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后,她带着全家造反了(90)

作者:安渔渔 阅读记录

看着他们逐渐走远,剩下的那些百姓们也动了起来。

“春花婶,我们还要跟上去啊。”有年轻小媳妇害怕地问道。

名叫春花的就是刚才被救孩子的母亲,她点点头:“走吧,反正咱们也要往北走,跟着他们还要安全些。”

“可之前……”

“咱们可没参与那些事。”春花婶抱紧怀里的孩子,“我们老老实实的,官爷们不会报复的。”

……

常五往后瞅了瞅:“头儿,他们还跟着呢。”

梁河皱眉,那些人就远远跟在身后,也不说话,也没找事。

“马上就到冀州了,不用管了。”

等到了能歇息的地方,她们自然就离开了。

太明山下就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县城,隶属冀州府郸城。

距离县城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前面的道路就已经堵了。

全都是从豫州逃亡来的流民,熙熙攘攘地排着队,等着进城。

还有人就在城墙那边躺着,乞讨求食。

一个时辰后,梁河等人进了城。

常五抱着孩子去了官府,而梁河找了个略不起眼的客栈,暂时安置好后,就带着几个人出门了。

等中午过后,他们才才拉着一车粮食回来。

有官差愤愤不平:“这也太贵了,七八文涨到了一倍有余,再这么下去,咱们的银子肯定不够了。”

梁河就怕粮食涨价,所以想趁机囤积一波,以防万一。

可没想到还是晚了。

房间内,坐在窗边的祝明卿听到这话后眼眸微闪。

“叩叩——”

房门响了,随之传来一句:“夫人,我们回来了。”

祝明卿立刻关上了窗户:“进来吧。”

温宝禄和骆肖二人推门而进。

他们齐齐灌了一口茶水,将打听到的情况娓娓道来。

“城墙边的那些人不是不想进来,是进不来了。”

“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流民还是能进城的。可后面人越来越多,城内也越来越乱,望旸县县令就下了命令,凡是进城,必要交人头费,每人三十文钱。”

三十文,放在平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何况如今这种情景。

而他们之所以能正常进城,还是梁河直接和对方交涉的。

“粮价呢?”

这是祝明卿最关心的情况。

第77章 果然是冯家囤粮了

说着这个,骆肖就满脸遗憾。

他道:“母亲,你真是太不会做生意了。

祖父费劲心思弄来那么些粮食,路费人工费哪个不要钱,结果呢,那么便宜就给卖了。

就应该再等等的,你看现在的粮价……一斤大米可是十文到二十文不等……”

这得损失多少银子啊。

祝明卿扫了他一眼,神色冷淡:“很遗憾?”

骆肖很会察言观色,于是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没。”

亏大发了好不好!

母亲还是心善,要是他,啧啧……

骆肖心里畅想着未来,他一定要挣大钱,还要从每一个人手里都挣到钱。

祝明卿当然知道,粮食如今就是奇货可居,而且势必还有一些人在背后恶意抬高价格。

但——

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

“宝禄,你去查查,看看能否知道这些粮商的进货渠道。”她拿出十张一百两的银票,示意他可以打点一二。

骆肖看得眼睛都直了。

温宝禄也很震惊,一千两银子,就用来打探一个消息?

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祝明卿看出他的心思,怕他不舍得,遂郑重叮嘱:“重要的是消息,银子不重要。”

如果真的和冯家有关系,那她不得不怀疑,冯家应该是早就知晓了天灾一事,否则怎么解释他们当初的大肆囤货呢?

而且京城冯家,她倒是想起来一个人。

原主的好友,冯丹思。

她们小时候是住一条巷子的,关系还特别亲密。

冯家也是做生意的,但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布料、酒业,总之是个超级有钱的大毫商。

不过原主嫁人后,两人就没再联系了。

所以她也对冯家知之甚少。

天色渐渐暗沉,温宝禄也终于带回来一个消息。

他猛地灌下一口热茶,等呼吸平稳下来才道:“这些粮食都是从冀州的真定府运来的,据说是一个姓冯的商人卖给他们的。”

祝明卿心下了然,如果此冯就是彼冯,那这些人真是没一个简单的!

“对了……”温宝禄又试探问道:“我还拿下一家米铺掌柜的订单,夫人可还有粮食?”

祝明卿皱眉:“我没有说要继续卖粮。”

“可夫人也没说不卖,不是吗?”

不卖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

温宝禄说这话时,神色十分坦诚,一点都没有揣测对方心思的不好意思。

祝明卿淡淡瞅了他一眼。

她确实是有继续卖粮的心思。

但现在,很明显,北方这一片,已经被人盯上了。

所以,如果想继续做这笔生意,还是要私下来。

但是现在实力不对等,明晃晃地撞上去,这不是找死么。

“夫人可是在担心冯家?”

温宝禄又继续问道。

对于自己的心思又被对方猜中,祝明卿倒没有生气,反倒是多了一丝欣赏。

之前接触时,她并没有察觉到温宝禄有什么不同。

可单单从这两次打探消息,对方却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还会主动和外界寻求合作。

她脑子一转,猜测:“那个掌柜主动提出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