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966)

作者:痕迹 阅读记录

宁阳公主这一趟明州府之旅不仅给崔府带来了影响,连明州府的各方势力也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

没过多久,叶蓁蓁就听闻赵家名下的店铺、田产都相继出了些问题,作为本地的豪强之一,赵家非但没有得到盟友们的援助,反而被吞并了不少产业,家族根基隐隐受到了影响。

这是崔维桢终于对赵家出手了。

叶蓁蓁对此一点儿也不意外,赵家在文化广场一事上从中作梗,崔维桢早就在心中记了他们一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铺垫运作,如今又是天时人和,若是不出手的话就不是他了。

对赵家的小惩大戒无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明州府那些暗潮涌动的大小势力暂时消停了下来,崔维桢明显察觉到最近的政务通畅了许多。

于是明显的变化就是,崔维桢虽然依旧忙碌,但是留给家人的时间也比以前多了。

叶蓁蓁的感受最为明显,毕竟崔维桢最近都有闲工夫抓她功课了。

对此,她痛并快乐着——虽然她非常乐意和崔维桢多一些相处的时间,但是作为夫子的某人实在是太严格了,她每天都得重温学生时代的噩梦,做梦都在背书,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她非常不道德地祸水东引,每当崔维桢要检查她功课时都把馨宁抱过来吸引注意力。

如此几次之后,崔维桢看穿了她的小把戏,直接把考察功课的时间改为就寝前,于是在经受一番精神摧残之后才能休息,噩梦简直是无缝切换,欲哭无泪的叶蓁蓁只好老老实实承认错误,成功地把时间换了回来。

得益于崔维桢的严格要求,叶蓁蓁明显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水平突飞猛进,哪怕是面对书院的学生时也理直气壮了许多,哪怕他们在讨论一些史籍经典,她也能听得懂并且言之有物了——

以前她只凭前世的知识大忽悠,现在能够引经据典,可谓是重大突破了。

第1108章 皇恩浩荡

明州府政通人和,叶蓁蓁的济世堂也渐渐步入正轨。

济世堂的坐堂大夫医术高明,诊金低,疗效好,渐渐地在百姓当中有了口碑。随着口碑的进一步发酵,济世堂的名气以明州府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百姓闻名而来,济世堂每天都要接诊许多病患,大夫们都快忙不过来了。

叶蓁蓁体谅他们的辛苦,给他们涨了月钱待遇。好在没过多久,济世堂人手不足的窘境就缓解了。

此前崔维桢曾帮忙写过招贤令张贴在蹴鞠馆门口,再加上最近打响的名气,应聘者众。只不过宁老先生和邢姑要求高,把控严,一般资质的大夫看不上,所以人手一直不足,直到前两天才终于招到满意的大夫。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招的两名大夫是结伴而来的,在杏林中小有名气,哪怕是隐居山野的宁老先生都有所耳闻。

其中一位是中年男子,名为黄之章,擅长小儿科;另一位是年纪与宁老先生差不多大的老大夫,对骨科外伤有独到的研究,被人尊称为古神医。

叶蓁蓁得知后亲自去济世堂会见了两位大夫,得知他们在明州府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便让张三给他们安排了。

济世堂是有职工宿舍的,比如说之前余芷带回来的二娘、绿真、孙敏等人,她们与谢嬷嬷在济世堂的职工宿舍住着。虽然还有空余的宿舍,但安排两位大夫住进去也有些不合适。

好在叶蓁蓁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提前让张三在济世堂周围张罗好合适的宅子买下来,现在让两位大夫住进去是再好不过了。

这些事情无需叶蓁蓁操心,张三很快就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甚至还给两位大夫安排了两名学徒帮忙跑腿,至于三餐饮食就无需操心了,济世堂自有大食堂,大家都是在食堂解决三餐的。

济世堂的人员稳定之后,开源业务便要着手安排起来。

此前负责这项业务的是余芷他爹余七味,此前叶蓁蓁给他提过几项建议,他也不负叶蓁蓁所望,近日把策划交了上来。

叶蓁蓁提出的是上门体检方案,灵感来源于后世的医院和太医院的请平安脉制度。

前者无需多述,后者的平安脉制度是皇家为了展示皇恩浩荡而存在的,太医院的太医们会定期给一些高品级的官员和夫人们请平安脉,用以检查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

总而言之,平安脉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些品阶不够但是简在帝心的官员,也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比如说崔大娘,在离京之前就享受着太医问诊的待遇。

这在这样的背景下,济世堂再进行一些包装和宣传,推出一项上门体检业务,想必明州府那些高门望族们也难以拒绝——

当上门体检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哪怕是为了面子,明州府的富豪乡绅们都会办理这项服务。只要他们办理了业务,明州府的开源目的就达到了。

接下来,就是要如何顺理成章地推出这项业务了。

第1109章 搭桥牵线

想要推出一件新事物,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叶蓁蓁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足够证明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明星效应。

无论是前世的经验,还是在京城时引起的穿戴潮流,足以证明古人也是跟风的,特别是在权贵阶层,跟风更是普遍现象。

一言概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以叶蓁蓁如今在明州府的地位,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只要她带头倡导很快就能引发一股新潮流。只是她作为济世堂的东家,不宜太过高调宣扬,所以才有些困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