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那日,病秧子相公他醒了(172)
“说话。”
谢三郎低下头:“抱歉。”
“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你就这么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命?”程筠满肚子气,她以前的沉着冷静如今不知所踪。
面对谢三郎,她居然无法冷静下来。
“你明知道自己不能吃螃蟹,为什么还要吃?”
谢三郎抿了下嘴:“筠娘,别生气,我知道错了。”
程筠睨着他:“你错哪了?”
谢三郎态度诚恳:“哪都错了,只要你说我错了,那我便是错了。”
她眯着眼道:“敷衍我?”
“不是,我真心实意。”
程筠嗤了声:“那你说,你为什么要故意吃螃蟹?”
见他不说话,她眯起眼:“你想避开谢时堰?”
谢三郎猛地抬头。
“你……”
“我怎么知道?”
程筠打断他,似笑非笑地道:“长了一张和你一模一样的脸,不难猜,只是我很好奇你们是什么关系,你又是什么身份?”
谢三郎一口咬定道:“我是谢三郎,是你相公。”
程筠抿了下唇:“不想说?”
“那你呢,你又是谁,又是什么身份?”谢三郎反问,视线落在她身上,有股子逼视的味道。
好家伙,居然会举一反三了。
程筠小脸紧绷,脑子在快速运转,想着该怎么回答这番话。
谢三郎学着她的腔调,淡淡地道:“怎么,不想说?”
第145章 五百金的止血散
程筠:“……”
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番话。
若她说她来自未来,借尸还魂,这人会相信吗?
“不想说便算了,我不逼你。”
程筠咬了咬牙道:“谢三郎,我说了你就会说?”
“会,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
“……”
程筠还不想坦白,她站起身道:“别给我转移话题,下次你若再让自己处于危险之地,后果自负!”
“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谢三郎小声解释。
程筠瞪向他:“没想到?呵,你知不知道再严重点,或者没遇上我,你会窒息而死!”
谢三郎理亏,不吭声了。
笃——
有人敲门。
程筠低斥道:“谁啊!”
徐远小心翼翼地道:“三郎,咱们有话好好说,不要吵架,身体还没好呢,别吵起来。”
闻言,程筠止住了气,转身拉开门。
徐远站在外面,见是她,满脸的尴尬。
“筠娘,三郎没事的话我先回家了。”徐远顿了顿,又道:“我给书院请了三天假,这几天三郎都不用去书院。”
“嗯,多谢。”程筠满脸冷意的点头。
“徐远。”
“啊?”徐远僵硬了下,扭过头。
“你妹妹怎么样了?”程筠问。
“吃了你的药好得差不多了。”徐远恭恭敬敬地回,“还没来得及感谢你,筠娘,我……”
程筠打断他的话:“你隔壁那户人家呢?”
“也好了,害我们的许林被判了流放,剥夺功名,这辈子都不能再考科举。”
听到回答,程筠心满意足,招呼人送徐远回去。
老许头吃过晚饭就来这边打听情况,见状,将活揽在了身上。
骡车渐渐地远去,程筠收回目光。
守在旁边的丹阳郡主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问。
“师父,他怎么样了?”
程筠道:“没事了,过几天就能好起来。”
丹阳郡主松了口气,回了营帐。
翌日清早。
张宣带着药材种子来了,程筠领着人上了山。
这边的土地开垦得差不多,肥沃无比,很适合种植。
种子可以直接种下去,里正找的人格外踏实肯干,几乎一上午过去,便干了一半的活。
如今五月份,小雨时不时地下场一场,这个地区气候宜人,种东西倒是没有弊端,只是五月份最是农忙,很多人要忙着给自己下地干活。
这次里正找的人,花的工钱比平日里多了一倍。
“筠娘,你们作坊还收人不?”有人试探着问,起了要给作坊塞人的心思。
程筠不是听不懂:“作坊暂时还不差人手,过段时间才知道缺不缺,要是招人我会告诉里正。”
“好,我女儿年纪十四,也是可以干活的年纪了。”
乡下的姑娘们从小到大劳碌个不停,手上自然是有力气的。
程筠道:“只要里正那边过关,我都没问题。”
这是把球踢到了里正那边。
问话和还没来得及问话的人心里都回过味来,看来在程筠这里行不通,要想往作坊塞人还得在里正那边下工夫。
“你们先干着,都仔细点,这些苗子不能受伤,不然长不大。”
“知道,三郎家的你就放心吧。”
见他们都上手了,程筠没继续在山上多待,她先回了村子。
只是刚下山,她就看见谢时堰骑在马上等在路边。
“找我?”不是她自恋,而是她看见谢时堰直勾勾地盯着她,若说不是冲着她来的,她真不信。
谢时堰翻身下马,走到她跟前道:“嗯,找你。”
“有事?”
“我想问问这金疮药你还有吗?”谢时堰递出瓶子。
程筠没接,淡淡地道:“这瓶足够让你伤口好起来,多了没用。”
谢时堰见她神情冷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是我用。”
“你家里还有受伤的人?”程筠诧异。
倒也不是。
谢时堰沉默了会,缓缓道:“我手底下的大夫说这金疮药若用在行军打仗的方面上肯定能提高将士们三层战力,我想找你收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