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贵女妻(684)
田制改革只是一个开始,新政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世家权贵让利的地方颇多,不宜和他们明面上闹得太僵。
而那些妇人,无论是为了抬高自家还是为了向那些娘娘示好,必定对家世不显的皇后态度冷淡。
皇后记住了姜询的提醒,隐约觉得也可称为永义侯夫人的这位永宁郡主,似乎在陛下心中还要特殊一些。
“臣妾明白,多谢陛下点拨。”
躬身相送皇帝离开后,皇后才被平月扶着去了前殿,正襟危坐着,等待着命妇们的到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就有宫人来报,“娘娘,宁安公主先到了。”
今日前来的命妇中,唯有宁安公主是皇室中人,最先到达也是来给皇后撑场面的。
“快请进来。”皇后忙让宫人去迎,想着对方是长辈,下意识就要起身,被平月出声制止。
“娘娘不可,您贵为皇后,万万没有起身迎客之理。”
皇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深吸了口气,“险些忘了......还好有你提醒着。”
宁安公主入内后,得体行礼,并不因辈分和家世表露半分轻待之意,虽然皇后知道这是因为皇帝,但也得了一份心安。
两人说了会儿话,宁安公主有意向她知会和京都命妇有关的消息,皇后听得很是认真。
“皇姐和淑和身负军务,今日无缘拜见娘娘,托臣妇向娘娘致歉问安。”
“平阳姑母和淑和表妹巾帼不让须眉,肩负重任,当以军务为先,何需致歉呢?”皇后感念宁安的善意,态度也越发亲和。
宁安有意示好,让皇后少了些拘谨,好奇发问,“听闻永宁郡主同淑和表妹交好,本宫对永宁郡主仁德之名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她上京也不过这两年的时间,容晚玉要么是在夜鹮国要么是在北地边境,再然后便因先帝国孝不得宴乐。
故此,虽早听闻容晚玉的善名和卓绝医术,身在京都却也一直没碰过面。
无论是近几年一改从前的名声,还是她破北域蛊毒,替澧朝和南方诸国定通商条约的本事,都称得上是一位传奇女子。
听皇后主动问起容晚玉,宁安最先想起的是当初自家女儿想要撮合而未成的姻缘,心中有些尴尬,面上却不显露。
也是因为皇后入京晚,那时候容晚玉已经和永义侯重订婚约,才没有怎么听过姜询和当年还是惠嫔的太后对容晚玉明晃晃的亲切态度。
“永宁她,确实是一位奇女子。不光有不输世间男儿的立身之本,心性也十分坚韧,想来能和娘娘相谈甚欢。”
两人才聊起容晚玉,便有宫人入内来报,说又来了几位命妇,永宁郡主赫然在列。
怀揣着好奇,皇后微微点头,“带她们进来。”
片刻,只见宫人领着几位穿戴庄重的妇人入内,在普遍年长的妇人中,一个明艳若宝珠的女子一下子便吸引住皇后的目光。
她穿着一身绛紫色冠服,虽年纪轻轻,周身沉稳的气度却压住了稍显老气的衣裳,眉眼间的泰然自若比惹眼的容貌更引人注目。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见过宁安公主。”
以容晚玉为首,几人以此向皇后和宁安公主行礼问安,按时辰,她们提前来拜见,也表明了自家和皇室亲近的态度。
“诸位夫人请起,平月,给夫人们看茶。”
容晚玉一入内,便感受到了一道自上而来的好奇视线,虽然有刻意收敛,但依旧被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余光。
她佯装不知,和二舅母上官氏挨着坐下,皇后没开口叫她,她便只是低头饮茶。
皇后在心底赞叹了一声永宁郡主的容貌和气度,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主动开口和她搭话。
“早听闻永宁郡主有一手了得的医术,尤擅妇人之症,日后有机会,总算得以一观。”
此话一出,便是最擅交际的上官氏也有些结舌,虽然听得出来皇后这是想要和容晚玉示好,但哪有开口咒自己的道理。
听见身边的平月轻咳了一声,皇后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说错了话,一时有些尴尬,只想着寻话题和永宁郡主搭话,未料这话不太妥帖。
第612章 打脸又打脸
容晚玉容色未变,抬眸笑着回话,“除了治病,臣妇还擅养身美容之道。幸得娘娘抬爱,日后有机会,再向娘娘献艺。”
这话说得体贴,免了皇后话后的尴尬,但容晚玉才抬起头,和皇后四目相对,却皆是一愣。
眼睛最传神,两两相顾,容晚玉和皇后下意识都觉得有眼熟之感,偏偏喜欢说笑的,一语道破。
“咦,如此细看,郡主同娘娘倒生得有些相似,特别是眼睛,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
皇后眼眸微闪,心中却是想起了今日入宫妃嫔中,和她家世相当,却只是被封为了贵人的薛氏。
选秀那日,因两人出身皆不高,还曾互相闲谈疏解过紧张的心情,皇后性子实在,心中以为,论才貌,薛氏皆在自己之上,但最后被选为皇后的却是她。
她心中不是没有过惶惑,但却无人可问,今日见到传闻中的永宁郡主,不知怎的,好似明白了那个答案。
“是有些相像,难怪本宫今日初见郡主,便觉得亲切。”
皇后面上依旧带着温柔的笑,对容晚玉似乎更添热切,“本宫同郡主有缘,日后可要多多相处才是。”
容晚玉自然没有不应承的道理,心中却是一叹,无论是否巧合,只怕一会儿少不得被那些人拿来说项。
果不其然,最先道破皇后和容晚玉眼睛生得相似之人只是顺口一提,后来的各家夫人中,却有故意提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