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149)
能直接弄死骆家吗。
周先生立刻解释:“不是,二爷不要误会,此事老爷并不想让二爷担忧,所以才派我……”
梁宗武呵笑:“是吗,周先生说的话,恐怕连你自己都不信吧?如果真不想让我插手,那桓玉为何给我写信,你又为何让我一定要在真定解决掉骆家人?!”
周先生:……
“无话可说了?”梁宗武冷声道:“既然不信我,那你们倒是将事情办成啊,如今还要我来给那小子擦屁股?!”
一个县令,说大不大,但也不是想舍弃就能舍弃的!
还有那骆家,是不是太神奇了点。
怎么都整不死,难道真是有老天保佑?
周先生此时也是颇有同感,骆家确实邪门,要不就再等等,反正他们也快到关城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而半月后,收到周先生消息的梁桓玉,一用力,捏碎了手中的茶杯。
“少爷。”小厮吓坏了,想立刻喊人。
梁桓玉冷冷道:“下去。”
“可是少爷的手……”
“滚!”梁桓玉突然厉声道。
小厮不敢再多话,立刻离开了正厅。
半晌后,一阵脚步声再次响起,正闭目想事的梁桓玉怒声道:“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
“桓玉!”一道慈爱的声音突然响起,梁桓玉猛地睁眼,起身道:“祖父。”
梁中令笑呵呵走上前,“什么人惹到我孙儿了,说出来祖父替你解决。”
梁桓玉踟蹰,还是将周先生的信递了过去,难受道:“难道那骆淮就是天定之人吗,否则为何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出手,他都能平安躲过?”
看完来信,梁中令浑浊的眼内闪过一道厉光,一抬头,又变成了那副慈善可亲的长辈模样:“你就是为了此事愤怒?”
“我……”梁桓玉知道祖父不想让他将太过目光放在骆家身上,可那个梦是如此真实,他怎么可能不在意。
“古之立大事者,必有超世之才。”梁中令脸上笑着,但眼睛里却没有一丝笑意,“何意?”
梁桓玉抿唇,半晌后答道:“祖父,我知道错了。”
第129章 第三次修复条件
闻言,梁中令眼中才露出一丝真切的笑容:“明白就好,骆家已无翻身之地,你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切忌目光短浅。”
“孙儿明白。”
梁桓玉嘴上说着明白,但骆家却仿佛一个魔咒,深深刻在他心里,念念不忘,却又无可奈何。
……
时间返回现在,乐县城北。
“你们看,好像有人过来了。”
“咦,我认识,那是回春堂的大夫啊。”
城北的百姓纷纷躲在自家大门口,看着源源不断走过来的人们,都是县城药铺大夫们。
在他们身后,还有不少士兵,手里都抬着东西。
几辆马车停在大路中间,这些人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起锅,烧火,分发药材,水开后下药……
等时间差不多后,士兵们又开始家家户户通知,如果家里有卧病在场的病人,一定要及时抬出来。
县令大人心善,已经安排了大夫,药材也都准备妥当。
这次疫症并不严重,只要听从大人安排,过几天时间就能恢复正常了。
本以为这么一说,这些人都会叩首称谢,哪知——
直接被拒之门外。
整条街上都是空荡荡,没有一个百姓出来。
“什么情况?”华老头纳闷。
其他大夫低着头不吭声,他们心知,县太爷这次的做法是真的过分了!
士兵们又纷纷上前敲大门,最后有百姓不耐烦了,直接吼道:“滚开!你们都恨不得我们死,还好心送汤药给我们?!”
别是给他们下毒,想让他们都死了吧。
呸!
要说他们相信谁,那只有当初客栈的那些个官差,当初有病重的老人,就是喝了他们的药后好转的。
华老头听到这话,转身就走了。
其他大夫面面相觑,深深叹了口气。
当初他们是想过来查看病情的,可县令大人有令,他们也不敢私自行动。
如今才导致了这个局面。
能怪谁?!
以后真是没脸见这些老百姓喽!
“祝丫头,粉桃丫头呢?”华大夫刚一进客栈,就开始四处喊人。
祝明卿听到喊声,这才放下怀中的小娃娃,和粉桃一起下楼。
俩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华大夫一把抓住,“边走边说。”
路上,两人也才知道发生了何事。
虽然觉得这些百姓不信官府,反而信她们这些来路不明的人,想想有些不可思议,但又觉得情理之中。
俩人就在旁边帮忙,需要她们熬药的时候,就熬药,需要送药的时候,两人就挨家挨户敲门。
为了早日缓解病情,早日离开这鬼地方,梁河也带着官差们过来了。
见到了熟面孔,百姓们才放松了警惕,又听他们再三保证药没问题,看着士兵亲口喝下,才将家里的病人带出来。
接下来,在周世子的一力支持下,乐县县令只能眼睁睁看着梁太守的计划被破坏。
纵然他有心支持梁太守,却无力啊。
给梁太守的信中,他痛哭流涕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周世子非要那么做,他也是没办法,但请大人放心,以后再有其他人,他也定会全力支持。
总之就是一个核心思想:事没办成,但不赖我!
时间渐渐过去,乐县生病的人数也在一天天好转,大概在第四天时,几乎所有人都加入进来,汤药也在飞速消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