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912)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难道是陛下立太子了最近的邸报上都是请立太子的呼声,难保不是某个与知府大人交好的王爷被立为太子了。

等到知府把看完的邸报传阅下去时,方才还揣测不停的大小官吏也激动地叫好起来,有些养气功夫差的,已经高兴得团团转了。

崔维桢待他们激动完了,才让人把邸报传给专门负责的书吏誊抄,然后再移送到各县区去。

当然,崔维桢也没忘记让人誊抄一份张贴在衙门的布告栏上。

布告栏因为每天都会张贴慈善款的使用明细,周围时常围着许多好事的闲汉,这会儿又见差爷拿着文书来张贴,还以为是今日的明细已经提前算好了,不少人连忙挤上来询问,好教他们回头去茶楼酒馆吹牛去。

结果典吏告诉他们这不是慈善银子的明细,而是朝廷减免明州府一年赋税的旨意。

典吏的话音一落,四下一静。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睁大了双眼,看着气定神闲的典吏用浆糊张贴着布告,等到张贴完了,才有人控制不住颤抖地问道:“大人,您,您方才说的什么朝廷当真要减免我们的赋税不是我们听岔了”

所有人都期待地看过来。

典吏当即一笑:“布告就贴在这里,你们若是不信,尽管看就是了。这是咱们的知府大人早前就向陛下求的旨意,陛下仁慈,挂念咱们明州府受灾的百姓,御笔一挥准了知府大人的折子,这消息还是从今日送来的邸报知晓的呢。”

人群中有认识字的文士挤上去看了一眼,喜出望外地喊道:“是真的,是真的!咱们明州府被减免了一年的赋税!”

此话一落,被压抑的激动终于爆发出来,大家欢呼不已,有的人在高呼万岁,也有的人在歌颂知府爱民如子……每个人脸上都是真真切切的欢喜,因为免赋税的政策造福了他们每一个人。

农户、匠人、商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在这一年他们都不需要再向官府缴纳赋税了!

还有什么比这个还要令人欢喜的事情吗

这个大好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向明州府大小角落,得知这个消息的人无一不欢喜,大街小巷、茶楼酒馆的人都在讨论这个好消息,甚至有人拿出去岁的爆竹庆祝,热闹程度堪比过年。

叶蓁蓁暂时无缘得知这个消息,因为她去书院了。

她这阵子又是忙着下乡,又是忙着画图纸,她下乡之前担心来不及赶回来,提前跟戴山长搞了假,本来就七日一次的课程又往后推一推,这几天忙得有些蒙了,要不是金颖萱和杨诗婉登门拜访,她差点忘记自己还在鹿鸣书院担任教谕一职。

除了金颖萱和杨诗婉这两位早就预定好的旁听生,叶蓁蓁早上出门时还带上了三个孩子。崔执端和崔执明不必说,每日都要上学,主要是康儿,这孩子这几天一直在府里学习,差不多也该送去蒙学班了。

对于叶蓁蓁带来一名插班生这件事,戴山长接受良好,他信得过宁国夫人的为人,介绍来的学生定然不错,虽然目前基础有些薄弱,但孩子十分机灵,好好教导肯定是个好苗子。

也正是因为基础的缘故,康儿……嗯,宁康在经受一番考校被安排到了乙班,这让身在甲班的崔执端和崔执明有些不舍——他们还以为小伙伴能够和自己一个班呢。

小孩子就是这样,关系好起来就巴不得形影不离。

叶蓁蓁拍了拍儿子的小脑袋:“甲班和乙班相连,与同一班也没什么两样了。康儿如今基础薄弱需要慢慢学,等日后进度上来了,再转入甲班也不迟。再说了,就算是同一个班又如何难不成你们还能在课上说话不成”

崔执端想了想,觉得娘亲说得很对,立马又高兴了起来,握着康儿的手说道:“康儿弟弟,你放心去乙班吧,如果有人胆敢欺负你,尽管告诉我和执明哥哥。等到下课了咱们一块儿玩。”

崔执明点头附和:“对,中午咱们一块儿用膳。”

宁康那点儿胆怯瞬间消失不见,连连点头,小酒窝甜得几乎能渗出蜜来。

第1041章 君子六艺

安顿好小朋友们后,叶蓁蓁离开蒙学馆,来到另一头的大学区,这次她要授课的是乙班。

都是要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哪怕没有教谕在此,这些学生们都非常自觉地捧着书本温习功课,书声琅琅,活力十足。

金颖萱和杨婉诗愈发紧张,连呼吸都放轻了。

正在埋头读书的学生们发现动静立马起身见礼,因为甲班早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对象,又有十多天的缓冲,乙班的学生已经差不多接受叶夫子的存在了。

只是……跟随在叶夫子身边的两名妙龄女郎又是什么人

等到叶夫子介绍了两位女郎的身份时,座下的学生们不由面面相觑,心中复杂难言——他们现在不仅有了女夫子,连女同窗都有了。

叶蓁蓁不管这些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环视了一周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便直接点名:“赵世柯,去搬两张书案过来。”

这位赵世柯便是崔执端的忘年交了。

赵世柯对叶夫子十分崇敬,自然是言听计从,立马招呼身边的好友去搬书案,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回来了。

“夫子,这两张书案放在哪里比较好”

叶蓁蓁环视了一周:“放在我的坐席两侧。”

讲台两侧的座位自古以来都是“荣誉座位”,金颖萱和杨婉诗不知后世的课堂潜规则,反而因为靠近夫子而倍感荣幸,她们款款落座时,腰背挺得比以往都要直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