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540)
陈默就这样,沉迷于照顾邵爷爷的饮食起居,乐在其中。邵锦成白天是看不见影子的,他在忙着考察各个地段,成立他的办事处。
邵光荣跟陈默也乐得他们两个大男人白天都不在家,没人管着他们,他们祖孙两个自由自在。
晚饭的时候,邵锦成还是按时回来吃饭的。
“爷爷,默默,明天跟我一起去办事处看看。”
“二哥,你定完了?都准备好了?”
“嗯,地方已经买下来了。还没开始装修改造,先领你们去看看。”
“好啊好啊!”
好家伙,二哥这动作还真的是够快的,半个月还没到,差不多前后也就十天吧,这么大的事他就自己搞定了。
她原本以为会是她先开学,他还得慢慢找,结果离自己开学还有两天,他的办事处先搞定了。
——
第二天,邵锦成开着车,陈默坐在副驾驶,邵光荣坐在后面。
邵光荣退休这么久了,再出门的时候,他已经拒绝警卫员跟着了。
远离政治中心这么久,在的时候他也没什么敌人,再加上和平年代也久了,邵光荣着实不喜欢一出门呼拉拉的人跟着。
红旗CA770驰骋在北京市内,开到一个叫大北窑的片区。
车子直接拐进一处厂房,大大的空地,还带着一大排砖瓦房,很是宽敞。
“这里是以前是一片砖窑,以前日本鬼子在这里烧砖的。所以有废弃的窑厂,这里很适合,有房子,房子还都带着大片的空地广场,以后建什么都合适,我很喜欢。”
邵光荣看着附近,虽然有些荒凉,但是孙子说的没错,在他们住的市中心那片,确实是找不到这么大的空地了。再加上,这小子也买了车了,开到这里也不需要多久时间,也算是可以了,由着他折腾去吧。
陈默跟邵光荣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她本着不要过度影响别人命运的心态,并没有插手二哥选址。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有的人就是命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的。
“二哥,这里你是租下来,还是买下来了。”
“买的,租着多麻烦,这么大一片虽然价格不低,但因为我还要改造,租的话麻烦事太多,索性直接买下来,当做投资了。”
陈默点点头,“二哥说得对,这算投资。”
她内心了然,邵锦成不是命好运气好,运气是加成,他自己的眼光与魄力,是造成这一切的关键。
他才二十三岁,赚了钱,就舍得直接出手,买下这么大一片地。
陈默站在这里,这可是大北窑。
大北窑,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那么在十年之后,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就是:国贸。
北京城,先有国贸,后有CBD。
老北京人都知道,国贸一带以前名字叫‘大北窑’,1978年,祖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要在北京建一个“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那一刻开始,大北窑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现在,二哥在还叫做大北窑的这一片区域,买下了一片地,做自己的驻京办事处。
这叫啥,这就是天选之子吧,二哥以后必然是一个大佬了。
陈默看着带着爷爷往房子那边走的邵锦成,二哥啊,你那泼天的富贵呀,就在前面等着你了。
“默默!怎么愣住了,快来。”
“好嘞,来啦。”
三个人在窑厂内转了一圈,邵锦成跟他们一一讲了自己改造的想法。
哪里盖什么,哪里怎么改。
陈默认真听着,脑子里面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都不错,二哥做事很有章法。
这里面已经有一些工人,在拆除破旧的老设施了。
邵锦成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是礼貌的。他对待工作很严格,但是只要工作做得到位,对手下的人,雇来的工人,态度上一向都是尊重的。
“二哥,你动作真的很快,现在就开始改造了。”
“嗯,时间需要很久,不尽早动手,等冬天来了,又要停工。所以,我早就找人把工人联系好了,手续办妥没问题了,就直接开工。这只有几个人,过几天材料到了,人会很多。”
“锦成,你这动静整得很大,你的钱还够吗?不够的话,跟爷爷开口,爷爷的积蓄,留着也是没用的。”
“对,二哥,我也有小金库,也可以给你拿出来。”
她的小金库,至少一半是邵锦成‘供奉’的。
“哈哈哈,爷爷,默默。钱是够的,我不打没准备好的仗。我是大手笔,但是绝不冒进,真的,你们放心吧。”
“行,爷爷知道了,你什么时候钱不够了,就一定要跟爷爷说。还有,在政策上,一定要小心些。越雷池的事,不要做。爷爷对你只有这一点要求。”
“您放心。”这三个字,邵锦成说得很认真。
邵光荣看了看孙子,点了点头。
随他去,放手让他去做吧,这孩子确实不适合在工厂上班,他现在做的事,才真正能让他开心。
第474章 搬家
二哥的这片地方,按照他的计划,改造都完成的话,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算算时间,天气刚刚寒冷下来,时间上很是正好。
除了大哥的高考时间,是她可以为之让他赶上的。她跟二哥的运气是真的好的,比如她现在开始念高中,等高三那年,正好赶上77年恢复高考。
而二哥,在大北窑买下这么大一片地,等四年之后,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里就会从大北窑变成国贸。
她张开双臂,深深地伸个懒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这里的新鲜空气,在不久以后,就会充满金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