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344)
七伯面色涨红:“不……我不能要!”
大柱直接将钱塞到对方手中:“先拿着,有机会了再还我也不迟!”
七伯眼睛通红:“我对不知你和小柱!”
早知今日,当初就不应该带村民们离开!
现在自己根本没有颜面再活下去。
要是一个月前,大柱见了七伯,说不定还会忿忿不平。
但也正是因为对方一走了之,自己和小柱才有了现在安稳的生活,还能识字学习!
再者,七伯也将自己和小柱安全带到了关城。
以前的事都已经发生,又何必再纠缠不休?
“七伯,我还要做工,就不多留你了。”大柱说道。
七伯连忙点头,转身走了几步,又扭头看过来,表情欲言又止。
“七伯,还有事?”
七伯连忙摇头:“没……没事!”
听说现在糖厂的工作可是十分紧缺,他冒然开口,也是大柱为难。
“你带着小柱好好上工!”他嘱咐道。
大柱看着七伯走远后,本想进厂继续做工,但想了想还是跟了上去。
关城救济所内。
不少流民都围挤在这里,有些孩子躺在父母怀里,房间点着火堆,就算不暖和,但起码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关城知府还组织了富户施粥。
日子还算能凑合活下去。
大成找到这里的管事,询问救济所这段时间的情况。
可能是关城收留流民的消息传了出去,每日都有不少人抵达。
现在救济所内就有将近二百余人。
“我听说官府给这些人规划的去处,不知管事可清楚?”大柱问道。
救济所管事瞅了他一眼:“消息还挺灵通!”
大成嘿嘿一笑:“这位管事,我是在明家糖厂做工的百姓,这里有我同乡亲人,就想多打听些。”
管事直接道:“过两日就会有消息了,现在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些人总不能一直白白养着,官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大柱连连点头:“是,您说得对!”
只要知道有希望,他这颗心就放下来。
不然自己和小柱在糖厂生活无虞,这些沾亲带故之人却在外面受苦,总归心里不是滋味。
接下来的日子,关城流民日益增加。
就这件事,王知府已经找过祝明卿多次了。
最终决定在关城郊外三里地的方向,划出一片区域,建造房屋。
只有想留在关城,这些房租可以免费借给他们居住三年,但三年后每户根据房屋大小需要上交不定量的银子。
同时也可以开荒,开荒的粮种官府也会提供,且三年内不会收取任何税钱!
这消息一出来,救济所的流民都纷纷出动了,立刻到处打探消息真伪。
后面再得知,糖厂还会扩大,棉厂也会招工,一些商议后就决定不走了。
半月时间过去。
王知府看着手中的人口统计册子,眉头微蹙,深深叹了口气。
“祝夫人,这人是留下了,现在人口可是已经达到五千人了!后面如何养活这些人,还要多多靠你了!”
祝明卿淡笑:“王知府尽管放心,我承诺过的事情,绝不会失言!”
王知府也道:“白糖的生意,本官也已经和周边几个城镇通过气,夫人的生意想必也会更上一层楼!”
祝明卿眉色露出一丝温和笑意,又留下一些珍奇玩物,才带人离开!
王夫人进来时,就看到自家老爷在唉声叹气,手中还把玩着一颗核桃玉雕。
“这是怎么了?”不应该和祝妹妹谈得很愉快吗,现在关城人口上来了,收入也在逐渐增加,按照祝妹妹的说法,只有再刺激消费,让金银流通起来。
关城很快就能大变样!
王夫人每次听到对方描述关城未来的模样,心中都不由期待万分!
王知府幽幽道:“咱们是彻底和骆家在一条船上了!”
王夫人撇了他一眼:“怎么,也不想想你现在的位置是如何得来的?”
王知府立刻赔小心:“我知道,这是怕骆家再有个万一,母亲和你还有孩子被连累吗。”
王夫人拧了他手臂细肉一下:“你小瞧人了!”
王知府疼得嗷嗷叫:“是是是!我以后再也不提了,还不成嘛!”
第302章 何家出事
就在关城人口快速增加的时候,万老爷也来到了关城,提货。
仓库大开,看着一袋袋堆叠整齐的麻袋,他打开其中一个验货。
嘴角咧开一抹笑容。
“万老爷,时间虽然耽搁了几日,但这里有四十万斤白糖,若你都能买下,那还按我们说好的价格。若你只要三十万斤,剩下的我便派人处理!”
万老爷忙道:“都要,我都要!”
别说四十万斤,就是四百万斤他都能买下。
祝明卿点头:“好,这是仓库钥匙,如果直接从关城运往塞外,还能节省一天时间!”
万老爷高兴:“我早就准备好了,等货物装满,明日一早就出发!”
祝明卿眉头微挑:“那本夫人就祝万老爷一路顺风!”
第二日,长长的车队从关城北城门离开,走过蓟城,然后绕小路,直通塞北。
这条小路也只要这些来往塞外和南夏的商人知晓,而且也只能商人通行。
小路狭小,根本容不下大批量军队!
送走万老爷的第二日,祝明卿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接下来,只要等万老爷回来,同时购买大批量牛羊马等动作,安心等待关城发展即可。
等待的日子,祝明卿又组织了商队,领头人就是窦多多,主要在幽州地区来回走动,以运送白糖以及农庄的一些粮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