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597)
这让军营其他将士顿时心慌一片。
“俞将军平时挺开明的,不就是丢了一些钱物吗,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你们说,会不会丢的还有其他东西?”
出了俞广平营帐,其他几位副将顿时议论起来。
“嘶——老陈,你是猜到了什么?”
陈副将立即摇头:“我可什么都不知道!”
“说来也怪,昨晚丢了那么多东西,可俞将军只派了那么点人去寻找,咱们手下一个也没动。”
“此事肯定瞒不过陛下,哎,咱们又要挨骂了。”
陈副将豪气道:“挨骂老子不怕,就怕打败仗,你们说咱们能不能偷点骆家军的武器,也过过瘾啊。”
“想什么呢,虎符可不在咱们手里,不过倒是可以和俞将军提一提。”
俞广平下午听到他们说起此事,心里就想流泪。
虎符,他也想找回来。
但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弄丢过。
他面色十分严肃:“滚回去,该干嘛干嘛去,想找死,老子不拦着,但别想祸害那些普通士兵!”
第523章 百姓生活无忧
虎符丢失,南夏军营顿时安静下来。
俞广平将此事隐瞒下来,但暗中却派自己人加大寻找力度。
军中副将们虽然不知他到底在找什么,但心里也明白,肯定是丢了不得了的物件,否则不会如此异常。
他们倒是想对骆家出手,但俞将军无论如何就是不同意,无奈,只能作罢。
现如今,也就是只能等冀州幽州两地彻底乱起来,他们也好坐收渔翁之利。
天气很快进入深秋。
“怎么样,冀州之前就遭受旱灾,现在没了粮食供应,肯定乱了吧?”俞广平望着返回的手下,表情殷切,希望听到心里的答案。
手下迟疑,小心道:“启禀将军,冀州现在并无动乱!”
“怎么可能?!”
俞广平不信,当天下午就亲自武装一番,进入了冀州城池。
街道人来人往,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就连本以为没有产出的田地,也硕果累累。
俞广平一行人进入一家酒楼。
“小二,和你打探个消息!”陈副将直接拦下上茶水的店小二,询问这里为何没有受到困扰。
店小二脸上带笑:“几位客官是外地来的吧,现在能进入冀州的可不是普通人,咱们虽然和外界断了联系,但咱们冀州和冀州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依然能自给自足,尤其是那新晋首富明家,可是十分大方的提供了高产粮种,现在啊,我们都不怕饿死了!”
“等等……”陈副将一脸惊奇,“什么高产粮种。”
店小二自豪道:“这是官府下发的,只有凭借冀州和幽州户籍才能领到,几位客官不知道也是正常的,现在去官府那边,说不定还能看到发粮种呢。”
一听到粮种,几人再也坐不住了,结了茶钱就向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两刻钟后,陈副将花大价钱从买来一块红色土疙瘩。
“将军,这好像叫红薯,听说能亩产千斤!”陈副将一脸不可思议,“不会是唬人的吧。”
俞广平也不想在这里逗留,如果真有能亩产千斤的神物,那他们再如何封锁物资,也都是白费。
“回去!”
十一月入冬,南夏军营中的生活并不好过。
开元帝没有下发粮草,而来往的商户也知道了朝廷对冀州和幽州的封锁,直接开始寻找小路,避开那些路线。
导致军营近来收入骤降,每日都快吃不饱饭了。
俞广平已经向朝廷接连送信,但却没有任何回音。
“将军,今晚让大家伙都吃个饱饭吧!”
陈副将掀开门帘,揉着饿瘪的肚子,一脸菜色。
俞广平愁眉不解:“只剩下半月的粮草了,如果再无收入,你想过要怎么办嘛?”
陈副将苦着脸:“可现在每天只有一顿清粥,将士们还要训练,外出巡逻,根本熬不住,现在已经病倒百余人了,下官真怕再持续下去,没死在战场上反而被饿死!”
那才憋屈。
俞广平肚子也咕咕叫了一声。
寂静的房间气氛逐渐凝滞。
“将军,陛下还没消息吗?”陈副将又忍不住问道。
俞广平神色同样萎靡,他也担心,陛下应该不会要放弃吧。
肯定不会,他们这里可是有十万大军。
除非陛下真的疯了!
“维持现状,我会再派人回京催促!”
否则他怕还没平息敌人,就先产生内乱!
南夏军营的事情,骆家知道得一清二楚。
骆庭山倒是心疼那些普通将士,直接派自己人开始动摇南夏军心。
只要向骆家投降,吃饱传唤不说,还能将家人接来冀州和幽州两地生活,免费发放耕地和高产粮种,绝对不会饿肚子。
而且,只要归顺,每月还能领取二两银子的军饷。
消息不胫而走。
俞广平气坏了,直接在第二日的训练大会上,警告众人叛徒没有好下场。
“只要大家为南夏尽忠职守,陛下一定会看到大家的辛苦,但如果有人心怀不顾,那就别怪本将不客气了!”
嘴上警告着军中将士,俞广平私下却开始悄悄同骆家联系了。
收到俞广平信件的骆庭山,虽觉得惊讶但又有一种情理之中的讽刺。
祝明卿:“真想知道开元帝看到这封信的反应。”
骆庭山:“那就直接给他吧。”
“恩?”祝明卿诧异挑眉,反应过来后摇头失笑:“你啊你,是这个!”
她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