵侧妃被安抚了下来,因为这时候洛王开口说话了。

“崔知府。”

因为在公堂上发言,他改变了称呼,说道:“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本王也认识赵族长,他乃当地高门,素来乐善好施,善名远扬,绝无可能做出绑架令公子这等事情。本王非常理解崔知府因令公子的遭遇而愤怒在怀,但此时还是要仔细侦查为好,免得落入了歹人的圈套,让好人蒙冤受屈。”

洛王长的斯文,这番冠冕堂皇的话也说得义正言辞,入情入理,但仔细一揣摩,却有些含沙射影的意味。

这不正是在隐射崔维桢公报私仇吗

叶蓁蓁被气着了,原来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崔维桢并没有生气,还特地朝坐在角落的叶蓁蓁看去,见她一副气鼓鼓的模样,眼底闪过一抹笑意。

这些年来蓁儿的性子虽然有所收敛,但还是这般一点就着的性子,想到她是在为他打抱不平,心中就是一甜。

这么想着,再看洛王就顺眼了许多。

明州府乃洛王封地,他可以给洛王几分情面,但若对方想干涉他的决断,是绝无可能的。

崔维桢淡淡一笑,道:“殿下所言差异,官府断案只凭一个证据,如今人证物证俱全,赵宇寰作为首犯的证据已经铁证如山,何来误会之说殿下久居麟州,不知赵家作风秉性也情有可原,莫要被未经考证的言论蒙蔽了视听。”

这番话已经非常给面子了,连台阶下都给洛王找好了。

然而洛王非但不领情,还隐隐有些愠怒,俊脸微沉:“崔知府不愿意给本王一个面子,执意要继续追究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