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512)
杨晶晶才不在乎这个,她又往前伸了伸,主动拉住王英的手,晃了晃。“我刚才遇到你们屯子的人了,他问我找谁,我就撒谎说,我是你的同学,所以咱们现在说话得小点声。”
王英刚才听见是永峰的同学,一瞬间脸上就挂上了惊喜的表情。竟然是永峰的同学,“是永峰让你来的吗?你从哪来?远不远?快点进来,进屋。”
“好,进屋说,这里不方便。”
篱笆门被打开,杨晶晶跟在王英身后,穿过院子中间的小路,往土房那边走。
“咦?这是荠菜吗?”
“嗯,你们城里人也认识这个。”
“咳,我哪是城里人,我就在永红县离这里不远。这荠菜一般都是春天时候在野外吧?咋现在这么热的天,你家这院子里面还长这么嫩的荠菜?”
“说来我跟我妈也都奇怪呢,就咱家小路这两边,这几堆荠菜,话说这都几年了,有个六七年、七八年了?一到春天,就疯长出来,又嫩又好吃,割一茬长一茬,别说现在了,再过几天还能长,一直长到下霜呢。”
“是特意从野外挖回来种的?”
“不是,就有一年,那时候大家都还吃不饱饭的时候,屯子里面就有几处,长了荠菜。不过,现在就只有我们家这片,是这样的。”
杨晶晶点点头,连连感叹,心道,也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这些荠菜,其实就是当初,陈默偷偷撒了种子在这里的。空间里面的荠菜种子,无病无害生长力强,陈默当初的这个举动,让牛婶跟王英这些年就没再出去挖荠菜吃过,方便极了。
“来,进来坐,就是有点乱,我本来在炕上干活,坐累了,就想着去院子里面换个样干一会儿,这边就没收拾。”
炕上堆满了布料跟鞋垫坯子,还有针线。
王英技校已经毕业一年了,给她分配的厂子,现在还没有空位,说是要等一两年再通知她到岗,王英是个闲不住的,就拿了些手工活,在家自己赚点钱贴补家用,院前后的农活自然也都包圆了。
其实那个工厂,就是因为最近的浪潮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懂技术的是不是被抓去关掉,是不是又停工了,所以就没有安排新人上岗。
“我跟默默聊天,她总是跟我讲起,以前在黄子屯跟你一起玩的日子。关于黄子屯,她但凡提起,肯定就是讲你跟牛婶。永峰也是这样。”
“他们最近怎么样?默默是不是又长大了好多?”
“是呢,陈默现在跟我一样高了,在北京念小学,很聪明,长得好看又白净,善良又有度。她帮助我的时候,从不让我觉得是施舍,也不让我难堪。我虚长她那么多岁,自问也是做不到她那个样子。”
“嗯,我就知道,默默是这样的。”从第三个人嘴里听到陈默的消息,王英真心地觉得安心了。
“还有永峰,永峰已经留校任教了,并且学校在继续培养他,研究生博士,他还在继续读下去。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证书,但是永峰在意的也不是证书。”
王英又问了些关于陈默与陈永峰近况的问题。
杨晶晶解开薄外套的扣子,这大热天的,还要穿外套走这么多路,确实很热人。
从外套里面的暗兜里面,拿出那个信封,“这是永峰让我给你跟牛婶带来的东西。”
“信?”
“里面有别的,你看看。”
王英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是厚厚几摞票子,粮食的,油的,调料的,肉的,布的,应有尽有,还都是全国通用票。这其实也不是陈永峰大手大脚,主要是他在北京,换全国通用票容易点,实在是换不到这边用的。所以就只能多花些钱,换成全国通用。
里面还有一页纸,是陈永峰手写的信。
王英低头读完,再抬头的时候,大颗眼泪掉落正好掉在那信纸上。
她赶紧用手背擦脸,把那信跟粮票全都收到信封里面,收到了炕上的柜子里。
“晶晶同学,谢谢你特意跑一趟,东西我收下了。”
“不客气。”
王英有些犹豫,“你不知道,你回北京时候行李多不多。”
“你收拾吧,我帮你带给他倆。只要我能抗得动,咬着牙我都要把家乡的味道带给他倆。”
两个女孩子相视一笑,她们不需要多说,就可以了解彼此对陈永峰与陈默的感情,王英自然不会多客气。
王英开始整理想给他们两个带去北京的干蘑菇,那边杨晶晶在旁边陪着,两个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也许以后也没什么机会再见,但是她们两个一见如故。
第449章 杨晶晶牌快递员
陈永峰跟陈默两个人,就像是她们之间的桥梁,她们在桥梁的两端,对于他们两个人一样深切的感情,让她们两个女生可以迅速地交心,有了超级共同话题的女生之间,可以极其迅速地靠近彼此。
杨晶晶采访王芳关于他们小时候的事情。
采访结束后。
王芳采访杨晶晶关于他们在北京的事情。
有聊不完的话题。
东西收拾好了,王芳给拿的都是这个夏天从山里采出来的榛蘑,刚刚晒干没多久。还有一些其他北京见不到的东北山货,都是弄得干干净净晒干了的。
杨晶晶在黄子屯留了好久,她的本意是来了之后把东西给了王芳就走。但是这样一聊,聊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告别。
如果不是怕到家太晚,她真的可以再聊下去。
王芳留饭也没有成功,杨晶晶是有些社恐在身上的,她今天没有找牛婶,而是直接绕路来找王芳,也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