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甜如蜜,重生军嫂在八零赚翻了(217)
这,会不会是……
某个念头突然闪过,偏生就在这当口,何阿姨进来了,顺手把雨伞收起来放到一边。
“这雨下得可真大呀!哎,对了!”
何阿姨甩了甩脚上的泥,“我刚才去邮政局时,看见有你的挂号信。还有你的好几个大包裹。本来想帮你带回来,可工作人员说必须你本人去取。你抽个空去取一趟吧!”
“好几个包裹吗?行,我这就去取。”
黄欣然急忙把东西收起来,又交代何阿姨:“何姨,你把冰箱里的肉拿出来解冻,该洗的洗、该切的切,等我回来我们一起穿串串。”
一开始,何阿姨是看她忙不过来,就在小孩上下学时段过来帮忙。
可帮忙的时间长了,黄欣然想着反正也要请人你,就和何阿姨商量着,让她干脆留在店里做活儿。
她每个月开50块钱的工资给她,还包吃两餐(中餐和晚餐)。
何阿姨倒是答应了帮忙,只是觉得黄欣然给的工资太高,只肯收30块钱。后来还是黄欣然好说歹说,说等她有了钱请小工,何阿姨就是老员工了,可得帮忙带新人。这才决定采取折中的形势,收40块钱一个月。
4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啊!
这哪里是小工啊?
这年头多少国营厂效益都不好,里面的临时工一个月还有拿30来块钱,更有甚者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40块钱的小工,不说旁人了,就是家属院里也有多少人眼红?
王萍也抱着她家文文来了好几次,一直坐在店里不肯走,就是想来分一杯羹。
黄欣然却觉得自己和王萍,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那种,一直没点头。
为此,王萍恨透了她。
到处说她们的闲话还不算,甚至还几次偷摘黄欣然种植的蔬菜。一次被何阿姨撞见,一次被黄欣然自己撞到,对方却半点没有被逮到的心虚,反而说什么:“反正就是点菜苗子,你要是想吃,我家菜地里的你想摘哪颗摘哪颗。我可不会这么小气!”
她倒是想小气呢,就是她家地里杂草比菜苗还高,想吃菜,去杂草堆里扒拉吧!
黄欣然自然看不上,“我是小气,所以,我家的菜苗子才值钱。下次没有我亲口同意,谁敢来拔我的菜,我就去找政委、找指导员说说。我倒要看看,最后谁更丢脸!”
王萍的脸,比乌云还黑。
不过,她也不敢再继续和黄欣然叫板。
黄欣然院子里的菜也没被人偷过,只是她地里的菜,还是三五不时失踪。
一来二去,黄欣然一是嫌弃那几分地距离太远,耕种不方便,二是不种还能眼不见来心不烦。
想了想,就干脆种植一些诸如藠头、韭菜、大葱这些。
我看你还偷!
没办法啊,谁让得红眼病的人,她惹不起呢!
因为王萍这事,让何阿姨怪不好意思,“要不是因为我,她也不会闹这别扭。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哎……”
“她呀,是眼红你挣钱了。这种人,除非你把你挣到的钱都给她,把工作也交给她,你也照样落不到一个好字。说不定她还会在背后笑话你傻缺。说到底,你就不用搭理她。看把她惯得!”
“对,还是你想得通透!”
何阿姨也想明白了,顿时笑了起来。
干起活儿来,也是干劲十足,活力四射。
相反,黄欣然倒是越发疲惫了,加上还要操心装修,每天店铺和家属院,三线来来回回的,她也确实没那么多精力。想来想去,还是在请两个小工才忙得过来。
大不了,她再把堂食的生意做起来。
这边贴出招工的纸条没多久,就陆续来了十几个问工作的。黄欣然综合考虑了一番,留下了两个熟手。
这两人一人做得一手好面食,当地人喜欢吃的大饼包子馒头啥的做得那叫一个顺溜。另一人则是专门帮着打下手的墩子,洗洗切切啥的很熟稔。
定下了人手,次日就安排她们上工,两人做起事来手脚都很麻利,显然都是做惯事情的人。也是,昨儿就试手过,自然不存在生手的问题。
有了两人帮忙,黄欣然只需要在配料和火候方面掌控好,做出来的东西味道自然就好。
两人都做得不错,黄欣然很满意。
次日摊位上就多了馒头、包子、花卷、发糕和现做大饼。
过了三天,她又开始添加堂食,如水饺、馄饨、面条之类的食物。
开店的时间也逐渐延长,从一开始的只在学生上学放学才开店,变成从早到晚都卖吃食。
为此,那营业额自然也是蹭蹭往上涨啊!
黄欣然数钱都数到手软,谁让现在大家花钱,都还是习惯用圆角分呢。
第189章 意外来客
等把钱清点完毕,黄欣然才提着一袋子钱,去银行存钱。
把散钱存进去,一张定期存款单拿出来。
仔细收好,她又转道去买米面。
老实说,目前开店卖吃食什么都好,就有一样不好。就是米面油肉啥的不容易搞到。
为了维持铺子运转,她可没少在农贸市场周围转悠,甚至还专门和几个肉贩子达成购买协议,优先把肉留给她。代价就是每斤猪肉都比别人的价格略高那么三五分钱。
为此,她也认了。
总比买不到肉、或者去买供销肉拿肉票买好。
就比如今天,黄欣然转了一圈,没看到有肉卖。转去供销社那边,肉也卖完了,就剩下一些骨头之类的下脚料。
这样的食材能做什么菜呀?
黄欣然强忍着不喜拿票出来买,结果,还被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甩了脸色,一张脸耷拉得比马脸都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