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靓汤(90)
“咦,沈总、汤老板,你们这是在体验生活?”
汤逊看过去,来人正是老字号药房的常安,看他穿白大褂,还不太习惯。“常总,好巧啊,您怎么也在这儿?”
常安笑道,目光依然落在林月初身上,上一次的两仪四象太极锅,他印象太深刻,最后赠送的桃花酥,也令他心神荡漾许久。那是桃花啊,寓意太美好。
“是这样的,我们品牌和金色生态谷有合作的。这里面有一片地,划归我们做佰草保育基地,我今天正是来看新一批本草的。”
汤逊的大脑快速旋转,隐隐有什么东西要被抓住,他唤了林月初,“月初,过来歇一会。”
林月初自然听到了常安的话,她插好垄上最后一棵苗,小跑着过来,腿上还是沾了泥巴,但一双杏眼比任何时候都明亮。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视线和汤逊对了一眼。
“常总好,你们佰草基地要招聘保育员吗?你看我行吗?”
常安上下打量她,并不掩饰他的欣赏,而且是男人对女人的欣赏。“这个,你真的做不了,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常年住在实验室里,培育新本草。”
“兼职保育员可以不可以?比如一周一次。”汤逊补充说道,“当然,是不涉及商业秘密的非战略性本草,我们还可以为你们拍视频宣传,双赢。”
第77章 她确定要做二十四节气汤
这就是默契。
在常安出现的瞬间,汤逊想到了一点。
如果拍摄本草种植,肯定比插秧更具吸引力。他们去年还曾计划,等春暖花开时,去安果城药王谷和中草药园博园取景拍摄呢。
神农尝百草,几千年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天然带着一层滤镜和神秘面纱。
而且本草和林月初的汤羹,又具有最密切的关联。
林月初只是和汤逊对了一个眼色,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趁着太极锅的交情,果断提出试探性建议。
“常总,你们的佰草基地,欢迎外人参观吗?”林月初问。
有佳人相伴,即使是本草的枯燥研究,也变得有趣起来。常安很大方,“这,没什么,可以呀。但是到了里面不许拍照。”
“这是自然,未经允许我们不会擅自拍摄的。”
相比这些自然的丘田,老字号的佰草基地,基本都是大棚种植。
基地门口,林月初换上了鞋套,跟随着常安进入了内部。
大棚里温暖如春。
高达七八米的挑高,本草分成了一层又一层。而且,这里不光光是人工种植,还有机器人。
林月初看着那机械臂,给特定的本草浇水,不同层的本草,还会根据接受阳光的不同,调整它们的位置,以便均匀受光。
林月初大开眼界,脱口赞道:“想不到咱们国家的现代中草药业,这么发达了。”
常安却拧着眉,神色肃穆,“和其他国家的中草药转化成果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举个例子,我们一盒六味地黄丸,价格几十元不等,可在日韩那边,可以售到上千元。他们从我们这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成‘汉方药’,再高价卖给我们。”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而每一个从事中医药、中草药的人,责无旁贷。
“中草药的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分支也极多。比如养生药膳这一块。”汤逊望着高高的草药架,“这是我们接下来致力于深耕的,如果能和贵司有更多的深入合作,那可真是天作之合。”
养生药膳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不然中国的药膳师,不会那么少。
常安看向林月初,又想起当初的附子当归羊肉汤,和太极锅来,“你,考了药膳师资格证吗?”
“还没,我在和程老学习。”林月初利用业余时间,已经将程老在喜马拉雅的课程都听完了。
“那,等你考下来再说。”他们换了一个大棚,这回温度明显上升,且十分潮湿,“因为我们80%的本草采用温室大棚种植,所以有些本草的季节性规律被彻底改变。”
“这里面培育的是热带本草吗?”
“正是。”
几个人看过了几个大棚后,常安问:“这回,你还想应聘保育员吗?”
林月初点点头,脸上充满求知欲。“我刚刚看到几种日常做汤的本草,不知道你们这的本草能不能采摘,我现在食指大动,感觉能吃下一个大草垛了。”
这个比喻十分生动,汤逊和常安都忍不住大笑出来。
事实上,多数本草采摘后都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中药的。直接拿来做菜做汤的,少之又少。
“那你觉得那些可以用来做食物?”这是现场考校了。
六年煲了那么多汤,又和程老学了那么久,林月初自然不会轻易被考住。“我大学时,有个延边的同学,她从小就吃桔梗泡菜,每次回家还会给我们宿舍姐妹带一些来。我印象特别深刻,以至于后来自己也做过,很好吃。”
仿佛时光穿梭,林月初回到了大学时刻,她下意识舔了下嘴唇,舌尖似乎也染了桔梗泡菜的味道。
常安不是小气的人,“那你临走时,可以带一些桔梗走。”
“谢谢常总。那我恭敬不如从命。”
随后林月初提议,金色生态谷有一些民宿,可以自己做饭。左右林月初他们也还没吃中饭,大家可以一起。
常安很想知道,林月初还会给人带来哪些惊喜,便向汤逊打听,“你们中午要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