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公式(175)
而那面墙上,贴着自己的照片。
“高总放着现成的真人不看,在这儿看照片?”
高湛回头时,正好瞥见不远处的钟卉迟,双眸噙着笑,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高湛几步走近她身边,将女孩揽入怀中。
“行啊,那我好好看看真人。”
说罢,他双手捧起她的脸颊,好整以暇地打量一番。
只见他眉梢轻扬,悠悠然道:“嗯,确实比照片美。”
钟卉迟无奈一笑,拉住他的手,“走吧,肚子都饿了。”
下一秒,男人也紧握住她,十指紧扣。
“好,带你吃好吃的。”
漫步在校园内,像是有一种重返青春的感觉。
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边的落霞四散,漾着粉紫色的云朵。
好像几年前,他们也是如现在般,在校园内牵手漫步。
有人说,人是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的。
就好像此刻,他们深知青春一去不复返,但那种青春时期的美好悸动其实还隐匿心间。
那种感觉仍旧炽热,但还是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高湛记得钟卉迟那时候爱看些书,诗词歌赋,小说散文都爱。
在操场的草坪坐着晒太阳时,女孩的手里往往都抱本书。
他也偶然看过学校图书馆里钟卉迟借书的清单。
也会像个可笑幼稚的追随者,跟着那张清单去借阅她曾阅读过的书。
他读不懂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华丽辞藻,也没太深刻体会史铁生笔下关于苦难中衍生的乐观与自我调侃。
分手前钟卉迟在他那落下的一本书,叫做《布鲁克林有棵树》。
在她离开后,这本书被他翻阅了无数遍,在阴雨天,在失眠夜。
他试图去感受钟卉迟当时读这本书时的心境。
书里的女主人公弗兰茜鲜活坚韧,在逆境中也仍持有勇敢坚强的生活信念。
书签横亘在最末尾几页,他又在想,钟卉迟会不会也很遗憾,遗憾没有将这最后几页看完。
但更多时候,他想,遗憾的应该不止是没看到书的结局。
牵手走出C大时,钟卉迟突然又想到了被高湛买下店面的那家面馆。
她笑着说:“高湛,我想吃面了。”
男人紧握着她的手,“好啊,带你去。”
夕阳西下,二人的背景隐于日落的余晖之中。
像极了几年前在C大,某个无所事事的傍晚。
当时只道是寻常。
第136章 “迟迟,你愿意嫁给我吗?”
钟卉迟的生日在8月3日,正值酷暑。
幸运的是正好赶上了周末。
大学时期那场被钟庭舒调侃为“老太太80大寿”的生日宴会,是高湛陪她过的第一个生日。
他送的Eason的亲签到现在还摆在她家里收藏着。
生日前一星期,陈可心联系过钟卉迟。
当初如果不是钟卉迟勇敢站出来揭发陈杨的恶劣行径,还为她介绍了一份新工作,她大概是不会有今天的。
一个涉世未深,没有背景的女孩,勤勤恳恳,努力地走到了如今。
钟卉迟与她而言,像是一种救赎,将她从昏暗的深渊拽进一片光明之中。
这一次约见钟卉迟,一是叙旧,二是借此机会告别。
当初因为钟卉迟的关系,陈可心顺利进入新华报刊任职,在岗期间努力认真,最近升职了。
即将去港城总部担任副主编。
帝都虽不是她的家乡,但她在这儿上学,工作,也已经有许多年份了。
总归是有种特殊的感情的。
她在这儿的朋友其实并不多,离开帝都之前,最想见的还是钟卉迟。
她们约定在电视台楼下的一家咖啡馆见面。
钟卉迟趁着午休时间赴约。
陈可心为她点了一杯焦糖玛奇朵。
“迟迟,我记得你以前爱喝这个。”
钟卉迟笑着道谢:“嗯,谢谢。”
其实当初二人一起离职后,多少还是有些联系的。
偶尔聊聊彼此的工作,偶尔谈谈近况。
只是后来陈可心一直在帝都工作,而钟卉迟则是去了南城。
两人其实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陈可心将她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逢年过节便想着给她寄礼物。
有时候她妈妈从老家寄来的特产,也会想着给钟卉迟捎上一份。
钟卉迟觉得当初那件事没必要一直记到现在,更何况她私心还是希望陈可心能够忘记那些难过的经历,重新开始。
钟卉迟抿了口咖啡,说道:“可心,恭喜你呀,终于升职啦。”
“以后我去港城,一定来找你玩。”
陈可心笑着应下,“还是想说谢谢你,没有你的话,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钟卉迟打断她,“好啦别说这种见外话了,就祝你事业一帆风顺吧。”
陈可心离开帝都之前,在新华报刊的某一版面刊登了一篇文章。
文章大致讲述了她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到最后特别鸣谢了钟卉迟。
她给钟卉迟的祝福,留在了这篇文章的末尾。
——【那个曾救我于水深火热中的女孩,我祝愿你,祝愿你自由的灵魂永远不会遭遇世俗的盘查。】
时光往复,大家都在勇敢向前走,也会活得更恣意洒脱。
时隔多年,陈可心与钟卉迟都更加懂得一个道理。
所有的经历都有意义,无论好坏。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