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302)
姜询见皇帝思索后语,心中一凝,若只是赵国公点出此事,他也会极力促成皇帝对北域的调查问责。
但田首辅的表现,事出反常必有妖,让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父皇,下月便是万寿节了,除了北域,西境硕国,南方诸国也会派使臣前来参拜,此时朝北域发难,绝非好时机。”
赵国公虽然未同姜询提前对过话,但两人曾有师徒之谊,彼此存有一份默契,以赵国公的敏锐,也察觉其中异样,站出来,改了自己的提议。
“陛下,四殿下所言有礼,臣此前之言,如今反思有些莽撞。刮骨香如此猖獗,背后主使定然来头不小,不定还有多股势力掺杂,与其打草惊蛇,剑指北域,不如先行禁香令,以观后效。”
两人配合默契,一进一退,皇帝也隐约有了首肯之意,田首辅却不依不饶起来。
“陛下,既已决心严查刮骨香,自当一气呵成,连根拔起。否则来日方长,养虎为患才是不妥。康儿尸骨未寒,臣为父之心,不忍让背后主使逍遥法外,还请陛下怜惜老臣的苦楚——”
田首辅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到情处,还奔到了田康的尸首旁,跌坐在侧。
“康儿,是爹无能,不能让你瞑目!”
满朝最混乱的应当是那些掺合了刮骨香生意的臣子,看着田首辅唱戏似的大悲大痛,实在不知道该不该帮着他发声。
自家的摊子都被掀了,对田首辅心有怨怼的也不在少数,平日一呼百应的田首辅,此时竟然只有自己唱独角戏。
“父皇,您是人君也是人父,田相之痛,当初三弟亡故时,您也感受过,依儿臣看……”
二皇子是唯一一个站出来帮田首辅说话的人,他自觉田首辅和自己是一条船上的人,但也知道没有把田首辅全然收拢,便想着此时帮他一把,也好得个人情。
太子和姜询两个知道内情的,看向二皇子的眼神都十分复杂,前者还隐约夹杂着嫌弃。
“二弟,田康是臣子,三弟是皇子,怎可相提并论?便是二弟想要替田首辅说话,也不该提起父皇的伤心事才是。”
太子看向二皇子的目光,嘲笑之意赤裸裸,他当然看不惯田首辅站队到二皇子身边。
虽然田首辅没有明确的行径,但见老二那不值钱的样子,也能猜出两人私交不浅。
果然,皇帝被二皇子的话戳到了痛处,隐约还有些怒意,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勉强压制住了。
“禁香令刻不容缓,此事为先,其余事容后再议。”
开口直接绕过了问责北域一事,最后点了姜询。
“此前是你奏请施行禁香令,此事便由你督办。”
姜询领旨,二皇子的话被皇帝忽略,闹了个没脸,此时不敢再发言触皇帝眉头,只埋下了头。
反倒是一直隔岸观火的太子不急不忙地站了出来。
“父皇,禁香令涉及澧朝大业,四弟到底年轻,儿臣请奏辅助四弟施行此事。”
第266章 太子和皇子
争功。
放在从前,这只会发生在太子和二皇子之间,如今却变了人选。
不仅如此,开口想要抢这功劳的,还是本为强势的太子。
众人心中难掩深思,似乎这夺嫡的局势,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花落谁家却还难料。
太子站在姜询身前,腰背挺得笔直,似乎笃定皇帝会答应他的提议。
姜询心思流转,不卑不亢抬首,赶在皇帝开口之前,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父皇,皇兄所言极是。虽然禁香令是儿臣提出,但兹事体大,皇兄协理国事日久,定能比儿臣更加胜任。”
虽然太子和姜询如今是闹翻了,但是毕竟两人曾经要好,兄弟之间自然有些默契。
太子知道,姜询可不是什么只要名声不要功劳的清高之人,反过来赞成自己的话,多半有鬼。
但是太子自己开口在前,姜询不过顺着他的话说,他也不能再改口打自己的脸。
倒是皇帝似乎很满意他们二人兄友弟恭的场面,面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
姜询又继续添了一把火,“皇兄是太子,只能辅佐父皇,哪能给儿臣为副手。儿臣以为,此事便让皇兄督办,儿臣辅佐便好。”
不等太子思索其中的猫腻,皇帝已经拍案叫好。
“难为老四你懂得谦让尊长,此事便这么定了。你皇兄行事稳妥,你与他共事,正好多学学。”
夸完姜询,又瞥了一眼老二,眼中难掩失望。
此前,老二给他留下的印象,一直是有文人之风的雅士,行事从容有度。
如今却不知怎得,越活越回去了,看不清局势和自己这个父皇的眼色不说,为了拉拢重臣,不惜当朝与人唱戏,实在是有失天家子弟的风度。
“如今太子辅政,老四谋礼部之职,老二闲着倒是不妥。”
二皇子察觉到了皇帝的不喜,恨不得把自己塞进地缝里,没想到皇帝主动关心起了他的事,有些惊喜地抬起了头。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面上笑得纯良,心中却在盘算,吏部和兵部向来是太子把控,自己定然是没戏了,剩下的三部,刑部和户部都不错。
前者之好,在于时势,禁香令后,定然会有许多人落网,自己若能在刑部,无论是卖人情还是攻讦敌党,都十分有利。
户部么,管的是自己正缺的银钱,且新任的户部尚书是容晚玉的父亲,近水楼台,无论是人还是财,从能捞到一样。
二皇子想得正美,没注意皇帝对他略显失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