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811)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可不是么,宁国夫人为人亲和幽默,脑子里经常充满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又新奇的点子,只要与她一块儿出去玩,就没有不尽兴的,日后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不仅是她们,楚凝嫣也是这么想的。

她抱着叶蓁蓁不撒手:“蓁娘,玉媛和晴薇走了,现在你也要离京,真是太不仗义了!没有了你,日后叫我多寂寞啊。”

叶蓁蓁被勾起了伤感,却又无奈得很:“我会常给你写信的。”

在通讯和交通落后的古代,每一次的离别都显得格外郑重和感伤,叶蓁蓁终于能体会到所学诗歌中那些诗人的离愁别绪了。

她们两人抱在一块儿黏黏糊糊个不停,秦夫人玥娘看不下去了:“嫣娘这说得是什么话蓁娘离京了,这还不是有我们呢我们知道你素来与蓁娘要好,但也不能对我们视而不见啊!你再这样,我可是要生气了。”

楚凝嫣喝了不少酒,这会儿脸颊红扑扑的,闻言瞪了玥娘一眼:“哼,我才不要和你一块儿玩呢,总是抢我酒喝。蓁娘最好了,还会给我送葡萄酒呢。”

一提到葡萄酒,宁阳公主也来劲了,连忙问道:“蓁娘,你离京后葡萄酒不会断了吧”

宁阳公主是叶蓁蓁酿酒事业的最大供应商,为了每年都能喝上葡萄酒,她专门备下了一个葡萄庄子,每年都精挑细选合适的葡萄给叶蓁蓁酿酒,可以说是最忠诚的葡萄酒爱好者了。

叶蓁蓁早就考虑好这个问题了:“殿下放心吧,精通酿造的师傅我都留在京城呢,到时候老规矩,直接把葡萄送上门就行了。”

宁阳公主高兴极了,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不错,不错,我就知道蓁娘你最靠谱了。”

叶蓁蓁哭笑不得,魏王妃摇了摇头:“宁阳就爱葡萄酒,口味也奇特得很,御供的不爱喝,就爱你酿出来的。”

“蓁娘的葡萄酒才是最好的。”宁阳公主不服气地辩解了起来。

楚凝嫣和玥娘等人也纷纷加入辩论,叶蓁蓁看着,不由会心一笑,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这就是她在京城这些年最重要的财富了。

叶蓁蓁又看了看正在忙碌着挑选助手的萱娘等人,心里越发踏实了。

第944章 有椒其馨

经过萱娘和芸娘等人的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六名女郎,叶蓁蓁暗中考察了一番,对她们的选择表示满意和肯定。

她们挑人的眼光果然是不错的。

新人加入后,永善堂愈发有生机和活力,叶蓁蓁亲自考察了一番,愈发放心了。

安排好京城的各项事宜后,崔维桢带着家人回了一趟景宁。

此次一别,将是经年,如无意外的话他们一家子这些年都不能返乡祭祖了,所以他们临行前回来景宁扫墓祭祖。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给小棉袄上族谱。

小棉袄如今才三个月,连百日都不到,以崔大娘迷信的想法是暂且不用起名字上族谱,等到日后周岁起名字了,再寄信回来让六叔在族谱上添上就是了。

但崔维桢仪式感满满,非要亲自给女儿在族谱上写名字,于是就这么着,小棉袄有了一个写在族谱中的名字:崔氏女馨宁。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这是崔维桢和叶蓁蓁翻遍了古书典籍,最后在《周颂》中选取的名字,取自平安长寿之意,希望小棉袄日后能够平安喜乐,长寿福泽,这是为人父母对女儿最殷切的期盼。

崔大娘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明白这个名字背后的意思,虽然还是不同意过早取名,但木已成舟,只好接受了这个安排。

至于叶蓁蓁……只是有一点点迷信而已,对于提前取名这种事儿,倒没有太多的抵触。

回乡祭祖又是一场交际,不过都是自家人,叶蓁蓁辈分虽然不大,但身份高,宗妇的身份让她如鱼得水,不必要去费力应承些什么。

当然,趁着在景宁的机会,叶蓁蓁好生考察了永善堂在景宁的分堂,规模虽然比不上京城总部,但规模制度丝毫不差,这几个月筹办下来有声有色,广受好评,可见她们是用了心的。

主力干将楚凝嫣就不必说了,至交好友不必多言,叶蓁蓁着重表扬了崔清岚和李元慧这两位小姑娘。

崔清岚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韧劲硬是坚持了下来,虽在筹建工作的工程中偶尔会犯一些经验不足或者不知疾苦的小错误,但这都是正常。这孩子善于思考,懂得总结,很快就成长成楚凝嫣的左膀右臂。

李元慧就更不必说了,本就是京城总堂的得力干将,为了筹建分堂主动请缨来到景宁,景宁分堂的成功筹建,她功不可没。

李元慧一如既往地沉静内敛,不过此番历练之后她的沉静中多了稳重和从容,叶蓁蓁十分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慧娘,你果然没让我失望,我代表永善堂对你表示感谢。”

“不必了,夫人,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元慧有些紧张又羞涩地摆了摆手:“再说了,因为这次的机会,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应该是我感谢夫人才对。”

叶蓁蓁十分高兴,她承办永善堂的意义正在于此,不仅仅是扶助老弱妇孺、孤老贫困,更是给许许多多困在后宅的女子走出来发光发热的机会。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局限性,但她坚信这份事业前途光明。

再看崔清岚,却不知她何时已经红了眼。

叶蓁蓁哭笑不得,又有些纳闷:“十二妹妹,你哭什么这不是还没轮到你么总不能因为九嫂不夸你就哭鼻子吧”

“哪有的事!九嫂诬陷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