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132)
祝明卿一心惦记着她的能人,抵达客栈后不久便出来了。
陈农在乐县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在路上随便拽一个路人,便给祝明卿指出了方向。
于是一路走一路问,她来到了城东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宅院门前。
祝明卿整理了一下仪容和衣服,便上前敲门了。
来开门的是一个老者,看着面前素不相识的女子,他道:“你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祝明卿手里提着一袋大米和苹果,皆是仙府产出。
冒昧上门,总要拿出一些讨别人欢心的礼物。
其实她是想拿仙府产出来的种子的,但种子又看不出个一二三来,她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一时看不到效果,那不如直接拎一袋米粮上门。
“您叫我明卿就好,请问这是陈农贤人的家吗?我是听说陈贤人家有些高产粮种,便想过来购买……”
话还没说完,大门就被啪的一声关上了。
还好祝明卿反应快,才没被打到鼻子。
祝明卿呆住了!
这一句话都不说,就把她拒之门外了。
“哐哐哐……”
祝明卿不信邪地又敲了几下,那位老者又出来开门了,一看到是她,又要关门——
“诶,等等!”祝明卿连忙抵住大门,“这位老人家,我只是想买一些粮种,就算不让我进门,我在这里等你拿出来,总可以吧。”
老人脸色发黑,“放手!”
祝明卿摇头不放,一脸倔强:“我真的只是想买粮种,绝对没有其他意思。”
至于将老头拐去关城的事,等见到人之后再说喽。
“你……”老人气得不行,上一个来说买粮种的人,老爷心善卖给了对方。
可谁知对方是县令的人,那些人已经将注意打在了老爷身上。
若不是老爷这次生病十分严重,恐怕还不会被放回来。
现在又来一个登门买粮种的人,就算对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老爷如今可经不起再折腾了。
老人不管不顾就想直接关门,祝明卿又不能真的用力,万一把人伤到,粮种买不到,她从哪里去找第二个陈农?
那仙府修复就真的无望了。
“祝丫头?”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又熟悉的声音再身后响起。
门口对峙的两人动作停了下来。
祝明卿转身一看,惊喜道:“华大夫!你怎么会在乐县?”
来人竟是当日在小山村一别之后再也没见过的华老头儿。
他刚才只是看着背影有些像印象中的祝明卿,没想到还真是她。
提着一些药材上前,他笑呵呵抚了抚胡须:“祝丫头,你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他边说边走上台阶,和开门的老人打了个招呼。
见此,祝明卿就明白他们一定是认识了,那就好说了。
她失落道:“我们刚到乐县,明日才会赶路,我是听说乐县有以为陈农贤人,特来拜访,谁知……”
边说边不经意看了那老人一眼,仿佛受到惊吓,往旁边躲了躲,完全不符方才那副倔强模样。
老人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瞪圆了。
无耻!
刚才是谁一副不买到粮种誓不罢休的气势!
第114章 祝明卿拿出稀缺药材
华大夫看着仿佛不对付的两人,无奈摇了摇头,然后看向老人:“老鹤,这个丫头是我认识之人,她的为人你放心,不会对你家老爷怎样的。”
听到这话,跟在身后的祝明卿,心虚地低下了头。
叫老鹤的老人是陈家仆人,在陈农幼时便陪在他身边,算是亦仆亦友的存在,自然也和华大夫是老相识。
他瞪了祝明卿一眼,然后才侧身让开门:“既然是华大夫友人,那刚才是我唐突了,两位请进吧。”
祝明卿一踏进这座府邸,便深觉不愧是农学大家。
除了中间一条青石板路,两旁的土地上全部种满了小麦和其他作物,但因为近来天气的原因,大多被淹死了,但也有一些已经收割,想来是保住了一些。
来到正厅后,华老头让祝明卿现在这里等候片刻,他去给陈农煎药。
生病了?
祝明卿一惊。
不会就是死在这个时间节点了吧。
不行不行,这可是她看上的能人,可不能轻易没了。
她立刻站了起来:“我也帮忙。”
华老头也是收到了师妹来信,得知陈农生了重病,才赶来乐县不过一天。
今日出门,就是去抓药的,但不知为何,整个县城竟然都没有斑叶黄这种药材。
只能先用其他药材替代一二了。
趁着华老头整理药材的功夫,祝明卿掀开一点盖子,放了些仙府溪水进去。
陈农住的屋子门窗紧闭,一打开房门,沉闷难闻又夹杂着浓浓的药味扑面而来。
祝明卿皱了皱眉,再次带上了自己前两日抽空做的口罩,跟着一起进去了。
同时他还给了华老头一个。
华老头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小心些总是没错。”
祝明卿看着床上半昏迷状态的老者,明明不过五十左右的年纪,可却没有华大夫看上去精神。
周身弥漫着一股死气,整个人看上去也没有多少求生欲。
而接下来华老头又给他擦了擦脖颈处的汗渍,一道伤疤一闪而过。
祝明卿确定自己没看错。
心中确定,看来这场病,生的并不简单啊。
华老头正给陈农整理着衣服,忽然感觉到手里的手指轻微动了动,他抬头看去,只见对方眼皮微微动了动,睁开一条缝隙。
“小陈子,你可终于醒了。”华老头儿脸色一喜,然后又给他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再严重,就腿脚利索地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