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79)

作者:安渔渔 阅读记录

半晌后,他突然发出哈哈大笑声。

他喃喃道:“还在,一切都在呢。”

说着说着,泪珠从眼角落下。

王夫人摸了摸他额头:“做梦了?”

然后放下正在收拾的衣服,安慰似的抱了抱他。

王县令回抱住对方,呜呜咽咽的声音响起。

王夫人叹口气,什么都没说。

可紧接着,他双手愈发用力了,勒得王夫人险些喘不上气了,一巴掌拍在对方脑袋上.

她气势十足道:“还没完了是吧,想不想回家了?!”

王县令嘿嘿一笑,才把人放了,迫不及待起身:

“走走走,收拾东西,回家!”

……

东山脚下。

众多百姓看到被摧毁的家园,忍不住红了眼睛。

可不管怎样,这里都是他们的家,哪怕再破再烂,他们也会重新修筑。

县衙也被冲毁了一大半,王县令下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统计全县伤亡,然后向上头要钱!

这房子得修吧,百姓都要吃喝吧,堤坝得重建吧……

事情多了去了。

知州要是再让他自己拿钱,他这次势必去要个说法!

在王县令的带领下,这个瑱城也开始了修建工作。

“大人,外面有一位少年找您。”秦师爷走进书房,脸带喜色:“听说是来卖粮的。”

如今这光景,还有粮食的可不多了。

“哦?”王县令确实来了兴致,“赶紧把人请进来!”

……

与此同时,豫州地区安州府的陶知州也收到了王县令的来信。

如今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打开看了一眼,眼睛立刻瞪圆了。

见他这般表情,常通判忍不住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对?”

“不可能!”陶知州猛地起身,“瑱城伤亡怎么可能这么少?!”

如今可不止豫州,几乎整个南夏朝都遭了涝灾。

光是被洪水冲垮的城镇都不下二十个。

安州府伤亡更是惨重,而瑱城整个县城损失不过数十人?!

陶知州皱眉,这王县令不会是为了立功,谎报灾情吧。

“大人,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常通判脑子顿时转过弯来。

“若圣上知晓瑱城情况,心情定会舒畅的,到时候也有大人一份功劳啊!”

陶知州再仔细一想,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

是他思虑不周了。

即便那王守知立了功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任他拿捏!

……

从县衙出来,转了两个弯,直到确定身后没人了,骆肖才摘掉头上的帷帽。

“呼——”

他重重吐口气,拍着胸脯道:“好险,差点就被认出来了。”

温宝禄笑着拍拍他肩膀:“刚才装得挺像嘛,继续保持。”

骆肖眼神得意:“那是,也不看看小爷我是谁?”

不就是演一个富家公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温宝禄:“那咱们继续?”

骆肖挑眉:“走着。”

城东乔家米铺。

乔掌柜笑呵呵地看着对面俩人,得知他们来意时,心中惊讶。

这个时候还有粮食的,恐怕不是一般人啊。

而且,怎会找到他头上来?

骆肖就翘着二郎腿,悠哉地喝着茶水。

温宝禄则充当一个大家族的管家,温和笑道:“乔掌柜为人正直诚实,明家相信自己没有找错人。”

没错。

他们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是明家的人,取字祝明卿的第二个字。

毕竟,一提祝家,难免会让人多想。

被人如此认同夸赞了,乔掌柜乐了,他哈哈一笑:“那是,那是……不过,你们能卖给我多少粮食?”

“乔掌柜需要多少呢?”温宝禄笑着问道。

一听这话,乔掌柜心里一咯噔。

都是常年做买卖的,哪能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这是说,不论他提多少,对方都拿得出来?

这明家……到底什么来头?

乔掌柜心里转过各种弯弯绕绕,试探着举起一个巴掌:“五吨?”

温宝禄扭头看向骆肖,示意该他上场了。

两人分工明确,温宝禄负责谈判,骆肖负责最后表态签字

刷——

骆肖合上折扇,看向温宝禄:“可以,签合同吧!”

等按完手印,乔掌柜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五吨?

就这么拿下了?

早知道他就多要点了。

瑱城用不完,还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去卖啊!

“乔掌柜,还请注意咱们约定的第一条,若是溢出市价,需十倍赔偿!”

临走前,温宝禄再次出言提醒道。

乔掌柜连声保证:“明家大义,我又岂是那等见钱眼开之人。”

……

从乔家米铺出来,二人又去了另外两家商铺。

三家制衡,方能稳固。

“订单有了,可这粮食从何而来啊。”

骆肖发愁,如今交通不便,外公运过来也要一段时间了,就怕他们等不起。

第68章 打一架?

温宝禄则带着他来到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看上去像个大仓库。

他一推门,对骆肖说:“进去瞧瞧?”

骆肖疑惑地走了进去。

只见院中摆放着一个个大箱子,一摞摞叠放在一起,大概一看也有上百个了。

他打开其中一个,全是白花花的大米。

骆肖心中一惊,又接二连三打开了好几个,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粮食。

大米、白面、粗粮、黄豆等等。

骆肖不可思议道:“……母亲早就准备好了?”

温宝禄点点头,“这些只是一部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