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棠春又顾(19)

作者: 清清红茶 阅读记录

她有什么好牵扯的,不过是做了件一个略带好意的无心之举,只是没想到结局会如此罢了。

她懒得解释,对于无理之人,解释再多也都是徒劳。

顾允恒没有再回首,径直离开了牢房。

这人倒是来去自由。

出了狱门,狱卒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前来:“世子殿下,要不要小的们再严加……”

话没说完,只见顾允恒一道犀利的目光落在几人身上,打断道:“不要动她分毫!”

说完,抚袖而去。

狱卒多少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对方既是北疆不羁的世子,又给予了几人足够多的银两,受些莫名的气倒也无妨了,只好哑着不再做声。拿钱办事,少管不问,狱卒对规矩还是懂得。

门外早有一辆马车等候。

顾允恒上车后,整个人靠在软垫坐榻上,一脸疲倦。

近卫点好香炉,看了看他的脸色,道:“殿下好好歇息,云姑娘会没事的。”

顾允恒用手捏了捏眉心:“我知道不会是她,只是不放心。”

近卫暗自思索了一下,道:“云姑娘是云将军的女儿,会不会是从云将军这边入的手?”

顾允恒撩起窗帘,向狱门的方向又望了一眼,坚定地说:“不是。”

第16章 我也认得你!

侍卫将一旁的云锦鹿绒毯轻盖在世子身上,于小几上的汝窑天青釉面江舟缠枝纹茶盅里斟上茶。

顾允恒摆摆手,示意想一个人静一静。

侍卫随即熄了烛火,出了马车。

车内香气轻绕,让人心静,顾允恒闭目养神,脑中盘旋着进京这几日的情景。

此次北玄王受咸平王之邀,研商改粟为芍之事,约于上元节后召见,但却因病不能行,自己便代表北玄王入京面圣。

因太子萧承禛二十岁生辰是正月初十,自己便于年后,一路快马加鞭,提前赶至京城。

虽然,自己从十岁后便离了京城,随父亲回到北疆,但太子与其年年书信,从未间断,见字如面,情谊竟从未减轻。

一别十年,再见面,朗朗少年都已是风华正茂,两人间却没有一丝陌生。

正月初十那日,宫中本是设了太子生辰午宴,但咸平帝常年只隐于丹房闭关修炼,并不外出,故而当日也依旧如往常一般,闭关于丹房。

太后历来与太子不和,也推故未来,只差人送来了贺礼。

所以,太子二十周的生辰大宴,也只有太子妃和除了瑾王之外的其他几位封了王的皇子,并朝中重臣一众出席。

顾允恒知道,太子自是对这场生辰宴并无多大欢喜,于是,便着了个空,带着太子悄悄出了宫。

两人于京城中轻装闲游,却不想,遭到暗卫追袭。

从那些暗卫的出手看来,并非是普通的侍卫,竟是一群死士。

他暗猜,这些死士便是太后派的人。

太后素来与太子不和,只偏疼从小就养在膝下的四皇子,瑾王萧承祉。

近年来,随着外戚日渐嚣涨,太后似已动了易储之心。

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暗杀,却又不像是太后的手段。

而且,其中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那日他在倩影阁中,分明还看见了受伤躲入的瑾王。

如果是太后派来的暗杀,为何会连瑾王一并伤害。

顾允恒用手按了按眉心,心中郁结得很。

才归京几日,已觉得朝中这些年早已面目全非,唯独太子依旧清风霁月,不谙世事。

可是,这赤子般的纯净又如何能在这虎狼之穴中安稳余生呢。

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

如今,咸平帝早就归隐丹房,表面上看似太子监国,实际却是太后垂帘,内阁掌政。

想到这些,顾允恒淡淡吐了口气,谐谑间透着无奈:萧承禛,你这个太子当的,真还不如我这个“风流”的北玄世子来的潇洒快活啊!

窗外只有马车轻轧着雪路发出辚辚的声音,白日里繁华的街道此刻已寂静无声。

窗外的风景还是当年的模样,但幼时的他们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顾允恒断了头绪,眼前却又浮现出萧承禛那张“哑巴”的小脸蛋,嘴角轻轻勾起。

太子萧承禛两岁时失语,自幼便没有伙伴。

后来,其生母齐妃诞下五皇子后薨逝,四皇子又被当时的皇后抚养,偌大的东宫却更显得他形单影孤。

顾允恒比他大一岁,自小便在宫中做太子伴读,两人朝夕相处,心照不宣,心意相通,其间情谊竟比亲兄弟还要亲。

虽然“哑巴”小太子什么都不会说,却极爱写字,以至于至今,顾允恒北玄王府中的书房中,太子当年的零碎墨宝以及后来的书信,满满当当地装了几大箱。

年幼的太子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是十岁那年的生辰宴了。

顾允恒犹记得,那一年的正月初十,恰逢立春之日,空中下着蒙蒙细雪。

他随太子赴宴,但一个时辰后便再也坐不住了。

他素来调皮胆大,眼见繁缛的程序皆已完毕,且雪已渐止,于是,偷偷带了乖巧的太子溜出了东宫。因为东宫墙外的另一边檐悬下,挂着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棱。

他让太子在底下等着,自己哧溜一下跃上墙头,哼哼哧哧打下许多的冰棱,一根比一根长,捧着满满的两手。

顾允恒正欢喜地要拿出给太子看,却发现,太子蹲在墙角,跟一个约莫六七岁穿着红袄的小女孩,在地上比划着什么。

那小女孩他从没有见过,似乎不是宫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