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324)
如今成年的皇子只有三位,剩下的皇子都不过十岁,连公主的人数在历朝历代都不算多。
再说三位成年的皇子,太子和太子妃成婚日久,也曾孕育一位皇长孙,可惜幼年夭折后,太子妃再无所出。
太子为皇嗣计,也纳了不少妾室,生下的女儿倒是活了好几个,儿子却接连夭折了三个。
二皇子未娶正妃,只有一位家世清白的侧妃,那名侧妃去年诞下一个男孩儿。
为取悦父皇,老二还将那皇孙亲自抱进了皇宫,让皇帝赐了名,此后便一直养在侧妃膝下,甚少露面。
老四从前风流债不少,但真正有名分的却一个也没有,更别提子嗣了。
陆院判见太子沉默下来,知道他想起了自己的子嗣之事,不由得又提起了心。
他是太子的心腹,自然也没少为此事给太子和东宫女眷诊脉开药,若真论起来,也是他的失职。
陆院判还在心中嘀咕如何将此事揭过,忽有宫人来报,说太子妃和侧妃苏静安在外候传。
太子想起苏静安嫁入东宫前的品行,皱了皱眉,但想到太子妃平日操持东宫还算稳重,不会不开眼随意来打扰他,还是点了头,“让她们进来吧。”
片刻,太子妃带着低着头似有一抹羞意的侧妃苏静安走了进来。
见到陆院判也在,太子妃的眼神微滞,再笑了起来,“陆院判来得正巧,有一桩喜事,正好让陆院判再确定一番。”
太子看了一眼满眼笑意的太子妃,又瞥了一眼刻意将手放在肚子上的苏静安,坐直了身子。
“是有喜了?”
太子妃笑着点了点头,主动牵起苏静安的手,将她引到太子身旁,一派贤良淑德之姿。
“正是,苏妹妹口风紧,之前只怕是月信不准,近来有孕吐之象,才请了大夫诊脉。只是私下请的大夫,总比不过陆院判更让人放心。”
苏静安被太子妃说得红了脸,但眉梢间的喜意也难以掩盖,“妾身不敢隐瞒,只怕让殿下空欢喜一场,这才拖了些时日,还请陆院判复诊一番。”
太子第一次主动牵起苏静安的手,让她坐在了自己身旁,立刻冲着陆院判招手,让他上前给苏静安诊脉。
等着陆院判诊脉期间,苏静安心中的得意越来越盛。
她嫁入东宫后,并没有得到意料中的荣宠,太子忙于正事,甚少踏足东宫,便是来,也大多留宿在太子妃的寝殿,还有那些资历深厚的旧人身边。
苏静安心中自然惶惑难安,害怕长此以往,太子便忘了有自己这样一个侧妃。
多亏了太子妃一直宽慰她,时常召她说话打发时间,就连太子难得去她房中几回,都是太子妃主动劝导所至。
故此,苏静安察觉自已有孕象后,谁都不敢说,只告诉了太子妃。
太子妃也如她所料,十分大度地替她思虑周全,给她请了大夫确诊,再让她稳住头三个月,再告诉太子,免得出什么意外。
陆院判果然诊出了如珠般圆滑流利的脉象,正解他适才心中所困,喜不自胜,笑着向太子报喜。
“回殿下,侧妃却有身孕,已有三月,胎象极稳。”
“好!来人,传孤的旨意,东宫上下,皆有重赏,便当是为这来得正好的孩儿祈福。”
阖宫上下,自然都是一派欣喜,齐齐下跪,向太子告喜。
“恭贺殿下梦熊之喜——”
梦熊之喜,便是寓意怀有男胎,东宫的下人自然也知道自家主子如今最期盼的事。
苏静安被太子搂在怀中,如待珍宝一般,她心中如食蜜糖,也没忘了太子妃的厚待之恩,帮太子妃说了不少好话。
“妾身有今日,多亏了姐姐关切照拂,殿下论赏,可别忘了姐姐该居头功才是。”
太子闻言,也牵起了太子妃的手,稍稍用力握了握,难得温柔,“你一向识得大体,东宫交给你,孤很是安心。”
太子妃笑着垂下头,遮掩住眼中的一抹悲意。
第286章 二度装病
容府,玉雨苑。
从寒山寺归家后,容晚玉便一直称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容束曾想为她入宫请太医,容晚玉拒绝了,说自己只是惊惧过度之症,休养一段时日便可康愈。
二皇子寒山寺遇刺一事,已是满朝皆知。
皇帝将此事交给了大理寺查办,下了朝还特地留住了容束说了几句话。
话里话外,都表示此番行刺,容晚玉是被殃及池鱼,还御赐了不少补品,让容束带给容晚玉。
容束见皇帝态度如此,才放下心来,不再担心女儿掺和进这件事中会影响他的仕途。
皇帝格外的关切更是让容束受宠容惊,回府后,便不再拿此事做文章,顺了容晚玉的心意,让她自己好好休养。
秋扇和丹桂抱着一大堆御赐的补品回了玉雨苑。
听见屋外有动静,本来还在看医书的容晚玉眨眼便将自己躺平,微蹙眉头,一副柔弱模样。
于嬷嬷望了一眼窗外,看清来人后,笑着轻轻拍了拍容晚玉,“姑娘,是秋扇和丹桂回来了,没有外人。”
容晚玉闻言,这才一骨碌又坐了起来,顺便转动了一下躺得酸软的胳膊,“这忙惯了,骤然闲下来,真是不习惯。”
“可不是,您开春后,在家便没呆过几日,整日奔波在外,人都瘦了。”
于嬷嬷向来是一丝不苟的严谨模样,这回容晚玉归家后却一改从前的行事作风,对自家姑娘那是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见也是心疼她这大半年来的际遇。
秋扇和丹桂将补品一一入库,拿着礼单来给容晚玉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