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799)
崔执明立马点头:“叔母您放心,我一定把弟弟盯得紧紧的。”
崔执端哀怨地看了他们一眼:“灵感稍纵即逝,明日再写,肯定不如现在写得好。”
“那说明你的基础还不够扎实。”
叶蓁蓁无情地反驳了他的狡辩,活像一个蛮不讲理的文盲:“能够流传千古的作品靠的不仅仅是灵感,更是日耕不辍的练习和积累。就像你爹,也不是仅仅是靠灵感写诗的,他每日读书练笔,你也是看在眼里的。”
崔执端心悦诚服地听训:“娘,我明白了。”
叶蓁蓁满意了:“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回房休息吧。”
“妹妹呢我们想去看看妹妹。”
“妹妹已经睡下了,你们小点儿声,别吵醒了她。”
崔执端和崔执明点头应是,蹑手蹑脚地去了暖阁,对着妹妹发痴了许久,久到胡氏开口催促,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第二天,崔执端下学后难得没有赖在妹妹的暖阁里不肯离开,只是和妹妹匆匆地打了声招呼就去了书房,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他就拿了张墨迹未干的宣纸跑来产房。
“娘,娘,您快看,我写出来了。”
“别急,先缓口气。”叶蓁蓁轻拍着他的后背:“戒骄戒躁,得亏你爹不在,不然又得训你了。”
崔执端吐了吐舌头,平复了呼吸才重新把宣纸递给娘亲:“娘,您看看。”
叶蓁蓁接过宣纸一看,首先注意到的是他的字,这孩子三岁学写字,距今已经有三年了。因为年纪的缘故写得不是很好,但也是工工整整,有棱有角,起码比初学毛笔字的叶蓁蓁好多了。
“很好,看来你这些日子一直没落下书法练习,你爹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叶蓁蓁不吝夸奖,听得崔执端翘起了嘴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叶蓁蓁心中一软,忍不住伸手在他脑袋上薅上一把,又亲了一口,把儿子羞得满脸通红了,才继续看手上的作文。
这么一通看完,叶蓁蓁惊讶不已。
她本以为以儿子六岁之龄,能够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就差不多了,至于字数五百,不过是调侃罢了,她并不觉得儿子能写出这么多字来。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出乎她的意料。
这篇文章是什么水平呢举个例子吧,几乎和后世那些以文言文书写的满分高考作文差不多了。
虽然遣词造句和思想表达犹显稚嫩,但字里行间也有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天真和烂漫,这是最出色的浪漫诗人也难以企及的地方。
李贺六岁能诗文,甘罗十二岁为相……古代的神童并不少,叶蓁蓁以往只当做故事听,现在发现自家儿子也是活脱脱的神童一名,突然有种次元壁破裂的梦幻感,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这小子贪玩好吃还爱撒娇,怎么会是神童呢
后世她虽然是个大学生,但对于大周的文人来说,她不过是粗通文墨而已,何德何能有这么一个神童儿子
她配吗
远在明州的崔维桢:“……我配。”
崔执端见娘亲只顾望着他发呆,对他的文章不置一词,心中没底,犹犹豫豫地问道:“娘,我写得不好吗”
叶蓁蓁如梦初醒:“写得非常好,娘家都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这是你写的,原来娘的宝贝儿子是个小才子呢。”
崔执端羞红了脸,又是期待又是激动地看着她:“真的吗我觉得和爹爹的文采相比,我这篇文章差远了。”
“傻孩子,你才六岁呢,怎么能和现在的爹爹比呢等到你和爹爹这么大,写的诗文肯定也和爹爹一样厉害。”
“真的吗”
崔执端有些不自信,但更多的是期待:“我日后能够和爹爹一样厉害吗”
“说不定比爹爹还厉害呢。”叶蓁蓁毫无负担地夸道。
崔执端漆黑的眸子瞬间亮若星辰,从这一刻起,有一颗种子深深地在他心底生根发芽,只待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第933章 御下有道
事实证明,叶蓁蓁虽然不会写文言文,但鉴赏水平一点儿也不差。
第二天,崔执端的文章交给周夫子批阅,周夫子赞口不绝,又指点他略作修改,整篇文章显得越发妙趣横生、水到渠成。
下学后,崔执端又把修改后的文章给祖母和娘亲看,得到祖母和娘亲的交口称赞,外祖母不识字,但也摸着他的脑袋夸他是个小神童。
崔执端心满意足,然后兴冲冲地给父亲写信,当然信中内容都绕不开这篇文章,末尾还附上文章,请父亲拨冗点评。
书信寄出去后,崔执端便开始了忐忑不安的等待时光,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等待着情郎,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万一……万一父亲觉得他写得不堪入目怎么办
叶蓁蓁非常敏锐地发现了儿子的不安,因为在乎,所以才格外地重视。
她曾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对他此时的状态非常地感同身受,语言的安慰只是杯水车薪,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日,崔执端一下学,还是如平常一样给家中长辈请安,然后再来产房看娘亲和妹妹。
叶蓁蓁刚练完瑜伽,累得满头大汗,崔执端作为一枚小暖男,不用丫鬟插手,第一时间跑去取来娘亲的帕子,亲自给娘亲擦汗。
他擦着汗,还眼尖地发现窗户留着一条细缝,立马严肃地指出来:“秋芜姐姐,窗户没关好。祖母和外祖母吩咐了,娘亲不能见风,否则会得伤病的。”
秋芜偷瞄了夫人一眼,得到示意后才去关了窗,然后还得老老实实地认错:“是奴婢疏忽了,小郎君,您可千万别告知老夫人和亲家老夫人,不然奴婢得挨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