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那日,病秧子相公他醒了(376)

作者: 卿浅浅 阅读记录

“放心,我让三郎去查了。”

程筠淡淡地道:“不会有事。”

“嗯。”柳慧娴有些惴惴不安。

晚上,大家伙聚在一起烤火,守岁,没有人再提起丹阳郡主的事。

连带着柳老也睡醒了过来。

几个小家伙们在外面放鞭炮,即便他们在屋子里也能听见笑声从巷子里传过来。

“如何?”

柳老拽着谢三郎说话:“有个人陪在身边的感觉不错吧?”

谢三郎点头。

“以前让你娶个媳妇你还不肯,现在好了,不用说你都已经娶上了。”

谢三郎不吭声。

以前他满心都是百姓,和荣国公府,哪里有机会去想那些儿女情长。

如今算是因祸得福。

碰上了程筠。

柳老语重心长地道:“三郎,以后你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用再给自己压力了,明白吗?”

“嗯。”谢三郎应了声。

柳老朗声道:“明白就好,我啊,也不想看你那么累。”

小小年纪,干的却是成千上万的活。

“下雪啦!”

不知道谁喊了句,几人齐刷刷地看向窗户外。

原本停下来的小雪花,不知道何时变成了鹅毛大雪,分外美丽。

整个天空泛着幽色。

“守岁咯。”

柳老看向谢三郎几人:“你们几个可要好好守着,没有鸡鸣可不能睡,我这老头子身子骨不行,就先去休息了。”

“是。”谢三郎答应。

程筠早准备好了麻将,经过日夜的教导,容婶和柳慧娴都已经学会了。

谢三郎聪明,只看几眼也能上手。

几人搬上桌,桌底下架个火盆,打得热热闹闹。

鸡鸣时,众人才散去。

“娘子,以后每年你都要陪在我身边。”

谢三郎圈住她的腰肢,往怀里带,程筠困得很,模糊不清地道:“你也是。”

隔日清早。

程筠是被鞭炮吵醒的,她从床上爬起,就发现外面银装素裹,再也睡不着了。

外面的雪花堆积得厚厚一层。

屋顶也压了很厚的雪,云泽带着人在铲门前的雪,容婶在热菜。

烟火气很浓。

“醒了就赶紧洗把脸吃饭吧。”容婶招呼。

程筠应了声。

大年初一,女人不能出去串门,或者走亲访友,都是要男孩走在前头。

这是因为重男轻女带来的习俗。

不过程筠也没有想要去的地方,和柳慧娴几人继续搓麻将。

柳老站在门口感慨道:“有竹草居,那些难民们不至于会冻死了,还好你们修了住处,不然这么大的雪,肯定……”

“祖父,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大过年的,可不能乱说。”柳慧娴教训。

柳老顺着胡子道:“是我说错了。”

初二过后,就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地来拜年。

先是作坊里的人,后是难民以及村里人,说的都是吉祥话。

他们带来的节礼基本上都是土特产。

程筠照收不误,并不嫌弃。

“我们也去里正家走走。”程筠准备好了东西。

“好。”谢三郎顺其自然地接过东西。

等他们到的时候,正好看见里正也要往外走。

“哎呦,正准备去你们家,你们怎么来了。”里正熟络地打了声招呼。

程筠早就熟悉了人情世故:“阿伯,你帮了我们不少忙,更何况你是长辈,我们来给你拜年是应该的。”

“可你如今的身份,就算我给你跪下来都……”

她可是清平县主,里正哪里敢冒犯。

程筠面不改色地道:“你这么说就是在和我们生疏,不管如何,我都先是程筠,是三郎的娘子,然后才是县主。”

“唉,好孩子。”

里正拗不过她,请人进去坐。

“来就来了,干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之前你给的,都还在呢,多费钱啊。”

第314章 来信

程筠笑而不语。

反倒是谢三郎和里正说了会话。

里正说孙儿要读书,问谢三郎能不能帮忙开蒙测试下学习能力。

谢三郎当然同意。

里正高兴地连连点头。

之后吃过饭后,程筠才和谢三郎回去镇上。

初八的时候,是公认的好日子。

宴席基本上都放在这一天办了,很多鞭炮轰鸣声,程筠和谢三郎光吃结婚的宴席都吃了好几家。

“东家。”

正当程筠坐在椅子上歇口气时,门口传来声音。

她抬头一看。

陈默娘和徐远站在那,手里提着红色的鸡蛋,像是要过来送礼。

“进来。”

徐远朝程筠点头,去找谢三郎说话了。

陈默娘留下来坐在她对面。

“东家,我想请你为我号个脉。”陈默娘脸色红扑扑的,有点不好意思。

两人都这么熟了,程筠没有那么生疏。

她看了眼陈默娘,探出手道:“手伸过来。”

陈默娘探出细嫩的手腕。

不一会,程筠目光闪了闪,盯着她道:“一个半月的身孕了,日后记得少操劳,不要干重活,偶尔散散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陈默娘捂着嘴,惊喜交加。

“我还以为是我的错觉,是真的有了?”

程筠点头:“有了,孩子很健康,注意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不能有太强烈的房事。”

陈默娘瞬间红到了耳根子。

她支支吾吾地道:“谢谢东家。”

“他知道吗?”程筠往徐远那边扫了眼。

陈默娘略微摇头:“没有确定,我不敢说,怕让他白高兴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