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46)
“元宵节后,我应该就会率兵离开往北境安远城。”
晏泱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目光中有隐藏的不舍,“到时候,劳烦殿下帮忙照顾阿泽。”
娃儿还是给娃儿他娘带,比较放心。
他那个二姐,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有一次他出去打仗,二姐去潇湘水云阁快活,竟然连阿泽一起带去了。
“你放心。”
慕听雪接下了这个差事,轻轻拍了拍晏泽的小脑袋,“泽宝应该也算是我的小表侄儿。”
晏泽不高兴了,噘着嘴强调:“是儿砸!”
怎么他还掉级了?
一顿团圆饭用完,一家四口下了马车,开始逛灯会。
慕听雪知道,今日之后,晏泱就要离开云都,打仗这种事儿短则三两月,长则三两年,一时之间内心竟升起些许不舍来。
灯火煌煌,长街热闹非凡,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跑出逛灯会了,小商贩卖着各种各样有趣的香包、糖人儿、面具、天灯、河灯,还有套圈的,野猴杂耍戏的,猜灯谜的。
放河灯的,就聚集在了护城河附近,河滩上许多人,把愿望和祝福写在纸上,卷成一个小卷儿,随河灯一起飘向彼岸。
放天灯的,就聚集在望鹤山、栖霞山上,祝福寄语灯面上,飞天而去,百姓双手合十祝祷。
“长公主殿下,送……送给您。”
正逛着,一个儒雅清朗的俊秀书生,就把手里的莲花灯,塞到了慕听雪手里,然后红着脸跑了。
“长公主殿下在这儿呢!大家快来看!”
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喊了一嗓子,整条街,成百上千的人都扭过头来,一双双发亮的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百姓们都知道,那个免费给他们发赈灾粮的大善人慕姑娘,就在今天认祖归宗,成了皇城里最为尊贵的帝城长公主。
“殿下,请收下小民的花灯。”
“长公主殿下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反正小民也无意中人,这花灯就赠与您吧!”
不一会儿,二三十盏花灯,就递到了慕听雪的手里。
一旁的摄政王黑了脸。
他就是想和媳妇儿约个会,怎么这么多人跑来跟他媳妇儿表白送灯?这些灯五花八门,精巧非常,很多都是铺子里买的,比他那个笨拙的手工制品好看……
“表姐,花灯给你。”
靖羽公世子离渊,不知道什么时候,挤到了人群的最前头,一脸期待地把手里的鸳鸯花灯,递了过去。
摄政王额角青筋暴起。
表姐?
叫得那么亲热?
第121章 摄政王北征
“长公主表妹,本王的花灯给你。”
覃岭王也冒了出来,把一盏比翼鸟灯,塞给了她,全然不顾身后追来的离环儿脸色有多难看。
慕听雪眼角抽了抽:“我究竟有多少表哥、表弟?”
晏泱一声冷哼:“几十个吧。”
慕听雪默在了那里。
古代大家族真可怕,一代一代的血缘关系,根本捋不清。云都中的公爵、侯爵、伯爵,不少祖上都跟谢氏皇族联姻过,毕竟,谢家的开国老祖宗,生了二十多个子女呢。
花灯太多了,根本拿不下,须臾的功夫又收了一二百盏。干脆交给了身后跟着的镇北军。
前方是猜灯谜区。
“下注、下注,究竟谁能夺得第一,赢走灯王?是天启公大司徒家的南宫小姐,还是兵部尚书家的高公子,亦或者是这位琴师。”
“南宫小姐是第一才女,我押她!”
“去年灯王第一就是南宫浅浅,她才华横溢,我也押她!”
“高侍郎也是饱读文史典籍之人,谈吐不凡,他一定会赢了南宫浅浅。”
街上的人纷纷下注,六成压在了南宫浅浅处,四成压在了兵部尚书的长子高彦崇处,高彦崇也在兵部干到了正四品侍郎的职位,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了,年纪轻轻身居要职,无限风光。高家是离党,高彦崇的父亲跟靖羽公离泛,好得跟拜把子兄弟一样。
根本没有任何人,给那个身份低贱的琴师仁卿下注,尽管他的才学强于高崇彦,美貌高于南宫浅浅,也无一人问津。
“长公主收了多少花灯了?”
南宫浅浅脸色铁青,问着身后的丫鬟。
去年灯会的时候,她上了花灯榜首,收到了足足二十九盏花灯,可谓是风头无限。也赢得了灯谜第一,用才学征服了无数青年才俊,好评无数,在上流贵族圈被称为“云都男子最渴望娶回家的贵女”。
丫鬟垂首:“二……二……”
“二十几?”南宫浅浅没耐心了,“说清楚!”
“婢子数不清了,大概有二三百盏。”丫鬟一副快哭的表情。
“什么?!”南宫浅浅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声音都变了调调,“二三百?疯了么?”
如果是二十几,她还有望追上去,二三百就是说杀了她也追不到花灯榜首啊!
“必须要夺得灯王第一,才有机会翻身!”
南宫浅浅决定殊死一战,只要赢得灯王,就会有许多年轻公子为她的才学倾倒,心甘情愿奉上花灯,“那个低贱的琴师不足为虑,主要是高侍郎。”
为表决心,她赌自己赢,把身上的三千两零花钱,全部压上去了。
这不是巧了。
慕听雪也走了过来,跟南宫浅浅同时掏了钱下注。
“三万两押一个琴师?”
南宫浅浅掩唇而笑,“长公主殿下,您是第一次玩这个吧,这琴师不可能赢的,你这么多银两怕是要血本无归了。”
慕听雪乜了她一眼:“这你就不懂了吧,仁卿赔率高,八倍呢。”