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烟火靓汤(39)

作者: 七猫烟水一 阅读记录

所以,国宴菜的精髓也许并不在于绝密食材,也绝非样式的奢繁,功夫都藏在做法里了。

老火靓汤的人沉默了。

佛跳墙一出,谁与争锋?

“月初姐,咱们这道鱼尾巴,能行吗?”问话的是传菜员蚤蚤,在听了对方做的是佛跳墙后,他的声音就要被秋风吞没了。

吃鱼最忌讳鱼刺,而鱼尾是鱼刺最多的地方。

林月初不确信了,闷声道:“不叫鱼尾巴,叫烧划水,也是国宴菜呢。”

划水,在徽州方言里是鱼尾巴的代名词。这菜以道青鱼的尾部作为主料,鱼尾部是鱼身上最有力的一段,它好比鱼在水中行进时的舵和进推器,带领鱼儿向前游去。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国宴菜品,备受推崇。

“国宴菜和国宴菜,不可同日而语!”广府靓汤的人哈哈大笑。

“我本意是,大家在汤先生带领下,在这个美食快消的时代,拥抱传统美食,回归饮食真意呢。”林月初尴尬地一笑而过。

菜肴还未上桌,厨房里已经比过了一轮。在大家心中,佛跳墙稳胜。

只是到了来宾面前,得到的评价,又截然不同。

包继来幽幽叹了口气,“佛跳墙需要食材、巧手、时间、心思、经验缺一不可,一道菜至少要在火上熬上三天三夜。可惜啊,白白浪费了食材。”

换言之,广府靓汤做的佛跳墙,不地道,火候也不对。

“敢于挑战佛跳墙,我倒是觉得勇气可嘉。”程老看着包继来的失望,包靖江的沮丧,于心不忍,出口安慰。

毕竟食材珍贵,大家一人一筷子,也就吃光了。

鱼划水上来,大家都没怎么动筷子。鱼尾巴实在很难调动大家的热情。况且,大家也都基本吃饱了。

厨师们回到了厨房。

林月初阻止了准备做最后一道菜的火哥,在他耳畔说了几句话。

火哥吓得脸都青了,月初是真的敢想敢干呢。“月初,别的我都依你。可咱们的菜单已经递交上去了,现在改不地道。况且,我是真的觉得这道菜,太朴素太平凡了。”

林月初却很坚持,“把平凡做得不平凡,才是真的了不起啊。候哥,咱们俩一起来,时间不多了。”

十分钟之后,两家餐厅上最后一道菜。

广府靓汤上的是“虫草狮子头”。大家一看大荤的狮子头,拍拍肚皮,没人吃得下。

而林月初,端来了“开水白菜”。“这是我们最后一道,清心汤。”

来宾中一个美食评论员哈哈大笑,觉得很讽刺,“莫不是皇帝的新装,明明就是平平无奇的白菜汤。”

林月初仍是不慌不忙,“汤,是我们餐厅的最大特色。在此之前,大家已经尝过了酸辣乌鱼蛋汤,这款清心汤,秘诀在于汤底。把鸡汤熬得又红又透亮,鸡肉和渣都捞出来,煮的菜吃起来又清淡,味又浓。”

浓与淡本是矛盾的,但在这小小一碗里,完美融合。

评论员尝完后,真香了!

在他带领下,其他人也尝了,各个交口称赞。

“这道菜,为什么你们的菜单没有?临时更换了菜单吗?”程老的目光,从老火靓汤每个人脸上划过来,是考究也是质疑。

林月初往前站了一步,“是我,临时起意,没有按照既定的菜谱做。”

“为什么?”包继来追问。

第34章 物至极则反,开水白菜的胜利

林月初正准备开口,跟在齐盈后面的森森,看见了自己妈妈。他咯啰啰跑过来,抱住了林月初大腿。

“森森,森森?”齐盈给孩子使眼色,压低声音喊,可森森眼中只有妈妈。

大家都观感又不同,小团子穿着蓝色卫衣,一双大眼睛像秋日的葡萄,生得粉妆玉琢,可爱的要犯规。

汤逊朝着林月初示意,不必尴尬,宴席已经接近尾声了,可以说圆满成功。

“这是……你的孩子吗?”程老问。

林月初牵着孩子小手,不太自然地应了声是。

“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孩子,挺不容易的。”程老露出慈祥的笑容,给予这位能干的母亲,“你继续说,为什么是……白菜吧?”

这汤看起来,着实太简单了,乳白的汤汁,白菜,上面漂了两颗枸杞。

林月初平复了一下因为森森出现的慌乱,镇定道:“这是因为,广府靓汤的上一道菜,是佛跳墙——中华第一汤。大家已经尝过了至浓至鲜的汤,再吃其他东西,也必然是寡淡无味。配合我们的清心汤,正是由至浓到至淡。万物至极则反,千事至绝则盛,即使这道汤只用了最简单的白菜,但味蕾会记住。”

包继来与程老相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的讶异。她的厨艺或许不见得多高明,但对于万事万物之理,却如此通透。“程老,我记得你们药膳谱系里,最讲究什么阴阳平衡,生熟调和、新陈转换,这些东西最是艰涩生拗了。”

药食同源本就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比如,有些药物生的时候有剧毒,熟了反而可以化为食物大补;有些药物新鲜的时候,只是普通的植物,而陈年的就可以治病食用。

“这位夫人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还不知怎么称呼你呢?”

正如汤逊所说,吃食物从来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种情境,一种感觉。做人如做菜,需要的是匠心匠意。

“我姓林,大家都叫我月初。”

“我记住了。”程老说着,在最后的评分卷上,写下了分数。这个环节,老火靓汤又是高于广府靓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