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那日,病秧子相公他醒了(385)
天显与文无两人见他没有半点多余的反应,心中有些捉摸不透。
两人都在试探。
没有急功近利,他们都知道,像谢三郎这样的人,越着急,越不会让他帮忙。
谢三郎喝了口茶水,等着两人往下说。
“你应该知道我们来找你的目的。”文无出声。
谢三郎浅笑:“不知道。”
文无脸色僵硬,方才还说了原来如此,现在就不承认了,这个人,可真是令人看不透。
“是不知道,还是说你不愿意帮。”
谢三郎搁下茶杯:“我不入局。”
朝堂风云,搅弄是非。
他可以做局,但不能入局,更不能成为别人的棋子。
“事到如今,不是你能选择的,从你那次出事,便没有选择的余地。”
谢三郎淡然地道:“这个不容你们操心。”
文无轻声咳嗽了几下。
他体弱多病,这些年被天显养得很好,但吹久了风身子还是受不住。
“即便我这模样,也不能让你帮我?”
谢三郎道:“模样千千万,不能说明什么。”
文无突然笑出声。
“可你分明认出来了,也知道我的身份,不是吗?”
谢三郎不语。
文无这张脸太明显了,他从小在京城长大,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只是……
那又如何。
身份这种东西,不是嘴上说说就有的。
“何必呢?”谢三郎不答反问。
文无怒笑道:“我想问问凭什么。”
谢三郎不说话了,他深深地看了眼文无:“即便得到的答案是你不喜欢的,你也不后悔?”
“人活在这世上,若都不知道来这世上的目的,又何必苟延残喘?”
谢三郎眉角蹙起。
天显跟着接过话:“贫僧本来不想掺和这些俗事,奈何恩人恩情,罢了,少将军,你好好考虑几日,若可以便按照这个地址传信给贫僧。”
他递出一张信纸。
谢三郎扫过,眉梢扬起。
“你们要进京?”
天显应了声。
谢三郎道:“嗯,知道了。”
他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起往回走。
连那张信纸都没拿,就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他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文无盯着他的背影道:“我们找他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他看起来,并不想掺和此事。”
天显捋了捋和尚袈裟。
他冷冷地道:“找都找了,还犹豫这些做什么,走吧,进京。”
第321章 上元节
回到家,谢三郎并没有多待,而是去找了柳老。
柳老满腹狐疑。
“这么说起来,他还活着?”
谢三郎简明扼要地说给了柳老听。
看柳老的反应,心底猜测了些:“什么意思?”
“当年确实有个孩子出生,只不过流落在外,我们暗中派人找了三年,一无所获,后来又在另外一具孩童上的尸骨找到了块玉佩。”
柳老道:“我们都以为那个婴孩死了。”
“那他的身份无异了?”
柳老语重心长地道:“凭你对他样貌的肯定,估计没错了,只是不能全信,还得继续查,不能白高兴一场。”
谢三郎并不觉得这是喜事。
但人活着总比死了的好。
他应了声,将这件事交给柳老去查探,顺便又给阴凛传了封信,信上只字不提文无和天显。
只暗示阴凛去天显给的地址查探一番。
之后又交代阴凛照顾好程筠。
接下来的日子,谢三郎按部就班,带着弟妹,该去书院就去书院,该给别人家的孩子开蒙就开蒙。
偶尔还会画画挣点零碎钱。
……
进京城的时候,程筠将那个小乞丐也带上了。
小乞丐穿着程筠买的干净衣裳,脸上全是欣喜期待。
他以为这辈子都进不了京城。
哪知道转眼就上了程筠的马车,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安静点。”
程筠交代了声,小乞丐坐在外面的车辕上,驾马而行。
“好的东家!”
“还要多久能到京城?”程筠毕竟没有去过,只知道大概的路程,具体时辰还得靠柳慧娴辨认。
柳慧娴手里捧着暖炉,朝外面看了看:“应该还要半个多月。”
“那等我们到的时候岂不是二月中旬?”
“应该差不多。”
茱萸跟小乞丐都坐在马车外,听见这话,小声道:“小姐、程娘子,马上就要进丹城了,据说里面办了上元节灯会,我们要看看吗?”
灯会很是热闹,再加上是上元节。
许多年轻男女都会出门。
到时候一人一个灯笼提着,别提有多好看了,偶尔还有一些男女在这日定情呢。
茱萸年纪还小,自然喜欢热闹。
小乞丐没见过世面,也挺想看看的。
“不看了吧。”柳慧娴眼神之中闪过羡慕,这还是她病好之后第一次过上元节。
往年都是在家和汤药过。
程筠听出几人语气里的期待:“我们到丹城反正要休整一晚上,届时去看看也不会耽误行程。”
晚上不能赶路,去看看也没什么关系。
主要是早起早睡,不耽误第二日行程就好。
“好。”柳慧娴有些激动。
当夜,几人在客栈留宿,收拾妥当就去参加了灯会。
程筠陪在柳慧娴身边,心中倒是惦记着丹阳郡主的事,也不知道丹阳郡主,她现在如何了。
“筠娘,你看看这个灯笼如何?”
“兔子,挺可爱。”程筠拉回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