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1055)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今日是休沐,又难得出了太阳,天儿并不算是很冷,所以来上香游玩的香客非常多,沿途各种叫卖声,有卖香烛的、卖煎饼果子的、卖狸奴的、卖柴火木炭的……甚至连卖菜的都有,有早早上完香的大娘顺道买些菜回去做饭,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叫喊议论声,热闹极了。

崔维桢搀扶着崔大娘的手,歉意道:“主持得知我们要来上香,原本想要戒严禁香客,儿子不愿扰民便拒绝了,此番委屈娘亲了。”

“无妨,人多才热闹。”

崔大娘摆了摆手,道:“我们是来上香,又不是来摆威风的,与民同乐未尝不可。”

崔维桢笑道:“我就知道,娘亲是最通情达理不过了。”

崔大娘嗔了他一眼:“好的不学坏的学,偏与蓁儿学了油嘴滑舌。”

突然躺枪的叶蓁蓁:“”

“娘,这可不是我的缘故,油嘴滑舌这种技能哪需要我教,维桢天生就会的。”

崔大娘可不和她辩,她的歪理最多,怎么辩都辩不过的,于是非常明智地转移话题:“来来来,这山路可不好走,蓁儿你搀扶我一把,咱们娘俩一块儿上山去。”

叶蓁蓁又担忧了起来:“娘,要不咱们还是坐轿子吧。”

“我还没老呢,怎么就走不动了”崔大娘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难得出来散散筋骨,多走一走也好。”

这倒也是,崔维桢最终决定一家人走上去,若是半道崔大娘累了,再坐轿子也不迟。

第1217章 一路朝圣

玄真观建在半山腰,马路不可通行,倒是有堆砌起来的石阶供香客拾级而上。为显心诚,大部分香客都放弃轿子亲自爬石阶,乌泱泱的人群像长龙缓缓挪动,十分壮观。

崔维桢和三个孩子每日锻炼,体力自然不用说,爬了三十级还脸不红气不喘,叶蓁蓁每日的锻炼也不少,瑜伽必不可缺,这半年来了明州府后甚少跑马打球,但底子还不错,至少是跟得上的。

崔大娘疏于运动,走了一会儿就开始累了。

“娘,要不咱们还是坐轿子吧。”

“不用,歇歇就好。”崔大娘摇头拒绝:“左右也不赶时间,沿途赏一赏景也好。”

经崔大娘这么一提,大家才留意到沿途的风景格外秀丽。

冬日的暖阳穿过丛林雾霭,在白色的台阶上染上白金色的光芒,丛林的麻雀被惊醒,叽叽喳喳地在枝头乱叫,清脆悦耳,与嘈杂的人声揉合成一支交响曲。

台阶上爬行的香客形形色色,有青衫执扇的书生、锦绣华服的夫人小姐、粗布麻衣的百姓和挑担叫卖的货郎……众生平等,在这一条普通的朝圣路上缓缓地呈现出来。

一行人走走停停,大家都耐心地陪着崔大娘拾级而上,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了些,但一点儿也不累,还别有一番趣味。

半个时辰后,大家终于爬完台阶,到了玄真观正门。

门口挤满了小贩和香客,叶蓁蓁怕孩子走丢,就近牵住了崔执明的手,崔大娘和崔维桢也分别牵住了崔执端和宁康的手。

崔执明自认为已经长大了,再被叔母牵着手着实有些不好意思,便红着脸说道:“叔母,我可以自己走。”

“不行,此处人多,拐子也多,万一你们被拐子拐走了,可教我们怎么办”叶蓁蓁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

三个小孩子立马想起前阵子的风波未平,大家都心有余悸呢,于是都没再抗拒。

一行人踏入了观门,就见一名身穿道士服、胡子花白的道士在一棵松树下坐着,一看到他们就立马走了过来,在崔维桢面前站定,拂尘一扫,行了个作揖礼:“贫道玄真观主持清虚子见过崔老夫人、知府大人、宁国夫人,贵人来访,贫道有失远迎,还请贵人们见谅。”

“主持客气了,今日本官携家眷来贵地上香,少不得一番叨扰。主持只需把我们当寻常百姓看待便是,不必拘礼。”

清虚子乃修道的出家人,对于崔维桢这个知府尊敬有余,敬畏不足,倒也不显得拘束,一路上还充当了导游的角色,给他们介绍各个殿宇的名字和供奉的神仙。

崔大娘是逢殿便拜,崔维桢和叶蓁蓁等人自然都随着她,好在身边有道观的主持跟着,一路便宜行事,倒也不花费时间。

烧香拜佛讲究的是心诚,大人对神灵有所敬畏,但一路磕头的小孩子们就有些受不住了,偷偷嘀咕着无聊起来。

第1218章 道长挥锄

崔大娘察觉到了,便对主持说道:“道长,老身有些累了,暂且歇歇脚吧。”

冲虚子立马意会,道:“诸位请移步厢房。厢房就在不远处,诸位贵人可以用一用本观的素斋,后院亦有梅花林可以观赏。只不过厢房亦有其他贵客居住,对方乃出世清修之人,甚少出门,不会打扰到诸位的清净。”

“主持客气,倒是我等打扰了大师的清修了。”

崔维桢看了妻子一眼,眼底闪过一抹笑意,继续说道:“内子对道家修心养气内经仰慕已久,不知能够有幸去贵观藏书阁一观”

叶蓁蓁暗暗朝他竖了个大拇指,崔维桢抿了抿唇。

玄真观自有藏书阁,藏书阁中收藏了道家典籍不知凡几,除却一些不外传的内门典籍,他们是非常乐意向香客们传道的,特别是达官贵人们,更是他们的重点目标。

哪怕是远居明州府,冲虚子也听闻过崔知府的名声,这位可是被相国寺邀请做壁画的人物,他和其夫人的一手须弥画备受赞誉,佛家更是以此为荣,让道家心中愤愤不平许久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