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死后,嫡女满级归来杀疯了(582)
实在受不了,才宁可辞官回乡,也要和他夫人撇清关系。
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来,即便他们家出了皇后,还是让人很不放心。
老二媳妇过几天就要进门了,两家人都在准备结亲的事,想退亲也来不及了。
老三相看好媳妇家有些犹豫,悄悄的派人到郑家来打听,那方锦绣是不是真的打算在郑家住一辈子?
塞了银子给郑家外出采买的婆子,那婆子拿人手短,也就有话直说了。
“我们家夫人是这个意思。”
“啊?这怎么能成呢?她在卢家还生了两个儿子呢,孩子不要了?”
“她是舍不得,还不太想走。可是夫人心疼她,舍不得她在卢家被人欺负,坚决要她回来。夫人也说了,要养活她一辈子,绝不让人欺负她。”
打听到这话的下人急忙回去回禀自家的夫人,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那宋夫人听罢,面色十分难看。
“我的儿呐,你可听到了,你那未来婆母偏心偏到脚脖子上,这养女就是她的心头肉。她能为了那养女和卢家闹翻,也能护着她,不顾咱宋家的脸面。她连亲生子亲女儿都偏心,又怎么会顾及你这做儿媳妇的?”
那宋小姐脸色也十分难看。
宋夫人继续说:“碰上这样一个拎不清的婆母,还是个有实权的当家人,你要真嫁过去呀,要么捧着那不是亲生的小姑子,否则还不知多少麻烦。”
宋小姐咬了咬唇,“可那大嫂……”
“他们家大嫂跟着大哥在南方,不在一个屋檐下,这能比吗?再说,你就没听过他们家大嫂掉过一个孩子,险些命都没了吗?”
“啊?那不是她们倒霉,遇到了匪蔲吗?”
“是的吧,咋就那么巧?和她出去就出了事?”
“这……”
“我看她是克嫂嫂。”
宋小姐:“……”
“那娘的意思是,我们把这亲退了?”
宋夫人想了想,神色凝重的说:“我看退了也好,省得惹麻烦。”
“婚姻大事岂是儿戏?怎么能因为一个被休回家的养女退亲?”宋大人疾步从外面进来,并不赞同退了这亲事。
宋夫人把她派出去打听的事告诉了丈夫,又道:“这亲家母是个拎不清的,脑子有毛病,别结亲没结好,反倒结成了仇。”
宋大人说:“她再怎么样不过就是一妇人,由着她胡搅蛮缠去,不影响男人前程就好。”
“怎么不影响?你看看郑大人都辞官了。”
“郑冀那是自己想不明白,管她怎么弄,别搭理她不就完了。”
“话不能这么说的,你当谁都像你这么心大呢?那蛤蟆落脚背,不咬人恶心人。咱们宋家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去沾这麻烦。”
“怎么嫁?你看看这京城中,还有谁家比郑家几个儿子更有前途的。”
宋夫人摇头叹气,“老爷,你不能只盯着前程啊。树大招风,郑冀辞官到底和担心皇上猜忌有没有关系还难说呢。多少家族就陨落在如日中天?好事也不见的就是好事。”
宋大人不想放弃和郑家结亲的机会,但又有点儿害怕。
听她这么说,想了想便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先观察观察,先看看叶家那女儿嫁过去怎么样。”
“这……”宋夫人知道他已经在让步了,便说:“那也行吧。”
好在叶家女儿嫁老二,过几天就得成亲了。
他们宋家的女儿嫁老三,还得明年。
叶家的女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被抬进了郑府。
郑冀看在儿子的面上去北院和郑夫人一块儿坐了高堂。
儿子成亲,原本是挺开心的事。
可一侧头又看到方锦绣挽着郑夫人的胳膊在那里招呼客人,又觉得膈应。
更可恨的是,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方锦绣故意挽着崔青青的胳膊在他跟前晃荡,像是在向他示威。
好像在说:‘你不认我就行了吗?只要我娘认我,我照样代表着郑家接送宾客。’
郑冀气得不行,脸色沉下来,冷哼一声独自去喝闷酒。
“姑父这是怎么了?今儿二表弟成亲,你应该高兴才是啊。”
“哼,高兴,我当然高兴。”
一杯酒一饮而尽,侧头看了看对面亭子下的母女二人。
那叫一个好,笑得叫一个开心。
崔永年帮他又倒了一杯,“来,既然高兴,就多喝点。”
郑冀端着酒杯却是不喝了,叹了口气,道:“我原本没那么讨厌锦绣,毕竟那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她犯了错,我也自责,怪自己怎么没早发现,没教好她。”
说完了,他才端着杯子一饮而尽。
崔永年又贴心的帮他满上。
“郑冀端着酒杯,又继续唠叨,我也有试着好好教她的呀,可是她不听啊。不管她在疼爱她十几年的祖母去世时与家里人撇清关系,还是暗里欺负瑾瑜的事上,她从来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来都是在找借口,总觉得都是因为我们找回了瑾瑜,她才会做这些事,你姑母偏偏还信了她这套说词。”
第516章 这是羞辱?
“你姑母一直怪我揪着这些旧事不放,你说,她们一个个这种态度,我要怎么放?永年,你能体会到我的难处吗?”
说完又喝光了。
崔永年笑着点头,又给他满上一杯。
端着酒杯的郑冀继续说:“这世上的人啊,做错了事,只要你愿意,总能找着借口。比如小偷可以说是自己太穷,才会偷盗。杀人犯给自己找有借口就更多了,就算你走路时,一脚踢开了在路边乘凉的蛤蟆,也能说一句因为它挡路才踢它,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