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435)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第一个肯定是魏王殿下和魏王妃。

上次能够随赵将军前往青云府,魏王殿下是除了大力气的,叶蓁蓁一直心怀感激,因此这次的行礼特别地真心实意,魏王依旧是一副温和的模样,笑道:“不必多礼,维桢你这小子,自从回京后一直躲在府里不出门,想约你比登天还难,等下非得陪本王好好喝几杯不可。”

崔维桢也露出了笑容,话中也透露出几分熟稔:“喝几杯可以,但不敢多喝,殿下可不能为难我。”

注意到他朝身旁看去的目光,魏王顿时了然,打趣道:“难怪最近闭门不出,原来是家教森严啊。崔夫人,本王可不是什么登徒子,日后约维桢出门喝喝茶,你可不许拦着。”

叶蓁蓁睨了崔维桢一眼,才大方地笑道:“殿下可不能冤枉臣妇,维桢交际自由,我未曾有过限制呢,你说是吧,夫君”

崔维桢被这声夫君叫得眉头一挑,似乎没看到她眼底的威胁,若无其事地说道:“这是自然。”

魏王妃把这对小夫妻的眉眼官司看得一清二楚,既觉得好笑,又很羡慕,开口道:“崔大人离京将近一年,多花时间陪伴家人也是情理之中。”紧接着,她又打趣了一句,问道:“对了,本妃有事与崔夫人商量,向崔大人你借一借人,不会舍不得吧”

崔维桢大概能猜到魏王妃要说什么,看了叶蓁蓁一眼,便点头应下,一开始他还能分神留意叶蓁蓁的情况,很快就被魏王拉着与其他文官猜谜语题词作诗,一时间也无暇分心留意其他了。

第463章 宁阳公主

不过,与魏王妃待在一起,也没人胆敢找叶蓁蓁的麻烦,众所周知的是,叶家要和魏王妃结亲了。

魏王妃特地找叶蓁蓁谈话,为的便是结亲的事。

“五日后便是送嫁妆的日子,蓁娘,你们可曾准备好了到时候芃芃从哪里出嫁”

成亲的前一天送嫁妆,此乃旧俗,魏瑾瑜因为没有近亲,婚事都是族人代为操办的,魏王妃的父亲靖国公是这对新人的证婚人,而魏王妃又十分上心,足见魏瑾瑜深受靖国公府的喜爱。

“嫁妆早已准备妥当了,当日嫁妆会从聚仁坊的宅子送出,发嫁也是在那里。”

原本叶芃芃在永嘉坊的宅子发嫁也是可以的,但那毕竟是崔府,她叶家人的身份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几番权衡之后,叶蓁蓁打算让她在聚仁坊的宅子发嫁。

聚仁坊的宅子是叶蓁蓁买下的,自从崔家搬走后就空置下来,叶蓁蓁也没有出租出去,而是另有打算——虎娃长居崔府并非长久之计,日后在京城势必要有落脚的地方,聚仁坊的宅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崔大娘和崔维桢对她的安排并没有意见,而且早早地叫了工匠换了府邸的牌匾,叶芃芃从叶府发嫁,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

魏王妃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问道:“听闻令尊和令慈还未来京城”

两家都是亲家了,这个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叶蓁蓁脸上露出了点忧色,点头道:“不知是不是路上耽搁了,一直没有消息,维桢已经派人去打探,也不知结果怎么样。”

路上凶险难测,或是遭遇强人,或是身体不支,这些都是行程会耽搁的可能因素,魏王妃明白她的忧虑,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道:“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是因为别的事情耽搁了,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赶来,长姐如母,你负责操持也是可以的。”

大好的日子,叶蓁蓁也不想太过破坏气氛,便笑着应了下来,两人开始讨论起各种细节起来。

能出现在御花园的夫人们身份都不凡,除了年龄不等的皇亲国戚们,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夫人们——毕竟她们的夫君甚少有像崔维桢这般年轻有为的。

叶蓁蓁的交际圈子集中在京中年轻的夫人小姐们,与这群夫人甚少有交集,她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见过叶蓁蓁,经过其他人的普及,才知道这位并非是什么郡主县主,而是传闻中的崔夫人。

年长的夫人们有自己的矜持,她们当中不乏有老王妃和国公府夫人等人物,自然不用巴结魏王妃,但其他与魏王府交好的夫人就没那么有底气了,她们纷纷上前与魏王妃见礼,待知道崔夫人的妹妹出嫁在即后,纷纷恭喜起来,扬言到时候去沾沾喜气。

不久宁阳公主也来了,这位不仅是魏王的胞妹,还是崔家的邻居,两家之前相处得不错,一听就道:“到时候我也去凑凑热闹,给咱们的四妹妹添妆。”

叶蓁蓁没想到宁阳公主这么给面子,连忙道谢,宁阳公主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她是个好玩的性子,见她们只顾着凑一堆说话,顿觉无趣,连声道:“枯坐着作甚男人们都在猜灯谜,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魏王妃非常了解小姑子贪玩的性子,也凑乐趣道:“只猜谜没甚意思,争夺魁首才有意趣。大家都添一添彩头,或者魁首可以向大家讨一件小东西,大家以为如何”

第464章 壕无人性

众人纷纷响应,觉得此法甚好,宁阳公主率先说道:“我前儿个才得了一副书圣真迹,愿意拿出来当头彩。”

魏王妃说道:“我有一方上好的端砚,可以添彩。”

其中一位夫人笑道:“若能侥幸夺魁,但求崔夫人一幅人物小像。”

其他夫人被提醒了似的,也纷纷提出相同的要求,叶蓁蓁的素描画在京中的名声丝毫不比崔维桢低,毕竟是得到宫中赞誉的,魏王妃和不少年轻夫人都得过她的人物小像,她们自然也想要跟一跟潮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