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那日,病秧子相公他醒了(435)
谢三郎道:“静观其变。”
“不用提个醒?”
“他们知道。”谢三郎看向程筠,温和无比,“先吃饭,肯定饿了吧?”
“嗯!”
程筠重重地点头。
容婶带着人很快就将饭菜送了过来,满桌子都是好酒好菜。
看得人食欲大增。
程筠也不客气,吃的时候还会夸赞容婶的厨艺变好了。
满桌子菜都被吃完后,程筠洗了脸就去休息。
半夜,她察觉到有人在她旁边拉扯。
程筠瞬间睁开了眼,与谢三郎大眼瞪小眼:“相公,你想干什么?”
谢三郎给她拉了拉被单。
“怕你冷。”
程筠摇头道:“还好,再说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冷了会自己盖被子,我看你是有企图吧?”
谢三郎似笑非笑。
用手轻轻地点了她的鼻尖。
“你是我娘子,有企图不是很正常的?”
程筠掀开被子,在旁边拍了拍道:“那你还不赶紧上来,站着可冷了。”
眼瞅着谢三郎不动,她一把就将人拉了下来。
两人很快就躺在了一块,盖了一床被子。
谢三郎哭笑不得:“娘子,京城可好玩?”
“比镇上玩的东西多,也热闹。”
“喜欢吗?”
“还行。”程筠转身,盯着他,用脚趾头去点他的大腿,“不过没有你在,我觉得差了点味道,下次我们一起去京城。”
谢三郎将人搂紧。
“快了。”
程筠依偎进他的怀中,想到了谢时堰的那封信。
“信看了吗?”
“看了。”谢三郎沉默了会,略带了些无奈,“他还是如小时候那般天真,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都没成长,日后荣国公府还得靠他,可该怎么办啊。”
程筠用手捂住他的唇。
冰凉凉的。
可她指尖却很温暖。
“相公,若你不放心其实可以回去的。”
“放下了,早就放下了。”谢三郎将脑袋埋入她的脖间,“我只是担心他应付不过来罢了。”
老国公那般严肃,谢时堰从来就没在他身边留宿过。
倘若真要让谢时堰接下来这个担子。
老国公肯定不会轻拿轻放。
谢时堰要经历一番魔鬼训练才能登上那个位置。
“没什么好担心的。”程筠开口说话,“他比你想象中的要聪明,你这般优秀,他是你同胞弟弟,又能差到哪里去?”
闻言,谢时堰轻轻地笑了笑。
长夜漫漫。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等再醒过来时候,又是一个大晴天。
……
四月份,程筠开始教导村民们种红薯。
除去溪水村,隔壁几个村都听说了这回事,都过来找母种。
程筠没有吝啬。
一律贱卖。
最后还是挣了百来两银子。
程筠垂下眸子道:“这些银子留着给珺宝当嫁妆,还有昭宝娶媳妇用。”
珺宝道:“嫂嫂,我不嫁人!”
昭宝羞红了耳朵,写了几个字。
“我也不娶媳妇。”
程筠看了看,认真道:“这个时候说了不算,等以后再说,东西还是要备着,娶不娶嫁不嫁要看你们以后怎么想。”
她是个开明的家长,可不弄强买强卖那套。
第362章 福气
一晃眼,作坊都进入了开工期。
程筠给自己钱庄存了好些钱,每次看到那些金额,程筠自己都想笑。
不过这是她准备去京城的家业,不能乱花。
好在孟长嘉和丹阳郡主也在三个月后写了封信过来,告诉她京城店铺有着落了。
程筠二话不说,就让丹阳郡主留下店面。
然后让丹阳郡主按照她留下来的图纸装修。
再请了好些个漂亮娘子们去宣传,孟长嘉和丹阳郡主说,京城店铺每天客流量大得离谱。
都超过了接待范围。
程筠回了一封信过去说,这只是开始,一开始大家图新鲜都这样,再过段时间就不会这般了。
要想日日夜夜如此,只能每日研制新的东西。
还让两人好生招待顾客。
丹阳郡主保证了态度,再加上有大长公主在,表明不会让店铺荒废。
程筠很满意。
和柳慧娴继续盯着双水镇的作坊。
不出所料,宿舍楼都已经住满了。
伙计们尝到了甜头很多人都不肯走,准备在这里扎根,县令当然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百姓又有钱赚,这种好事他怎么会不要。
“还是县主有远见,不然哪里有现在这种场景。”
县令恭维了句。
程筠道:“要不是大人你支持,我也施展不了自己的拳脚,你我二人缺一不可。”
县令被拍了马屁,心情愉快。
“还是县主功劳大,我只不过是在旁边帮了一点点小忙罢了。”
程筠笑了笑,又给县令送了一点礼。
县令将东西拿着,只觉得沉甸甸的,连忙道:“县主放心,我肯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带着这些百姓们活得更好。”
“不忘初心。”程筠落下四个字,回了家。
眼看着乡试日期越来越近,谢三郎都开始住在书院里了。
程筠没有异议,得了空就过去送吃的。
反正她现在除了研制新东西就没有别的事了。
只是令程筠没想到的却是,乡试前几日,去溪水村的路居然滑坡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好几个村民被压在了石头下。
程筠带着人赶过去的时候,场景很是惨烈。
很多人都在哭。
程筠看得只觉得心酸,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