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甜如蜜,重生军嫂在八零赚翻了(84)
“爸,您有事?”
黄欣然把碗筷交给孩子,这才坐下来问。
“我见你买了不少布,有些拿不准你的想法,所以才问问。”
陆天磊指了指那堆东西:“这么多布料,你是把手上的钱都买了?”
“没有,哪有可能!”
黄欣然笑了,这才想起自己似乎没有解释:“爸,妈,你们误会我了……”
她这才解释起自己买这么多布料回来的想法。
“云琛和我大哥之前不是带回来一批奇奇怪怪的裤子吗?我就想着,单独卖恐怕不好卖,干脆!我就买了些布料回来,打算自己做些衬衣来搭配。到时候拿出去卖钱。我今天之所以跟着云琛去市里,就是想看看,市里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销路?”
“市里怎么样了?”
陆天磊突然醒悟过来:“这么多布,你哪里买来的?还有,你把布料做成衣服卖,会不会风险太大了?万一被人发现举报了,怕是……”
“爸,如今的世道变了!”
黄欣然压低了声音:“爸,外面的情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您是没听说,有的省份已经分田分地,让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了。卖东西也一样,不像以前那样……”
“当真?!”
陆天磊浑身一激灵。
作为大队书记,他自然听到了一些旁人听不到的风声。之前就有人谣传,有的省份开始分田分地,包干到户。可他们商量后,觉得这件事恐怕很悬。说到底,还是被早些年那股风向给吓怕了。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最后做出决定,把这件事冷处理。
换句话说,就是维持现状,再观察动向。若上面下达了红头文件再执行,反正就重点突出一个“稳”字。
见黄欣然话越说越多,透露的消息也越复杂,陆天磊思索片刻后,才把他知道的消息透露出来。
“当家的,这事是真的?你可千万不要开玩笑。”张文碧听得心惊胆颤。当年戴高帽游街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她是被吓怕了。
“这种事,我还能开玩笑?”
陆天磊瞪她一眼:“反正咱们姑且什么都不做,还怕有变动不成?”
张文碧听得连连点头。
黄欣然却急了!
“爸,您可不能不动啊!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真的!邓同志提出改革开放都几年了,高考也恢复了,咱们国家方方面面都在改变。您当真没见到?”
陆天磊沉默。
“爸,市里的变化可大可大了!咱们可不能落后呀!落后要挨打!”黄欣然不断加码,不住劝说。
陆天磊听着,却还是迟迟没有表态。
张文碧坐在一旁,早就忘记了一开始他们叫住黄欣然是为了什么。
第73章 做衣服
那一晚,黄欣然说了很多。
分析了国内国外的形势,说了以后发展方向和变化。只可惜,她口水都说干了,陆天磊也没点头。
话虽如此,次日一早准备去下地时,陆天磊叫住了张文碧。
“最近反正农忙都过了,你就别去地里了,留下来给云琛媳妇搭把手。哦,把茜茜也叫上。”
说完,又看向黄欣然:“你昨晚的话,我仔细想了想。得和人商量着来。”
“爸,让您劳心了!”
黄欣然很高兴。不管陆天磊和人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只要他们能赶在政策正式下达之前,做出决定,都能比其它大队,甚至是其它县、其它市快一步。何愁他们前进村的村民发展不好?
陆天磊点点头,走了。
黄欣然想了很多,上辈子她和陆云琛离婚后,便再没回过前进村。
前进村的后来怎么样了,也只是从旁人的口中听说了一二。其实,前进村的地理位置真不错!村子后面就是国道,国道旁边还有钢铁厂、纸厂、造碗厂、化肥厂等好几个厂子。虽然说这些厂子目前来说都是国有,可前进村却占据了地利。若利用得好,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按理来说是很容易的事。
很可惜,乡里的领导被早年的阵势吓怕了,即便看到外省在发展,也一拖再拖。哪怕相邻的县城都土地下户了,他们也依然步步为营。足足拖到83年年底,才拉电线进户,分田分地。
一步慢,步步慢,也自然错过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好时候!
她叹了口气,回头就看见陷入深思的张文碧,和一脸愤愤不平的陆云茜,一下子乐了。
“怎么办?是爸安排你帮我干活儿,可不是我要求你的。走吧!你可不许偷懒!”
“谁、谁理你……切!”
要不是张文碧还在一旁站着,而她昨晚又又又被教训了一顿,她才不会站在这里呢。
之所以说又又又,实在是这段日子她几乎每天都在被父母训斥。
黄欣然也不理她口是心非,反而挽着了张文碧的胳膊:“妈,您来看看我的手艺好不好。”
如果是上辈子此时的她,做衣服的手艺只能说会,还真说不上多好。
可谁让她为了生活,但凡能找到的活儿都去干,其中也包括进服装厂做缝纫工。
她找来糊鞋底的桑皮纸,按照记忆中的款式,很快就画了底样出来。等样板画好,才拿起昨天淘回来的布料,“咔嚓咔嚓”剪下去,不多时,一套衣服的布料就剪好了。
说起来,昨天为了淘到这些布料,她还冒了一次险。
看着剪子下很快变成一块一块的面料,她觉得自己冒的风险也值了!
“妈,您看就是这么缝的。咱们家有缝纫机,做衣服的速度何止提升了一倍呀!说不定一天做个十件八件的也不难。”实际上,她上辈子一开始能做15件以上,后来渐渐地能轻松做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