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490)
现在巴图王子铁青着一张脸出来,他们大概能猜到结果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巴图只觉得对方在嘲笑他,恨恨地说道:“你们别高兴得太早,别以为有大周皇帝和大食人撑腰,我就奈何不了你们,得罪了我巴图的人,从来都没有好果子吃!”
他冷哼了一声,气冲冲地骑着马离开了。
他一离开,不管是叶蓁蓁,还是周训庭和楚凝嫣这对夫妇,都齐齐地松了口气,看来巴图没有在陛下面前讨到好处,他们也不用担心背负上不敬外宾的罪名。
周训庭说道:“这次是我冲动了,差点连累了你,还好没有出事,不然等到维桢回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交代。”
“你这说的什么话,若不是有你在,我怕是要更危险呢。”
叶蓁蓁道:“这位巴图王子不仅是个贪花好色之人,气量也极其狭小,方才即便没有起冲突,恐怕我准备的厚礼也不能让他平息怒火。现在这等局面最好,咱们大周无需他的良驹,咱们没有那么多忌讳,自然不惧他的报复了。”
楚凝嫣也点头附和:“蓁娘说的对,方才见你还有些男子汉气概,怎么现在又畏畏缩缩起来,好了好了,事前解决了就皆大欢喜,咱们快些回去吧,在宫门口站了大半天,我腿都酸了。”
周训庭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连连讨饶着:“得得得,都是我的错,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虽然嘴上讨饶,但听到妻子夸奖他方才有男子汉气概,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差点被巴图挥刀斩首的惊惧和后怕顿时消失无踪,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和干劲,立马鞍前马后地伺候起夫人来。
叶蓁蓁看着发笑,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情不自禁地数起日子来。
估算着日子,维桢也快回来了吧。
第542章 虚惊一场
叶蓁蓁没能等会崔维桢,却等来了御史的弹劾。
就在巴图王子铩羽而归的第二天,御史就弹劾了崔维桢,并不是因为他纵容外戚不敬外宾,而是他合谋外戚侵占良田,扣押流民,罪大恶极。
弹劾一出,满朝文武皆是哗然。
请旨放归流民的主意是崔维桢提出来的,实施的这几个月来颇有成效,且不说朝中的官员,且论世家之中的崔家——崔家分了宗之后,以崔维桢为主的崔氏族人自愿放还流民归籍,王家受其影响也放出了不少,至于其他世家,已经在蠢蠢欲动地谋划着分宗一事。
总体来说,这一旨意的成效是巨大的,就凭他分化世家这个功劳,就值得皇帝再给他官加一等。
然而如今他外戚侵占良田和扣押流民的弹劾一出,他此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笑话,说不定还会前功尽弃,惹得圣人厌弃。
这个消息是周训庭带给叶蓁蓁的,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连旺仔扯着她的耳铛都不觉得痛,直到玉秀的惊呼声响起,她才缓缓回过神来。
她小心翼翼地把旺仔的手拿下来,对周训庭表示感谢:“多谢你告知我这个消息,我这就回一趟娘家问清楚情况。”
御史的弹劾中并没有清楚地写明侵占良田和扣押流民的外戚是谁,叶蓁蓁的第一反应就是她爹娘,并非是他们有胆子或者愚蠢到做出这种事,而是担心他们受了小人的算计。
叶大婶的小吃摊生意非常好,虽然没有特意张扬,但左邻右舍渐渐知道了他们是户部侍郎夫人的娘家,而崔府的私房菜的美味是在京城中出了名的,崔夫人娘家做出的东西还能有假
名人效应加上叶蓁蓁的独门秘方,叶大婶的摊子生意非常好,最后直接在坊内租了一间店面做生意,每天都是客似云来,座无虚席,他们因此雇佣了几个店小二来使唤,即便如此,他们也是忙得每日都抽不开身。
虽然忙碌,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京城百姓富裕,只要价格不是高得太离谱他们都能接受,因此他们成本虽然比在临西县高,但收益也更高,几个月下来也攒了一些银子。
叶大婶原本是想要用这笔银子来偿还叶蓁蓁给叶芃芃的嫁妆花费,叶蓁蓁自然不愿意要,找借口推脱了。后来叶大婶想通了,这点银子对于偌大的嫁妆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大女儿目前也不缺银子使用,他们夫妻俩还不如多存一些再说。
出于老百姓的本能,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买耕地。
京城的地不好买,良田早就被达官贵人占全了,就算是有人发卖,价格也是高得离谱,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那点银子还不够买人家一个田垄。
于是他们只能买次一些田地,土地不是那么肥沃,距离京城也远,但是他们不在乎,土地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一个人的根,他们来了京城后就像无根浮萍,总觉得不踏实,田地不好没关系,仔细侍弄就可以了,但第是一定要买的。
他们对京城不熟悉,所以找叶蓁蓁拿主意。
叶蓁蓁在京城待了两三年,对京郊的庄子田地熟悉得很,偶尔还会与各家夫人去田庄里泡温泉和狩猎,但那一片都是良田,她的意见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
于是她让张三找了个可信的中人去办理此事。
现在她就担心那位中人是别人暗中安排来的小人,专门给她爹娘下套的。
叶蓁蓁急匆匆地赶到通善坊叶家,家里喜气洋洋的,叶大婶看到大女儿不打一声招呼就回来,有些意外,但还是非常高兴地拉她进大堂坐着,一叠声地问了起来:“怎么突然回来了午食吃了没有女婿什么时候回来怎么不带旺仔回来这几天没见他,我都怪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