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411)
梁桓玉醒来后也知道了这个消息,神色晦暗不明:“先看看情况再说!”
如果明家识相,接受梁家和大皇子的拉拢,那自然一切好说。
若对方负隅顽抗,那就对不起了!
大皇子可比怀亲王府受重视多了!
“隔壁那位,已经带人走了!”
梁桓玉微微颔首:“明日再起程,不差这半日路程了!”
而距离府城还有一日路程的谈光仪,赶路的心情也极为迫切,这次,无论如何,用什么手段,他都要带卿卿离开!
哪怕她会怨恨自己,也不想留她一人支撑偌大的骆家,耗尽心血。
……
清晨的关城,早在太阳倾泻下一丝亮光时就活了起来。
早市一条街就围绕着第一家华飨楼开了起来,如今周围已有数十家早餐铺子。
有些是根据华飨楼的美食延伸出来的,有些则是复刻了华飨楼的美食。
对此祝明卿也没想阻拦,泱泱华夏美食无数,这都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对象只是一些谋生的普通百姓。
她还巴不得让地摊经济更活泛些了。
只要老百姓手里有余钱了,整个关城的经济情况才会更好,随之而来就是教育程度。
相信再过三五年,关城一定大变样。
对于地地道道的关城百姓而言,如今的生活已是不敢想,他们很满足,也不希望有人破坏,都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
林老爷本来还挺困的,但一看到这幅市井人家的烟火气,顿时精神了。
别看林家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富贵无忧。
但林老爷有个毛病,最爱和底层老百姓打交道,这也是为何对方生意做得好的原因了。
在扬州,这种场景自然不少见。
他每次都会赶早去早市里逛一逛,在熟悉的铺子上吃点早膳,再和一些摊贩交流一二,一上午的时间差不多也就用掉了。
林家人不知道老爷为何那般喜欢与底层人打交道,但林老爷却清楚地明白,这个世道终究是普通人占了大头。
就算他大多生意都是针对富贵人家,但也从未放弃过中间和下层市场!
如今在一个狭窄的只有三两个人的铺子上,竟然从粥里喝到了甜味,而且不是粥香泛出来的那种甜。
他敢肯定,一定是加了饴糖。
“怎么样,好喝吧?”万老爷三两口喝完又要了一大碗,“这家铺子专门做粥,别看地方不大,但关城的老百姓可是十分爱来,咱们来的时间赶巧,等再晚点,几乎都排不上队!”
林老爷点头附和,低声道:“生意这么大,难怪有钱放饴糖了!”
闻言,万老爷顿时哈哈笑道:“林老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恩?”林老爷困惑。
万老爷笑着解释:“我之前不是同你说过,明家也做白糖,但因为白糖的出现,饴糖价格虽有下降但也不明显。”
“直到明家还建了一座饴糖厂,以前关城这边饴糖稀少,都是从南方运来,最便宜的时候都三四十文,高的时候能翻倍。但现在嘛,才直接降了一半,才十五文一斤!”
而且明家的饴糖铺子每天都会打折出售一些碾碎的饴糖,当然口味绝对没问题。
这家粥铺就是守着那些被碾碎的饴糖,虽然粥的价格高了些,但也有不放饴糖的粥能喝啊。
主要还是放料十足,一碗几乎就能让人管饱。
听到这番话,林老爷不禁叹了口气,明家人确实很会做生意。
无形中就加深了自己在关城的隐形地位。
“吃饱了吧,再带你去更地道的华飨楼看看,绝对还有想吃的。”
“啊,咱们昨日就吃的华飨楼,确实美味,但不看看其他地方?”林老爷揉着已经半饱的肚子。
万老爷又笑了,直接在前面带路:“走吧,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站在第一家华飨楼大堂里,林老爷目不转睛看着周围的档口。
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美食,而且没有一家是重复的,细细数去,足足有五十来家。
第一次见这种样式的酒楼,直到被拉到一旁的座位上,看着万兄和身边人交谈起什么好吃时,他才回过神来。
“小二!”万老爷抬头唤道,“菜单拿过来!”
林老爷以为一家也不过就一两种食物,等看到厚厚的册子,每家都占了一页的菜单,有的多到二十种食物,有的则专研一种,但都有图片来描绘食物。
第361章 没见过世面
整整一尺厚的册子,翻来覆去都看花眼了。
“你们这有多少种失去?”林老爷好奇询问。
店小二自豪道:“客官,咱们华飨楼可是关城第一酒楼,这外面的食物都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要说食物种类,一共七百三十六种,而且后续也会陆续增加!”
七百三十六!
啧!
一天吃一种,也要两年才能吃完了!
林老爷惊叹他们的食物种类繁复:“那这些食物被外面学了去,你们东家就不怕损害自己生意?”
店小二挺起胸膛,十分自豪:“那客官可就猜错了,咱们这里啊,当有培训业务呢,只要想做美食生意,而且也想卖楼内食物,都能来咱们华飨楼上课,前期没钱也没关系,但后面挣钱了,可是一定要还的!”
林老爷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商业模式:“那如果还不上怎么办?”
店小二耸肩:“不可能!”
他们对店员以及摆摊地域都是有要求的,而且凡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没有这点决心,怎么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