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鬼夫,屡破案件(78)
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就他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像一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时子辰还是一贯的作风,没有因为韩昭的质问而乱了阵脚,“这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我们也不能随便妄自下定论。”
韩昭不在想听解释,蹲下身子拿起在树下的背包背在身上,不给他们留一个眼神头也不回就走了。
所有的人都在阻止寻找真相,那么就让他自己去。
就算孤注一掷,哪怕一意孤行,也要追到底。
韩昭坚定了内心的选择,一个继续追寻真相,一步一步的踏下阶梯,崎岖的山路上来的时候气喘吁吁,下山格外轻松。
山风袭来阵阵清风吹的韩昭清凉,额头沁出的汗一扫净,树被压弯了枝干,野草吹的连天。
夜幕渐渐取代了原先的天空,夕阳带着最后的光辉落下了山,天空中的繁星闪烁,月光穿过云层打在赶路的韩昭身上。
他步伐迅速,想要逃离这个地方,太多的忧愁和悲伤弥漫在这座山头,往日的温情都不复存在。
被留下都只有永无止境的孤身一人。
纵使这般,韩昭也孑然一身,看到前方点点光芒,意识到这里有个歇脚的地方,赶了几个小时的路,总该落脚。
韩昭往前走,周围的野草长势飞快,似乎是有意想要拦住前进的人。
韩昭被这场景吓得后退一步,来不及思考是什么原因,一道空灵声音传开,“禁止外来人的闯入。”
禁止,他开始想,自己好像没有踩到什么东西,这东西为什么找上来了。
等等,韩昭突然想到了,不知是不是缘由,到达山下的时候近黄昏,遇到的村落俨然成为一片废墟。
枯萎的花草,烧焦的树木,到处都是焚烧的痕迹,原先的村落不复存在,似是恰好经历一场大火。
房屋坍塌的不成样子,韩昭不敢相信,前一天安居乐业的村庄,短短一天的时间内覆灭。
来不及伤感,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韩昭找了一处躲藏的地方蹲下,暗中观察。
“这个村庄有何神奇之处,烧毁作甚?”
另一个人拍了拍那人头,恨铁不成钢劈头盖脸一顿骂,“你忘了,我们的任务是阻止那个少年找到张意,这个村庄是张意落脚的地方,以防万一这些人说漏嘴。”
那人十分不解的反问,“我们都有把柄,害怕他们说些什么东西,还能翻了天不成。”
第六十八章 红衣案(二十五)
那人给了另一人眼神刀,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他,“你懂的未雨绸缪吗?”
谁都不敢保证任何人不会有说漏嘴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
一不做二不休的把所有人葬身在火海里,做法不妥当,但目的达到了。
有句话说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用在这里就恰好。
韩昭躲在角落里,这些话自然是一字不落的进入他的耳朵里,没想到这些人为了掩盖杨意的踪迹可以如此做。
如若许亦庄说的不错,杨意没有见过他,那来罗浮山究竟是为何?
这些人为何要掩护杨意,背后的势力多大的背景。
韩昭的内心开始动摇,作为平凡人或者是旁观者,无权干涉和参与,但现在经过了前几个的案子里。
其中的内在联系必定是找到真相关键。
如林北所说,他不是神,无法拯救到更多受苦难的人。
韩昭有些迷茫的抬起头,望向天空一抹晚霞,多漂亮璀璨的橙黄色,映人他的瞳孔里变成了囚禁心牢笼。
画地为牢,这是韩昭内心的恐惧,把自责压在自己身上,无疑是最软弱的部分。
情感就像无底洞吞噬着最为怜悯人的内心,鞭策着的感觉达到顶峰的时候,深处的心理防线随着崩塌。
很显然这是针对韩昭设计的。
捂住心口,不断跳动的心脏警示着痛楚,韩昭不受控制的瘫在地面,巨大的压力落在肩膀上。
都是因为他,这里的村民才会命丧在此,全村十几口的性命葬身在火海。
韩昭耳畔响起了不断斥责的声音,悲愤和指责霎那间蜂拥而至。
“都是你,害得我们全家丧命。”
“你们这些外来人,祸害。”
“滚出这里,不要在靠近这里。”
……...
谩骂的声音充斥韩昭的头脑身心,千万噬心的痛苦全部涌上心头,心口处永远平静不了。
韩昭眼眶通红,抬头间仿佛看到了当初捡到皮球的孩子,笑容灿烂依旧,丝毫没有指责的意味。
那孩子犹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的阴霾,微笑的拉起坐在地上韩昭的手说,“你可不能哭,都不是你错。”
韩昭鼻子一酸,再也忍不住的痛哭起来,哽咽看向那孩子,“如果不是我,你们就不会有灭门之灾,我对不起你们。”
不是他一意孤行,不是执着背后的真相来到这里,或许,或许一切的结局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无关,就算没有你,他们依旧不肯放过我,不要难过。”
那孩子无责怪的意味,身后走来熟悉的面孔是孩子的母亲,老妇人佝偻着背,笑容和煦的来到韩昭的身边,想要扶起他但触碰不到穿过。
无奈只好说:“小伙子,别有太大的压力,无关紧要。我们都未曾怪过你。”
韩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那颗囚禁的心的牢笼有了松动的痕迹。
说完,老妇人牵着小孩的手,往后的往前走。
韩昭回神发现,自己还是在原地,仿佛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