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633)

作者:安渔渔 阅读记录

冯丹妙脸上很是高兴,但暗中却拽了拽儿子腰间衣服,现在梁家可不是一般人家,虽然这对夫妇救了儿子性命,但该说清楚的还是要说清楚。

“还不快将礼物抬上来。”她下命令,很快仆从就抬了足足十个箱,井然有序放在了院中。

“夫人,小小薄礼,还望收下。”冯丹妙笑着道。

祝明卿顿时了然,人家这是想用金钱,买断恩情。

她眼睛笑着看向梁桓玉:“只要桓玉公子无事,我等便安心了,至于这些礼物……”

冯丹妙很怕对方不受,继而巴上儿子图谋更大。

她抢先道:“听说冯家做杂货生意,这里有不少从海外来的稀奇物件,夫人定会喜欢。”

说着,掀开一旁的红布,露出一人高的西洋镜。

她满意看向封夫人,期待从对方脸上看出震惊的表情,可太平静,平静的让冯丹妙以为这不过是什么寻常物件。

“封夫人?”她试探问。

祝明卿心里无奈,但还是做出一副惊喜表情。

冯丹妙才满意。

这边气氛微妙,而另一边梁宗文只觉得相见恨晚,引以为知己。

“封兄所言甚是,改日得了空闲,一定要过府一叙,你可要好好和我说说,那个什么摊丁入亩?”

骆庭山笑着点头,“梁大人心细如发,为民生考虑,有梁大人在,实乃百姓之福。”

一席话夸得梁宗文心中高兴不已。

越说越上头,而另一边早就想走的冯丹妙,见状更是气得不行,但还是按捺住性子。

……

回城的马车上,冯丹妙看着满脸笑意的老爷,叮嘱道:“以后少同他们来往,商户狡诈,你可不是他们的对手。”

一盆冷水浇下。

梁宗文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语气不好道:“儿子能回来,还是多亏了封家夫妇,如果过河拆桥,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冯丹妙瞪着他道:“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此事,现在多事之秋,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

梁宗文顿时蔫了,但还是道:“行了,我都知道,但封兄有大才,且封家富裕,你怎么不想想,若能收为己用,必定胜算更大。”

冯丹妙不屑道:“一个商户,能有什么大用。”

“可就是他们,救了孩儿!”

一旁的梁桓玉幽幽说道。

冯丹妙一看儿子表情不对,连忙讨好道:“好了,娘不说了,你若是喜欢他们,那便让你父亲收了,咱们不讨论无关之人了。桓玉,你现在也好得差不多了,准备何时去看看你祖父?”

梁桓玉平静道:“还不是时候。”

冯丹妙不解,都回京了,怎么还不是时候。

但她一向听儿子的话,看儿子不欲多言,只好按捺住,但很快就想到了儿子的婚事。

她刚要开口,就被梁宗文拦住了,对方摇头示意,别说了,没看儿子都闭眼不想听了。

冯丹妙心里不痛快,直接拧了他手臂一下,也开始闭目养神。

……

梁中令也一直等着孙儿求见,但没想到桓玉经过这件事,竟然如此耐得住性子。

回来一月有余,祖孙二人还没见过一面。

倒是老大夫妇,时不时就拎着东西上门探望他,搞得现在听到这俩人又来的消息,梁中令就头大。

“爹,您不知道,桓玉现在可厉害了!”梁宗文神色骄傲,“知道国库不封,便开了几家铺子,而且还和那位明夫人搭上了关系,现在整个京城的白糖生意,可都是桓玉手里。”

梁中令眉色一动,“哦,竟然此事。”

梁宗文点头:“那当然,就是太忙了,我和他娘有时候连影子都看不到,哎。”

虽然叹气,但面上的得意,显露无遗。

谁能想到,他们家绞尽脑汁都没和明家搭上关系,到头来,竟然儿子做到了。

梁中令抚了抚胡须,眼神认可:“桓玉确实长进了,为父想见一见那位明夫人,让桓玉安排一下。”

骆家能快速稳定战乱城镇,依仗不就是明家源源不断的物资吗。

现在孙子和明夫人搭上了线,那是不是也能将人拉拢过来,彻底打击骆家?

翌日。

祝明卿如期赴约,看着面前的老头,嘴上带笑,但心里却早就想到了这人日后的一百种死法。

梁中令神色微怔,太年轻了。

难以想象一个妇人手中,竟然掌握着那么大的产业,据说,现在幽州冀州两地的商户,几乎听她命令。

“民妇见过梁中令。”祝明卿微微行礼,也不待对方出声,便起身坐到了旁边。

梁中令面色微沉,但还是什么都没说,挥手让无关之人退下。

“想见明夫人一面,可真不容易。”他语气淡淡,可见心中喜怒。

但祝明卿可不在意,笑着道:“梁大人贵人事忙,民妇岂敢打扰大人,如今能来到京城,还要多亏了梁公子。”

闻言,梁中令神色微闪。

难道,以前是被骆家把持,不得不为对方效力?

若真如此,那便好说了。

明家的财富,谁不眼馋?

梁中令也不例外,心里已经开始畅想,如何让明家为自己所用,若对方不从,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第555章 万西湖的作用

“明夫人与桓玉是如何认识的?”梁中令问道。

祝明卿抬眸,淡笑:“梁公子没有和大人说吗?”

梁中令不好说自己还没和孙子见面,只道:“只是想了解一番桓玉,不在家的这段日子,他受苦了。”

祝明卿状似了然:“原来如来,说来也巧,民妇和骆家做生意时,恰逢桓玉公子从骆家掏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