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448)
一方面是因为崔维桢身份不同以往,他有心避嫌,二是他有意进京求学,想要与徐子钦多讨教一些经验,你来我往之间,也渐渐了解到徐子钦和崔维桢已经没有来往的事实——
徐子钦并没有在信中详谈缘由,张运理所当然地误会了崔维桢,这才有了初见时的生疏和拘谨,现在发现故人依旧,他立马就明白其中另有内情,自然就尴尬起来。
崔维桢却不觉得如何,他既然能够平淡地提起徐子钦,便是不甚在意张运是否与他交往一事——他之所以与徐子钦疏远,皆是因为他的妻子秦氏三番两次冒犯蓁儿,至于徐子钦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品行操守上的大毛病,他不愿与之为伍,却也不会阻止张运。
防止张运为难,他又说了一句:“你们尽管交往如常,不必避讳我。”
见张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叶蓁蓁索性就明说了:“也不怕张兄笑话,我与徐兄之妻秦氏不和,闹过几次矛盾,导致外子与徐兄有所生分,两家才渐渐没有了来往。”
张运恍然大悟。
若是以往他肯定不明白女人间的恩怨,但上次秋闱不中后,家慈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妻子虽然温柔贤惠,但也有些小心思,时不时与兄嫂们有所龃龉,他与兄长们的相处也渐渐不如以往亲厚了。
自打那时起,他才明白过来,夫人间的交际是会影响到男子的。
秦氏的性子他有所了解,怕是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才会让素来宽和大方的弟妹对她不喜,连崔维桢也迁怒到徐子钦的身上。
对此他不好置喙,便道:“贤弟与弟妹宽和,在下日后自会把握分寸,不让两位为难。”
叶蓁蓁道:“张兄客气了,府中已经备好洗尘宴,待会儿与我们一同回府吧。”
张运作为故人,多多少少了解叶家旧事,再加上这一路同行,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等下的洗尘宴怕是不会太平,他一个外人插进去怕是尴尬,便推辞道:“多谢弟妹盛情,只是我初来乍到,不安置好落脚处始终不得安心,今日的洗尘宴就算了,待来日安顿好,我再宴请你们相聚。”
叶蓁蓁听出他是借口,但想到自家事一地鸡毛,也不好强留,只好:“也罢,张兄若有什么困难,尽管差遣仆人告知,你与维桢是同年好友,莫要生分了去。”
“这是自然。”
张运连声应承,进了城门后就不同路,彼此告别,马车便驶去不同的方向。
待马车离去,叶蓁蓁才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懊悔道:“怪我疏忽了,张兄初来乍到,怕是连聚贤坊在哪儿都不知道,应该派个小厮带路才对。”
崔维桢却淡定得很,道:“无需担忧,早有人安排妥当了。”
叶蓁蓁愣了愣,才明白崔维桢口中的那人是指徐子钦。
说来也是,聚贤坊的房子向来紧俏,张运初来乍到想要租到房子并不容易,他方才从容笃定,未曾有此顾虑,想来早就让徐子钦帮忙留意安排了。
既然如此,也好省了一桩操心事,毕竟接下来要操心的事情还多着呢。
第486章 祖坟冒烟
永嘉坊。
张三今日穿了件新衣,从头到脚收拾得整整齐齐,显得俊秀又精神,他身边带着几个小厮,从主子出门起就一直守在府门口,一有风吹草动就往街口张望。
可惜永嘉大街上车辆来来往往,大多是各府下人外出的车马,连隔壁那家归宁的小姐离开了,都不见自家主子们回来。
小厮是崔家世仆,对总管的举止非常不解,问道:“张总管,亲家老爷夫人不是没来过,你为何如此紧张”
“你不懂。”
张三理了理衣襟,道:“今年不仅亲家老爷夫人会来,夫人的其他家人也来了。咱们作为崔府的门面,自然要给夫人长面子。”
崔维桢为了不破坏叶蓁蓁的好心情,这等烦心事并没有提前告知她,但张三要安排下人提前准备洗尘宴和住所,对于来人自然是一清二楚。
作为从临阳府就跟着主子夫人的老人,他对夫人娘家的奇葩亲戚清楚得很,自然要把崔府的牌面立起来,最好把那群人的气焰压下去,免得将来作威作福。
小厮们不知其中内情,虽然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张总管煞有介事的样子,也不由挺直了腰板,拿出世仆的规矩气度来,精神抖擞地侍立于侧,看起来气派极了。
未几,终于有杂乱的马蹄声哒哒地响起,张三伸长了脖子张望,待看到主子熟悉的红云宝马时,终于激动了起来:“来了!来了!主子们回来了!”
他周围的小厮们使了个眼色,率先迎了上去:“恭迎主子回府,恭迎亲家太老爷夫人们光临。”
在他身后,是小厮们齐齐的应和声,这道整齐划一的恭迎声不仅把崔维桢和叶蓁蓁给震住了,就是马车里的叶伯山等人也不由暗暗嘀咕,果然不愧是世家名门,崔府的规矩果然不同凡响。
还未下车,就先怯场了三分。
崔维桢后知后觉地看穿了张三的把戏,也不拆穿,从马背上一跃而下,顺手把马鞭丢了过去,留了一句“好好伺候”,转眼就到了最后一辆马车前,亲自搀扶着妻子下了马车。
张三得到主子赞许,顿时精神大振,把马鞭和红云的缰交给给小厮带下,立马指使剩余小厮们恭迎诸位亲家下马车, 始终有条不紊,仪态大方,尽显大家风范。
叶伯山等人下了马车,看到占地广阔、气派非常的府邸,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只觉得那高悬的鎏金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肃穆又威严,压得人透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