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冤种弟弟,在线捞兄(139)

作者:阿洙洙 阅读记录

当然,旁人看了也是白看,如今的苏辙虽年纪轻轻,却已经定了亲,定的正是当年那位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史家娘子。

若真说起来,苏辙对这门亲事并未有太大的感觉,甚至定亲之前的相看也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他深知自己一个胎穿者,一个活过一世的人不会像情窦初开的苏轼一般,对着自己的六嫂一见钟情,声名鹊起的他之所以答应与史小娘子成亲,皆因故去的苏老太爷与苏老太君恩爱了一辈子,如今苏家是

如日中天,史家却是一日不如一日,早在他几岁时,故去的苏老太爷就曾想要他娶史小娘子。

娶谁不是娶呢?

更何况,相看时,苏辙只觉得史小娘子也是进退有度,温文尔雅,便答应下这门亲事,更与史家长辈保证自己此生不会纳妾,终身爱护史小娘子。

史小娘子听闻这话感不感动苏辙不知道,但史无奈却是感动的不行。

说起来,眉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史无奈与这位史小娘子也是沾点亲的,一开口就道:“八郎,你知不知道,如今你们兄弟两人在眉州可谓出尽风头,就连我那娘子都念叨不停,直说我与你关系那样好,为何没要她妹妹抢占先机。”

说着,他更是拿胳膊肘撞了撞苏辙,低声道:“你不纳妾的话,到底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

苏辙扫了他一眼,俊秀的面容上满是郑重:“自然是真的。”

“史小娘子是个好姑娘,我哪有负她之理?”

史无奈盯着他看了又看,最后只惋惜道:“可惜啊,我若是女子就好了。”

“这样我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嫁给你!”

苏辙:……

他没好气道:“无奈哥哥,如今你都已娶妻生子,怎么还像是一点没长大似的?”

两人正如小时候那样亲亲热热说着话,任乳娘就掀了帘子道:“八少爷,该去用饭了……”

等着苏辙与史无奈一齐落座时,众人都已到场。

三房还如住在从前的院子,一家人围着圆桌坐下,并不显得逼仄,反倒十分热闹。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却没那样多的规矩,一顿饭将要吃完时,苏洵就心事重重道:“六郎,八郎,明年又是一年会试,不知道你们兄弟两人是如何想的?”

苏轼面上浮现出几分雀跃来。

两年前的那一场会试,他就已是跃跃欲试,只是无人赞成,直说他年纪太小,得多沉淀几年才行。

要知道两年前连程之才都中了进士,为此,程家在家中大摆三天流水宴,别提多风光:“爹爹,师傅和二伯他们都说我以我才学能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这话说完,他的目光就落在了苏辙面上。

纵然如今他已成亲,但与苏辙感情依旧,不管念书,游学,还是做学问,都是喜欢和苏辙一块。

不光是他,所有人的眼神都落于苏辙面上。

只见苏辙慢条斯理拿帕子擦了擦嘴,这才慢条斯理道:“既然六哥想要试一试,那我就与六哥一块吧。”

如今已至秋日,距离明年会试满打满算还有一年的时间,时间很是充裕。

苏洵见两子皆胸有成竹,不免甚是欣慰。

他不免想起当年自己胜券在握,却落榜一事,对着两子叮嘱道:“……三日之前,我收到你们二伯的来信,直说我们也好,还是郭夫子,张易简道长也好,都身居眉州已久,对汴京之事了解的并不清楚。”

“会试不比童试,乡试,其中艰难远非我们想想,你二伯建议我们即日就动身。”

“我们并非径直前去汴京,而是先去益州知府张方平张大人,你们二伯与他是有几分交情的,已为你们兄弟两人写了一封介绍信。”

“此人曾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等地长官,不仅学问出众,更对朝中风向很是了解,我想带着你们前去让他指点一二。”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中皆有期待。

他们虽身处眉州,与益州相隔甚远,但对这位上任不久的张方平张大人是有所耳闻。

一来是因此人政绩出众,得官家看重。

二来是因此人才学出众。

苏辙连声应是。

他等了多年,终于等到这一日,即便他不重名不重利,可一想到父子三人即将崭露头角,心里还是隐隐觉得有几分期待。

苏辙则跟在苏洵身侧问起何时动身,又该给张方平大人准备什么礼物之事。

倒是苏轼很快从喜悦中冷静下来,转身看向成亲三个月的妻子王弗。

谁知还未等他开口,王弗就道:“郎君可是担心我?你放心去吧,我无事的,我虽一介女流,却也知道会试是何等重要。”

“用八弟的话说,会试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不为过的。”

“如今有此机会能得张方平张大人指点,我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会阻拦?”

说着,她更是轻轻握住苏轼的手,柔声道:“夫君,你就放心去吧。”

“家中还有我在了,我会代你好生孝顺娘的。”

“你也不必怕我无聊,家中除了娘外,三个姐姐也时常回娘家的。”

苏轼听闻这话,忍不住将王弗搂在怀中,低声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苏辙与苏洵商议一番,定于五日之后出发,时间很是紧张。

他第一件事就是提上礼物去了史家。

纵然如今他与史小娘子不过定亲,婚事尚未定下,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