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151)
梁河抿唇,胸有成竹:“他不敢!”
没了疫病借口,再敢阻拦他们上路,那就是藐视皇命。
虽然今天也能以这个理由出城,但他可不想和那县令再扯皮,毕竟县官不如现管!
……
黄昏时分,祝明卿正和几个孩子讨论小孙女儿的名字,粉桃便推门而进,说了个不好的消息。
乐县县令死了!
“恩?”祝明卿还以为听错了,“真死了?”
粉桃认真点头。
祝明卿神色一怔,嘱咐吴芸芸好好休息,然后和粉桃来了屋外。
她问:“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
“我听外面百姓说的。”粉桃说道,“不过骆天去打听消息了,应该快回来了。”
果然没一会儿,小骆天就急匆匆跑进来,将刚才在县衙门口看到和听到的一幕说了出来。
原来,在梁河和富贵两个人离开县衙没多久,乐县县令便死了。
而且是死在了一个小巷子里,周围有侍卫的尸体,也有普通百姓的尸体。
现在流传的小道消息是:有百姓的家人因为疫病去世,而县令之前毫无作为,怀恨在心,所以趁他外出时,便行暗杀之事。
如此荒诞的死因,还当真有不少人信了。
祝明卿扯了扯嘴角,这一听就是有人编造的。
还百姓暗杀?
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胆量,这杀一县之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就说县令踪迹,还有那些个侍卫。
就不是普通百姓能应付的。
恐怕又是那个背后之人——梁太守的手笔。
就是想不透的是,拉拢一个县令,虽然不难,但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
这乐县县令留着,可是利大于弊。
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呢。?
很快,祝明卿这个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第二日,乐县县城大门,在县丞的命令下,已经正常通行。
祝明卿等人刚刚走出城门,就看到了停在不远处的一辆马车,身旁还有数十个侍卫。
富贵笑着走了过来,对梁河道:“梁大人,世子爷吩咐,您日后若是去幽州府城的话,别忘了告知我家世子,到时再和您把酒言欢。”
梁河目光落在对方身后的那辆马车上,一张瘦削的脸透过车帘也看了过来,对他微微颔首。
梁河也点头致意,然后才对富贵道:“若有机会,梁某定当赴约。”
富贵又来到祝明卿身边,拿出一袋沉甸甸的银子:“夫人,还有这位粉桃姑娘,这是我家世子的谢意,以后在幽州如果遇到困难,也可来府城怀亲王府,到时只要报我富贵的名字就好。”
祝明卿缓缓一笑,然后示意粉桃接下。
正事办完,富贵又和梁河聊了几句,什么“算那个狗官死得快”、“我早已给王爷去信”、“不然等圣上的旨意下来,想死可没那么容易”之类的话,然后便告辞离去了。
祝明卿这才了然。
梁家这又是在弃车保帅。
要是活着,万一受不住再把梁家卖了,那又是再给梁家结仇了。
可她不知,这乐县县令,早就将梁家卖给了怀亲王。
而此时的怀亲王也给梁家记下了重重的一笔。
……
关城通判府。
十余辆马车停在府邸门口,王夫人并两个孩子下了马车,看着年轻斑驳的墙面,还有不远处墙角隐约可见的蛛丝网,嘴角抽了抽。
王通判,也就是曾经的王县令,笑着从台阶上走下来:“夫人一路奔波,辛苦了,我已安排好房间,快回家歇息吧。”
第131章 被卖花人盯上?
王夫人四周环顾一圈,地广人稀,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要不是知道这是通判府,还以为是没人住的废弃宅院。
看来,以后有的忙了。
她叹道:“走吧。”
“等等。”王通判往后面瞧了瞧,“老二一家呢?”
王夫人还没说话,王乐萱就翻了个白眼,“别提他们了,一会儿睡得不舒服,一会儿闲马车颠得慌,如今在府城玩儿得开心呢。”
王夫人瞪了女儿一眼,让她说话注意些,然后才告诉丈夫,弟妹和侄女儿一路疲惫在府城稍事歇息,弟妹娘家人会去接二弟一家过来,而且有母亲看着,不会出事的。
闻言,王县令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这个二弟一家,最爱贪乐享受,肯定是嫌累了。
“对了,祝夫人一家不是也来关城了,她们到了吗?”王夫人想到什么又问。
听到祝这个姓,王乐萱眼睛一亮,王钦也好奇地看过来。
王通判笑呵呵道:“不急,走,咱们先回家,我再和你们慢慢说。”
……
晨光熹微,树叶沙沙作响,看着后面的大部队,梁河再一次叹气。
当初这些人好多都说会在乐县留下来,可结果被那所谓的疫病吓到了,然后现在陈农一家人也被她拐了过来。
也就有了如今的局面,后面有近五百的流民,这些人说了,陈农在哪里停下,他们就在哪里生活。
作为始作俑者的祝明卿,摸了摸鼻子,什么也没敢说。
不过,从另一方想,祝明卿觉得这些人跟去关城也不错。
起码关城人口不多,要是这些人真迁居过去,那不管是对官府,还是对市场,都是利大于弊啊。
从乐县顺利离开后,队伍的整体气氛都不高,一个个都比较蔫。
尤其是二房,因为宋氏的去世,几个孩子也都十分安静,但骆文鸿反而往骆老王爷身边跑得更勤了,老三骆文涛也不甘示弱,二人吵吵闹闹,也算是路上唯一的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