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676)
自从崔维桢搬回明熙苑后,前院那两小子就搬到一个屋子里住了,叶蓁蓁也不阻止,只是他们偶尔会偷偷躲在被窝里说话玩玩具,第二天起来直打瞌睡,这才吩咐下人盯着他们。
下人们领命下去,叶蓁蓁这才摇了摇崔维桢的手:“咱们也回去吧。”
外头的鞭炮声渐渐停歇,璀璨的夜空逐渐恢复了它独有的深邃,一盏盏在晚风中摇曳的灯笼独具风情,叶蓁蓁与崔维桢手牵着手,走在安静的抄手回廊上,谁也不说话,内心却无比地贴近。
待回了明熙苑,叶蓁蓁指了指月亮门前挂着的两个圆嘟嘟的灯笼,开心地说道:“看,这是我扎的灯笼,上头的竹熊也是我画的呢。”
崔维桢这才注意到门口挂着的两盏灯笼,在满府的大红灯笼背景下,这两盏画着黑白竹熊的灯笼实在不起眼,不过,竹熊身上穿着红色的小肚兜,倒是憨态可掬,别具一格。
他仔细端详了一番,做了肯定的评价:“嗯,这两头竹熊颇为传神,与我幼时见过的毫无差别。”
那是,她毕竟是云养熊猫的人,画两只熊猫不是小问题吗
等到夏天来临,她就亲自养一只可爱的国宝了,只要想一想就幸福爆棚了呢。
崔维桢完全知道她在想什么,毕竟关于养竹熊这件事,蓁儿已经无数次与他提起过,夜里做梦甚至还会笑出来,可见她对养竹熊有多执着了。
他已经派人去巴蜀,再过阵子也该有消息了。
时辰正好,叶蓁蓁和崔维桢喝了点儿小酒儿才入睡,才没睡几个时辰,又得早早起来了,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他们要回景宁县祭祖。
崔氏分宗之后,祖先的牌位也都迁移了过来,全都供奉在景宁县崔氏祠堂里,初一开祠堂祭祖,崔维桢和叶蓁蓁作为宗主宗妇要到场,崔执端作为伯府的嫡长子,也不能缺席。
所以天还未亮,伯府的马车就准备好了,崔大娘与俩孩子坐进去,叶蓁蓁今日不想坐马车,骑着自己的坐骑白雪与崔维桢并肩而行。
其实他们应该早一天回去族里,但因为往年的遭遇,崔大娘对族里人心存疙瘩,不是很愿意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因此,为了让娘亲过一个自在年,他们才决定第二天再早早回去。
左右就一个时辰,很快就能到了。
今日是个好天气,叶蓁蓁身上裹着厚厚的狐皮毛毡,一点儿也不觉得,一边与崔维桢说着话,一边欣赏着难得一见的京城。
“你每天早起上朝,看到的都是这般黑漆漆的京城的吗”
崔维桢摇头:“倒也不是,朝臣上衙都会带着小厮,小厮提着灯火照明,夜里如萤光点点,倒也不黑。”
叶蓁蓁理解地点头,感慨了一句:“就缺了路灯了。”
不过想了想,路灯的意义并不大,夜里都有宵禁,百姓不许行走,哪里需要路灯再说了,挂起路灯不知要耗费多少蜡烛和灯油,说不定还有火灾隐患,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路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科技落后的古代,比起后世来,到底是有诸多的不便的。
崔维桢不知妻子的感慨,马车很快就到了城门口,出示了景宁伯府的标志后,守将很快就开了城门让他们出去,马车驶入官道,不急不缓地走了起来。
叶蓁蓁返回去看崔大娘和俩孩子,见他们都在里头补眠,并没有惊动他们,继续到前头与崔维桢并驾齐驱了。
慢慢地,晨曦的微光破开了黑夜的混沌,云层被镶嵌了一层金色的边儿,流光溢彩。天上的云层很厚,像挑染的蔚蓝色棉花,一重又一重地铺在天上,太阳躲在云层里不出来,镶边的金光渐渐变成了白金色银边,像极了正在沉睡的巨龙鳞片,层层叠叠,浮光跃金。
再过不久,太阳终于从云层中踊跃而出,苏醒的巨龙翻身飞入云端,云海翻涌,尔后随着渐渐糅合的云雾淡去,广袤无垠的天空只剩下乳白色的天幕,偶尔目极远望,才能看到重叠的山雾,天上人间,模糊成一处。
叶蓁蓁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胸怀开阔,灵台清明,大自然的美妙无以言表,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振聋发聩般的震撼。
早起虽然累,但能看到这样美妙的日出,已经十分值得了。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是吧。”叶蓁蓁笑盈盈地问着。
崔维桢含笑颔首:“元日曈曈,巨龙迎新,是个好兆头,宣武三十七年势必是顺利的一年。”
叶蓁蓁深表赞同,大年初一好兆头,一年到头都是好日子。
第820章 开天辟地
天色微亮,景宁县也终于到了。
崔氏祖宅的管事李玉早早就在路口等着,一看到挂着景宁伯府牌子的马车,立马过来迎接,他知道主子们急着赶回祖宅,并没有过多的废话,而是一路随行,不停地讲述着族里的情况。
很快就回到了族里。
崔氏祖宅原本是前朝的景宁王府,是宣武帝赐作景宁伯府的,因为京城有了宅子,崔维桢便改建成景宁崔氏的祖宅。
崔维桢一家子定居京城,祖宅属于宗主的正房空置下来,六房崔世辉作为代族长,与家眷住在偏院,平日里协理族里大小事务。
其他崔氏族人与崔维桢不同支,并没有像崔世辉一样住进祖宅来,只是伴随而居,今天要回宗祠祭祖,他们早早就来到祖宅了。
崔世辉和柳氏亲自在府门口迎接,崔维桢和叶蓁蓁急忙下马迎了上去:“六叔,六婶,怎么是你们在此迎接太折煞我们了,都是自家人,只叫下人等着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