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首辅贵女妻(107)

作者:有贝 阅读记录

硕国割地求和,如今两国已维持了数年的平和。

永义侯晏氏,永宁侯钟氏,一北一西,战功赫赫,民心所向。

那时候钟衍舟还年幼,也是永宁侯府最风光的一段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先是永义侯被如今的田首辅揭发叛国之罪,再是永宁侯府老侯爷旧疾复发而亡。

这仿佛是澧朝重文轻武的起点,当朝最强大的两个武将世家,一个满门抄斩而覆灭,另一个男丁战亡走向落魄。

“二叔战亡后,原本三叔也想要参军,接过父兄的遗志。”钟衍舟提起这段往事,既有对先辈的澎湃崇敬,也有痛心疾首。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记得我娘和祖母说了一夜的话,到天亮就压着三叔改了主意。”

“祖母说,战场不得上,官场也别沾,走得越远越好,走得越远才守得住侯府的香火。”

容晚玉一直支着耳朵在听,听到这儿,她心中莫名有了一丝不安。

祖母的话,是让永宁侯府当时唯一的男丁远离一切权势,仿佛是在规避什么危险一般。

这未知的危险,甚至有可能会让永宁侯府陷入覆灭。

“再然后,三叔就外出行商,最开始,两三年都难回一次京,生意也并不好做。”

钟衍舟醉醺醺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茫然,他也不明白,侯府到底为何成了如今的模样。

“后来,三叔的生意越做越大,祖母想让我同三叔一起行商,母亲却希望我改走仕途。”

“最终是母亲说服了祖母,我也知晓如今侯府不如以往,受人轻视,既然三叔无法承担这份责任,便只能由我来。”

醉酒之人说话容易颠三倒四,容晚玉好不容易从他口中听到了完整的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中反复咀嚼。

说完了话的钟衍舟,呆呆地坐了一会儿,忽然抬手重重地拍在了迟不归的肩膀上。

“今日,之言,迟兄,切莫让表妹知晓。”

迟不归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容晚玉,先点头应下,再问为何。

钟衍舟眼皮开始打架,栽倒在饭桌前,说了最后一句。

“她够难了,侯府是她的依靠,不该成为负担。”

这一句话宛如一把刀,狠狠地戳进了容晚玉的心,让她疼得发颤。

钟衍舟连侯府的境况都没弄明白,这话多半是外祖母告诫她的。

想起每次见到自己都乐呵呵的老太太,还给自己出主意撑腰,原来背后也咽下了许多苦,瞒着自己。

很快,厢房内只有钟衍舟微微的鼾声此起彼伏。

容晚玉一时无言,转头看向了窗户。

窗户紧闭,自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风景,但是却可以遮掩难言的情绪。

迟不归望着容晚玉的侧颜,半晌,伸手给她倒了一杯酒。

“小酌解忧。千难万难,总归是要走下去的。”

容晚玉自觉不是一个娇弱之人,前世哪怕受尽折辱,她也没有流过一滴泪。

人似乎就是如此矫情,再多苦难要么激发人的斗志,要么压断人的脊梁。

苦难之中,一句轻言细语的安慰,却能让人溃不成军。

容晚玉飞快地举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味道顺着她的口腔滑下,眼里隐约浮现银光。

她抹了抹眼睛,笑着说了一声,“这酒,真辣。”

没等迟不归再安慰她些什么,容晚玉已经强迫自己回归理智和冷静。

“短短时日,北域之军,西境之军,接连出事,这不可能是巧合。”

她几乎笃定道,“外祖母畏惧的,是杀鸡儆猴,是怕永宁侯府有朝一日也成为了永义侯府。这证明,两位叔叔的战亡,定然别有隐情。”

不过转瞬,眼前的姑娘便能压抑自己的情绪,从钟衍舟颠三倒四的醉语中抓住重点信息。

迟不归心中难免升起一丝敬佩,也有更多的怜惜。

但他不再提起,而是向容晚玉分析起了局势,他明白,容晚玉需要的不是毫无用处的安慰,而是能让她看清前路的指引。

“战将之死,要么因外力强盛,要么是内部失和。”

“亦或者,二者兼有之。”

迟不归看着容晚玉一点点明晰的眼神,还是劝说了一句,“如钟少爷所言,永宁侯府并不想你掺和其间。”

容晚玉言语坚定,丝毫没有退却之心,“我不仅是容府的小姐,更有侯府的血脉。多年来,外祖母一直悉心照拂我和行哥儿,侯府有难,我怎可袖手旁观。”

第94章 窗外的阳春面

容晚玉不知,迟不归是几时踏入了四皇子夺嫡的队伍。

重生后,和迟不归越来越深的接触,让她渐渐察觉,迟不归的城府和谋划都远在她的意料之外。

曾以为的深知,如今看,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她了解的迟不归还是太少,总觉得他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永宁侯府的事,迟不归作为一个外人,听完后没有丝毫的惊讶。

他第一次,和容晚玉提及了朝堂之事。

“澧朝太祖,不满于当时的苛政,揭竿起义,以武立国。”迟不归提起史实政事时,格外严肃,俊眉深压。

“故此,历朝历代,重用武将,出了不少骁勇战将,才有了如今澧朝广阔的江山。但时至今日,却是重文轻武。”

说到这儿,迟不归的嘴角勾起,眼眸却深沉无波,笑不及眼,仿若嘲讽,“严格说,应是重文清武,清扫的清。”

前世容晚玉不好学,重生后,明白一家之变总随国而动,闲暇时也看了不少史书。

一点就通,犹疑道:“是因为...前朝异姓王兵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