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663)
一提起恪王,叶蓁蓁就心理性厌恶:“又是他查到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皇上最终还是会袒护自家儿子的。”
毕竟这种事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上次冬狩对魏王和崔维桢下手,这次又对肃王下手,他这是不把嫡子扳倒誓不罢休啊。
“蓁儿,慎言。”
崔维桢非常理解妻子的不满,皇上袒护恪王是真,但若说其中有多少父子真情,却是不见得,总而言之,不过是上位者的权衡之术罢了。
他微微一笑:“不必不满,恪王每次动手必定会损兵折将,这样下去他身边还能有什么得力干将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恪王想要彻底倒台,势必得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举,很显然,恪王如今还未到那个境地,魏王和崔维桢也不愿意看到那个局面。
维持目前的局面,对魏王是非常有利的。
叶蓁蓁不是很明白崔维桢的政治考虑,颇为厌烦地说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那人时不时搞出事端,也太恶心人了。”
崔维桢无奈地叹了口气:“不是恪王,就是别人啊。”
至少这位熟悉一些,套路和底牌已经摸得差不多了,若是再来一个后起之秀,岂不是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叶蓁蓁沉默了下来,自古以来的皇权更迭都伴随着刀光剑影,身在局中,哪能独善其身呢不过是步步为营罢了。
第807章 土崩瓦解
百善堂官员的招供给案情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一直不肯开口的吴老大终于开始松动,在最新一次提审中,他供认为奉乐康伯之命行事。
而乐康伯,不过是恪王摆在明面上的马前卒罢了。
继续审问已经完全没有意义,肃王直接一纸奏折告到御前,果然不出崔维桢所料,宣武帝对任何胆敢触犯百善堂的不轨分子坚持零容忍的态度,连大理寺都不用押审,乐康伯府顷刻间土崩瓦解。
不仅仅是乐康伯府,所有涉案的商铺东家和掌柜都被抄家流放,宣武帝的雷霆之击震慑住朝野,相关人员心惊胆战,但民间大多是抚掌称快,高呼圣上英明。
正因为如此,叶蓁蓁早前安排的人手发挥了效用,民间的反诈宣传进行得如火如荼,百姓们提高了警惕性,相信如果再有不轨分子招摇撞骗,他们也不会掉以轻心。
再过不久,恪王没有办好差事,被宣武帝以办事不利的理由大加斥责,最后他的差事全部都被撸掉,身上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爵位。
除非政治嗅觉灵敏之辈,根本无法把恪王和之前的诈骗一案联系在一起,只单纯以为恪王能力不足罢了。
不管怎么说,肃王和魏王都没有吃亏就是了。
士子的赈济银子被骗,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丑闻,在有心人的遮掩下,这事儿渐渐被腊月的喜庆取代了热度,就连叶蓁蓁都开始忙着张罗过年事宜。
崔执端的学堂在腊月中旬开始放假,他和崔执明这两小孩就像是出笼的小鸟般欢庆,可劲儿地在府内蹦跶,最后叶蓁蓁实在遭不住两孩子的闹腾,把他们提拎过来帮忙了。
崔执端虚岁四岁,崔执明六岁,半大的孩子虽然闹腾,但一旦被大人委以重任,责任心是比任何人都强。
叶蓁蓁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剪窗花。
崔大娘有些不赞同,觉得孩子太小拿不动剪子,担心他们剪伤了自己。
“娘,您别担心,我特地让匠人做了孩童使用的剪子,样式小,还不是很锋利,有伺候人在旁边看着,执端和执明用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后世的小朋友上学后有不少手工作业,虽然很大程度上折腾了家长,但不得不说,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和叶蓁蓁从小就让崔执端独自吃饭是同个道理。
孩子多动手,脑子比较灵活。
崔执端和崔执明对于亲自动手剪窗花这项任务期待的很,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崔大娘,崔执端仗着祖母疼他,直接像块牛皮糖般缠了上去:“祖母,您就答应我们吧,我想剪好多好多的东西,把花花和雪儿都贴到窗户上,让它们陪我们过年。”
崔大娘嘴角一抽:“不用把它们贴上,它们也能陪你过年。”
这孩子放假,家里最受罪的当属老母鸡花花和波斯猫雪儿,整日被这孩子狗撵似的追得满府乱跑,好不容在大冬天养的膘,短短几天的功夫都减下去了。
崔执端不依,继续抱着祖母的手臂撒娇:“祖母,您就依了我吧,我给您剪个胖娃娃贴在床头。”
噗嗤。
叶蓁蓁没忍住笑了。
崔执端这孩子是好意,估计是想照着自己的形象剪了给祖母,但是他并不知晓,只有新婚夫妇或者求子的夫妇才会把胖娃娃贴在床头,但是崔大娘……压根儿就不合适。
崔大娘也是哭笑不得,她瞪了儿媳妇一眼,轻嗔了一句:“促狭。”但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孙子,她就舍不得责备半句了。
其实她的态度早已经松动了,只是想让孙子多歪缠了她一会儿,现在生怕他再说出什么童言无忌的话,连连应了下来:“好好好,祖母答应你便是,只是一定要小心,不可以拿着剪子玩闹,不然下次就不许玩剪子了。”
崔执端和崔执明高兴地欢呼了起来,匆匆地与祖母告退,带着奶娘和丫鬟们去隔间剪窗花了。
孩子们的笑闹声时不时从隔间传来,崔大娘和叶蓁蓁不由相视一笑,孩子到底是孩子,快乐总是如此地轻易和简单。
没有孩子在旁边吵闹,叶蓁蓁趁机与崔大娘商量新年的各项事宜,这些往年都是有成例的,只需要在基础上删删减减即可,倒也不是很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