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418)
人心是肉长的,崔大娘对这个相处相伴的小姑娘也是打心眼里疼爱,希望她日后能够家庭幸福,夫妻和谐。
楚凝嫣顿时不干,佯装生气地说道:“伯娘,您偏心!我与训庭的感情也好得很呢,说一句琴瑟和鸣也不为过,怎么就不让芃芃学一学我呢”
崔大娘还没回答,叶蓁蓁就飞给她一个白眼:“可省省吧,我们家文文静静的四妹妹,可不能学你一身泼辣的本事,我们四姑爷好得很呢,不需要棍棒教育。”
就连此前对四姐姐的亲事多有抵触的虎娃,这会儿也附和地点头,竟是帮着魏瑾瑜说起话来:“这几个月四姐夫在学院当教谕,对我多有照顾,我仔细观察了,四姐夫确实是个品德高尚的君子,不需要再打他了。”
叶蓁蓁不由侧目,合着你这小子以前还有打人的想法啊!
虎娃接触到大姐的眼神,顿时吓得缩了缩脖子,连道回房写功课,一溜烟地跑了,倒是没注意叶芃芃一闪而逝的失望眼神。
其实,其实她还想多听一些魏瑾瑜的消息呢,真是可惜了。
第433章 门庭若市
小孩子的精力毕竟有限,小包子和小豆子玩了一会儿就困倦了,楚凝嫣不得不起身告辞,约了来日再聚。
继楚凝嫣之后,叶蓁蓁的其他好友也有了回应,或是亲自登门拜访,或是递来邀约的帖子,就连魏王妃都派了贴身嬷嬷送来慰问的帖子……一时间冷寂许久的崔府门庭若市,向京城人宣告这家女主人的好人缘。
此前恪王意图不轨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到叶蓁蓁的人缘,恰恰相反,在她从青云府回来后,她的人缘反而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深究其原因,是源于她千里寻夫的传奇经历了——大周虽然对女子限制不多,但能有勇气走出家门的女子并不多,叶蓁蓁这种为了夫郎而毅然远赴千里的行为,不管是谁都要称赞一句情深义重。
于是叶蓁蓁每天手帖子收到手软,各种邀请和聚会纷至沓来,叶蓁蓁筛选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去赴约了,当然,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忘记去邓将军和赵太医府上拜谢。
照理说家里的男主人不在,内眷不宜频繁交际,但叶蓁蓁并不拘泥于俗礼,更重要的是,她想要趁此机会多搞一些夫人外交,好教朝中有人弹劾崔维桢时,多一些人帮他讲话。
事实证明,叶蓁蓁的未雨绸缪是非常正确的。
就在邓将军述职后不久,朝中就有人陆陆续续开始弹劾崔维桢目无王法、擅动私刑,诬陷朝廷命官,一时间朝野沸议。
虽然有不少人弹劾崔维桢,但帮忙说话的人也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与崔府交好的人家,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没叫远在青云府的崔维桢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些消息都是楚凝嫣从周训庭那儿得知,然后再传达给叶蓁蓁的,叶蓁蓁知道后虽然担忧,但并不焦虑,因为她知道邓将军带回来的人证和物证足够证明崔维桢的清白,只是想不明白圣上和魏王为何保持缄默,任由事态发展。
没等她疑惑多久,魏王妃的贴身嬷嬷登门拜访,带来了魏王殿下的安抚和保证,虽然对方的说法含蓄委婉,叶蓁蓁还是明白了魏王殿下要表达的意思。
圣上的按兵不动给心怀不轨的人有了错觉,纷纷按捺不住跳出来弹劾,他们自以为能够揪住崔维桢的把柄,殊不知这是圣上特地挖下的陷阱,只待厘清这些党派勾结,日后再一一清算。
有了魏王殿下的保证,叶蓁蓁彻底把心放进肚子里了,为了配合做戏,非常低调地闭门谢客,不再理会外头的风风雨雨,专心带孩子和帮忙芃芃准备嫁妆。
芃芃在八月份出嫁,父母势必要在场,叶蓁蓁算好时间给家里寄了封信,等到爹娘他们进京,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叶蓁蓁满以为崔维桢赶不上芃芃出嫁的日子,谁知在她寄了家书不久后,任由朝野闹得沸沸扬扬的圣上终于有了动作——一纸诏书发下,宣钦差大臣崔维桢回京申辩。
这则消息瞬间引起京城几番震荡和波动,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如何,崔府的激动和兴奋是真真切切的,他们思念许久的男主人,终于要回京了!
第434章 等候归人
自从圣旨下发后,叶蓁蓁几乎每天都在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算着崔维桢大概回来的时间,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她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期盼,每日去城外的长亭等候归人。
大周的公共设施虽然比不上后世健全,但也有供应旅人休憩的驿站和长亭。前者的供应对象是朝廷命官和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寻常百姓没有权利借居驿站。
但长亭又不同,但凡城池外边都会建造长亭,天子脚下的京城更是格外健全,每隔十里必有一亭,亭内众生百态,有挥泪作别的离人;有赏秋弹琴的士子;还有挑着柴火、果蔬金城贩卖的农民……
各式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故事,叶蓁蓁每日看着听着,似乎也窥见了这个时代一鳞半爪的情态与风俗,也正是因此,每日的等待也变得有趣起来。
这一日,叶蓁蓁照旧要出门,这些天没有娘亲陪伴的旺仔不依了,非要黏在她身上不肯走,任由崔大娘怎么哄都不行。
叶蓁蓁回来后一直都陪着孩子,这几天缺了席,旺仔总算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了,于是就造成了今天这个结果。
叶蓁蓁也舍不得孩子,便对崔大娘说道:“娘,最近天气凉爽了一些,旺仔也没出去过,今日我便带他出去吧,说不定旺仔也知道爹爹要回来,急着在第一时间见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