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184)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其同伴纷纷附和,“妙哉,妙哉,我已经有了思绪。”

于是当场就有人念出诗赋,赢得满堂喝彩。

古代文人最爱做诗,就像现代人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都要拍照一样,文化不同,但本义是一样的。

叶蓁蓁看得兴起,逗留了许久,听了一肚子花样夸奖崔维桢的诗词才满意离开,回头见着他了,得一一学给他才行。

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释迦牟尼佛院看到崔维桢。

正殿里佛香袅袅,甚少有人前去拜会释迦牟尼佛,大部分的香客都聚集在院子的东墙边,抬起脑袋推着墙面仰望。

人虽然多,但奇异地没有一丝杂音,所有人都面相肃穆且虔诚地看着佛画,仿佛在朝圣,不敢有一丝的亵渎。

事实上,他们实在生不出半点亵渎的心思。

只见东边的墙面上,画着释尊成佛的故事,便是所有人都二叔能详的割肉喂鹰。

一日,释尊外出,遇到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祈求老鹰放过它,老鹰不愿意,释尊听了慈悲心起,伸手把鸽子握住,藏进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跟释尊理论,“释尊你慈悲心肠,救了鸽子一名,难道忍心看到我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鸽子丧命,又不愿你白白恶心,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取出天平,一边放鸽子,一边放自己割下的肉,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时,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墙面上记载着连环画,已经画完佛祖割肉,现在画的,是佛祖诞生。

在距离墙面三米远的地方,拉着一条防止乱入的红线,线外有执棍和尚守着,崔维桢则是站在云梯上作画,洪知远在下面扶着梯子,时不时递送一些颜料,配合十分默契。

崔维桢正在画佛祖诞生时的万丈霞光。

他拿着放大版的丹青笔,在画壁上调色作画,只见他手起笔落之间,原本单调的墙壁被晕染成天空的蔚蓝色,无数的霞光在佛祖头顶汇聚,光满万丈,普度众生。

佛祖坐于莲台,神情悲悯肃穆,唇角隐隐带着祥和的笑容,眼神似乎在看着墙外人,又似乎在看着天地众生,博爱又宽和。

画像太过逼真,所有人都有种被注视的错觉,仿佛他们真的流转了时空,亲眼目睹了释尊成佛的那一幕。

惊艳又震撼!

守在红线外的和尚口呼佛号,已经不自觉地跪坐坐下,拿出木鱼敲念经文,其余香客一看,也不敢站着,纷纷退散开来,学着和尚跪坐下来,嘴中念着经文,一时间梵音阵阵,肃穆庄严。

玉秀也被气氛感染,不自觉地跪了下来,唯独叶蓁蓁一个人站着,一时尴尬极了。

她看着地上硬邦邦的青石地板,又看看跪坐的人群,正在纠结要不要牺牲自己的膝盖的时候,就听一声佛号在耳畔响起,“阿弥陀佛,叶檀越,佛祖自在心中,不必执着与虚礼。”

回头一看,原来是相国寺的住持虚云禅师,估计是看出她的为难,特地给她解围的。

叶蓁蓁心中好感愈盛,但也有些尴尬,毕竟她刚刚确实有些不虔诚了,难得虚云禅师大度不计较。

她连忙找了话题开口,“住持,请问维桢还需在贵寺作画多久都画完了吗”

虚云禅师摇头,“佛家经典何其多,相国寺更是占地宽阔,一个月的时间只是画了小部分而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叶蓁蓁立马失望的地叹了口气。

虚云禅师见此,又道,“不过崔小友并非我佛门中人,他愿意般相国寺作画已经是福缘,老衲自然不会强求他留在寺中,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离开的。依老衲看,做完这幅画,他也该离开了。”

他神情祥和,眼中却有洞穿一切的睿智,叶蓁蓁几乎以为,他已经看出崔维桢避居相国寺的意图了。

但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崔维桢替相国寺作画,相国寺为其提供庇佑,是双赢的买卖,虚云禅师即便看穿了也不会揭穿,相信在以后,崔维桢有了什么困难,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相国寺都会伸出援手的。

毕竟相国寺的墙壁,还没有画完呢,除了崔维桢,再无其他人替他们完成恢弘壮观的佛家画像了。

想到这里,连日压在叶蓁蓁心口的石头终于消失无踪,大大地松了口气,隐隐露出愉悦的笑容。

第173章 做贼心虚

崔维桢专心作画,叶蓁蓁没有打扰他,直到他把释尊成佛的细节全部完善,正打算带着一身疲惫回去,就听洪知远提醒,“郎君,夫人来了。”

崔维桢回头看去,在一群跪坐念经的信众中,站在最后的叶蓁蓁鹤立鸡群,鲜艳夺目,他眼前一亮,立马越过红线和人群,朝她走去。

头一回,他顾不上是大庭广众,伸手把她紧紧搂入怀中,深吸着她身上独一无二的甜香,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思念和惊喜,“蓁蓁,你怎么来了”

清冽的冷香混杂着颜料的刺鼻,带着冷风一齐灌入鼻端,味道一点也不好闻,却是叶蓁蓁企盼许久的气息,她深深地埋进他的怀里,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我想你了。”

毫不避讳,大胆又热烈。

崔维桢喉咙一动,血液仿佛被点燃了一把火,忽地烧了起来,让他有种把怀中人揉入骨血中的冲动,但是周围越来越喧闹的声音提醒他,现在并不合适。

他勉强松开怀抱,目光在叶蓁蓁脸上流连,“先去我休息的禅房。”

信众们都已经起来,把两人当猴子似的围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叶蓁蓁有些脸红,但更多的是得意和自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