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607)
王大老爷震惊道:“他怎会在这里,难不成也和骆家交好?”
王大老爷无奈摇头:“他现在可是骆淮的师傅!”
如果早知道这个消息,说什么都不会打骆庭山的主意。
祝夫人有这么一个儿子在,身旁更有郑大儒助力,郑卫所代表的集团势力几乎皆归入骆淮之手。
郑王两家,南夏世家中的一流世家。
没人比他更清楚郑卫的能量了。
王大老爷一愣:“怎么会。”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骆家并不一定需要我们,但王家却不能得罪骆家!”
虽然他之前也得罪了,但现在还不晚。
“爹……”
“行了,先回去好好想想,如何缓解和骆家的关系吧,还有你二弟,也尽快走动,不能在越州久待。”
王大老爷拳头一攥:“……是!”
回到自己院子,王大老爷立即叫来女儿,询问她的想法。
明明之前还说死活不嫁,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了想法。
王檀期期艾艾道:“哎呀,爹怎么问女儿这种问题。”
她脸色害羞,但王大老爷才不信,自己女儿喜欢梁家那小子要死要活,为此更是不惜跟来了冀州。
“再不说实话,爹也不会帮你!”
王檀脸色一变,小心抬头:“女儿想通过骆家知道桓玉哥哥的消息,爹爹一定要帮我隐瞒,您不是最喜欢桓玉哥哥的吗,我不想嫁给骆淮。”
王大老爷冷哼一声,就知道这丫头目的不纯。
他当初喜欢梁桓玉,那是觉得是可造之材。
但如今,可惜了!
“行了,这几日没事就不要出门了,马上就要打仗,外面不安稳!”
王檀立即道:“那女儿想亲自去一趟关城,可以吗?”
王大老爷眼神一眯:“爹的话都不听了?”
王檀立即跺脚:“不是,就是祖父也想去关城的,但突然被耽搁了,女儿想和祖父一起去。”
王大老爷立即反应过来,父亲应该是想和明家商谈一二的。
“先回去,此事容后再说!”
王檀撇嘴,知道再说下去估计就要挨骂了,只能先行离开。
如今王家一门三人,都聚集在冀州。
一些世家大族的人得到消息,尤其是郑卫那边,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是看不上对方的。
这种时候过来,明显是想摘桃子了。
他立即给家族写信,同时还招呼了门下弟子,如果有愿意来冀州和幽州的,他定会向骆家举荐。
现如今的南夏,赋税逐年上涨,各地起义不断,百姓被强征入伍,早已不是三年前的南夏。
而一些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另寻明主。
骆家如今谋有车平和郑卫,攘内有王知府、白益和楚铮,武有骆淮、曹增和韩旌,但人才嘛,总是不嫌多的。
尤其是对于接受南夏各种能人异士,他们是很欢迎的。
就在骆庭山离开的这些时日,受郑卫影响,竟然有不下百人,成群结队穿过豫州的防护,来到了冀州城内。
祝明卿身为骆家当家夫人,自然设宴欢迎,同时出席的还有骆老王爷。
郑卫在一旁介绍,哪些是他的亲弟子,哪些又是弟子的朋友,什么人擅长何事。
零零散散总结下来,祝明卿发现,郑卫郑大儒,能收下骆淮,答应加入骆家阵营,可真是上天派来的宝贝。
擅农事的有十余人,研究墨家机关制造的三十人,还有偏向制定律令的法家三人,还有六人擅长炼丹,剩下的几乎都能儒生。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封建王朝,想要做官,就要读书学儒,儒生也是最多之人。
关键是,这些人还继承了他们老师郑卫的优良品德,十分积极向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卷王。
第532章 石碑现
宴席的第二日,就纷纷提出想开展工作。
祝明卿:……
不得不说,有这种一心为公的下属,那是真的爽啊。
尤其是以前一些因为人手不得不放下的研究,都可以继续开展了。
陈农带着农家学生开始大肆在两州范围内开展田地开荒,因地制宜,栽种果蔬,促进作物经济开始发现。
而研究机关之人,全部都去研究武器了。
炼丹之人,继续朝着大型火药这个方向发展,抑或是其他相关化学研究。
总之,祝明卿一个都没放过。
骆庭山和骆淮在前线打仗的同时,冀州幽州两地也在蓬勃发展。
二月初七。
大家都在安静正常的生活,豫州地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百姓们慌了,还以为发生了地动,纷纷从家中逃出,后来官府发布消息,才知道是骆家军又打赢了。
而且,这一次还直接占据了豫州近半城池,逼迫南夏军队后退。
三月初七。
天降大雨,给本就士气颓丧的南夏军蒙上了一层阴影。
俞广平正在营帐中大发雷霆,突然远处传来阵阵轰鸣声。
还以为骆家军再次偷袭,连忙跑出营帐。
可一看,险些目赤欲裂。
“快,全部往山上逃!”
竟是山洪暴发了!
远处的骆家军十分震惊,不过幸好距离他们甚远。
而且看方向,也是朝着南夏那边去的。
营帐内,帐帘大开。
隔着重重雨幕,骆庭山双手背在身后,望着远去南夏军营的方向,眉头紧促。
骆淮站在他身后,担心道:“也不知会不会波及我们。”
骆庭山吩咐到底:“命人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而远在冀州城内的祝明卿也听小界灵说了这次爆发之突然的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