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727)
玉秀盈盈拜下,嘴角的笑容却是怎么也压抑不住:“托夫人洪福,奴婢刚收到弟弟的来信,他如今已经考中童生,位列案首,只待四月份的院试了。”
“好,果然是一件大喜事。”
洪知远毕竟是从景宁伯府走出去的,对伯府来说也算是一件喜事,叶蓁蓁笑着恭喜着玉秀,又道:“你去库房取些铜板发下去,也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周围伺候的丫鬟们也跟着高兴了起来,各种喜庆的话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外抛,叶蓁蓁听着如坠云端,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地想着,难怪古代这么多昏君呢,整日有这么多人围着你溜须拍马屁,想要不得意忘形都很难。
还好叶蓁蓁心志坚定,让人去福禧院通知崔大娘,毕竟是微末时就跟在身边的下人,崔大娘也很高兴,让人收拾了不少史书典籍,托付叶蓁蓁给远在临西县的洪知远送去。
叶蓁蓁倒是不用操心,直接交给玉秀,到时候让张三跑腿就是了。
下午送俩孩子去上学,叶蓁蓁顺便去一趟东市,围观一下贡士放榜的盛况,谁知盛况没瞧见,倒是看到了闹剧。
闹剧是什么榜下捉婿也。
叶蓁蓁下了车,随便走进附近一家酒楼打探消息,然后就见酒楼中突然闯进十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不停地在堂中张望。为首一个管家模样的还开口喊道,“徽州人氏张俊武张贡士可在”
本来还在热闹讨论的酒楼顿时一静,好奇地打量着来人。
管家又喊了一遍,一副找不到人誓不罢休的模样,终于,有个发抖的声音终于回应,“在下便是,不知阁下有何贵干。”
叶蓁蓁这才发现,说话的进士就在她隔壁,二十多岁左右,一副文弱书生模样,“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位张贡士也算是年少有为了。
在他应声后,那管家就带着十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向他走来,张贡士吓得点心都掉在地上,刚想躲,就被家丁架了起来,一副劫匪绑架的模样。
偏偏那管家还一脸和气,笑眯眯地说道,“张贡士,得罪了,我们家郎君有请。”
这台词,与黑道大佬绑架人时的说法有的一拼。
可怜张贡士乃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根本动弹不得,只能色厉内荏地喝道,“你们做什么,我乃天子门生,堂堂贡士,何故押解我”
管家没有回答他,嘴上不停地说着道歉的话,丝毫不含糊地让家丁把人押走了。
这群人一离开,酒楼再次热闹起来,这次可不是议论什么贡士会元,而是议论刚刚被绑走的张贡士了。
看到这里,叶蓁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已经有人等不到殿试,现在就开始榜下捉婿了。
新科士子,可真是抢手啊!
第864章 儿女亲事
叶蓁蓁看了一场热闹,又听了一些小道消息,不知不觉时间过了许久,眼看着孩子们就要下学了,叶蓁蓁又等了一会儿,直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去王府接送孩子。
回府的路上,崔执端突然开口说道:“娘,您日后不用再接送我们上下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去上学。”
崔执明也点头,道:“叔母,您整日来回奔波,太辛苦了。”
孩子们都懂事了许多。
或许是与她前几日的风寒有关,崔执端迅速成熟起来,再加上那几日也习惯了无人接送,就不愿意让自家娘亲太过辛苦了。
娘亲的卧床不起把他吓坏了,他不想再看到娘亲生病了。
叶蓁蓁讶异极了:“真的不用我接送你们”
崔执端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舍,但很快就坚定地摇了摇头,可见是下定决心了。
叶蓁蓁既是欣慰又是不舍,但孩子难得愿意独立,她当娘的自然乐意支持,所以只好忍住心中的怅然应了下来。
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一回府,崔执端和崔执明就自觉去做功课,秋芜也把誊抄好的贡士名单献上来,叶蓁蓁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崔维桢下衙了。
崔维桢换了身常服,从叶蓁蓁口中得知洪知远考中童生的消息,倒是没有多少意外,洪知远的能力如何,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你在看贡士的名单”
“是呀,我发现榜单上南方士子比北方的稍多一些,榜上有名者大多是江南地带的士子。”
崔维桢点头:“江南地区文风昌盛,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好在大周建朝许久,天子脚下地杰人灵,涌现了不少人才,才不至于南北失衡。”
前朝的悲剧叶蓁蓁也有所耳闻,赞同地点了点头,又问:“何时殿试”
“五日后。”
许多人都在关注着殿试结果,一心想找个乘龙快婿的柳氏也不例外,就在殿试那天,她进京了。
叶蓁蓁把这几日打探来的消息悉数转告,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走到贡士这一步的读书人都非常不容易,年纪合适的更是凤毛麟角,叶蓁蓁大概根据年纪缩小范围,针对性查探,大大提高了效率。
柳氏手上捧着的名单和人员介绍,都是她这些日子托人打探来的。
“多亏有你帮忙,不然我两眼一抹黑,想要集齐这些都千难万难呢。”
叶蓁蓁笑道:“六婶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六叔一家尽心尽力,不知帮了四房多少忙,叶蓁蓁力所能及之内帮一些小忙,也是应有之义。
趁着六婶在研究新科贡士的资料,叶蓁蓁拿起楚凝嫣寄送过来的书信,书信上写着景宁分堂的建设情况,目前进展十分顺利,但也有些事情需要帮忙,叶蓁蓁一一记下,回头就让秋芜把信件送到永善堂,交由萱娘她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